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4,(35):6-9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蛋白(Ab)与血红蛋白(Hb)的含量,治疗前后进行两次SF-36问卷调查评估生存质量。结果:HDF组与HD+HP组治疗后CRP、IL-6、IL-8、TNF-α的清除及Ab与Hb上升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前后三组患者行生存质量评分,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方面,HDF组与HD+HP组治疗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情绪角色功能在治疗前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HP及HDF能更好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HD+HDF、HD+HP组β2-微球蛋白、PTH水平明显低于LFHD组(P<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68-6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试验组PTH(甲状旁腺激素)、β2-MG(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231.6±63.8)ng/L、(4.3±1.8)μg/m L,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睡眠、食欲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串联治疗法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6):8-12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protein,HMGB1)和微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探讨HMGB1与微炎症指标的关系,并研究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是否可清除HMGB1及改善微炎症状态。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按随机原则分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17例及血液透析组(HD组)12例,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分别检测HDF组与HD组患者入选时单次透析前、单次透析后及透析3个月后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23、0.627,P<0.01),而HMGB1与IL-6则无相关性(r=0.282,P>0.05);与单次透析前比较,HMGB1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HDF组透析3个月后、HD组透析3个月后升高,HD组单次透析后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D组透析3个月后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透析3个月后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D组透析3个月后比较,HDF组hs-CRP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IL-6、TNF-α亦低于H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升高,提示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MHD患者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考虑其可能作为一项评价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新指标,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降低MHD患者TNF-α水平,并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HMGB1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6):29-32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不宁腿综合征(RLS)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抽签法随机将入选的3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用高通量透析,C组采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各10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i 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不宁腿综合征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i PTH、β_2-MG及R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RL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RLS评分、i PTH、β_2-MG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i PTH、β_2-MG、RLS评分下降幅度最明显,B组次之,A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RLS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5):82-83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清除率和甲状旁腺素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4):97-100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和皮肤瘙痒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皮肤瘙痒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试验组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及皮肤瘙痒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玉  林丽榕 《矿产勘查》2010,(11):31-3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HD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45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2组在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HP+HD治疗。对2组治疗后3周甲状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PTH和β2-MG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皮肤瘙痒症状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P+HD联合治疗能显著下降尿毒症患者PTH和β2-MG水平,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5):141-14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96例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腹膜透析,32例)、B组(血液灌流,32例)及C组(血液透析,32例)。比较三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及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Ca、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C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相比,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其皮肤瘙痒程度、钙磷代谢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77-82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D)、常规血液透析组(HD)、常规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组(HD+HP),各30例。分别测定与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MG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HFD组、HD组、HD+HP组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FD组、HD+HP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H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各指标下降百分比均高于HFD组(P<0.05);HFD组和HD+HP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HD组,HD+HP组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D和HD+HP均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HD+HP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0):83-8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经确诊的7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饮食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春红 《矿产勘查》2013,(11):60-62,7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M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ALB、PA及T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炎症指标hs-CRP、IL-6及TNF-α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血脂指标TG、TC、HDL-C及LDL-C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及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肾功能指标BUN、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同时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周燕红 《矿产勘查》2014,(11):66-68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 PICC 带管维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90例 PICC 带管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维护,观察患者全身不良反应、静脉炎发生率、血栓形成及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并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85例 PICC 导管维护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2组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皮肤炎性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CC 带管患者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及堵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维生素C(VitC)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行MHD的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A组)、VitC透析液2 g·L-1组(B组)及VitC透析液4 g·L-1组(C组),每组15例.MHD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水平及Hb值.结果 MHD治疗前3组hs-CRP、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MHD治疗后,B、C组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比B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A组治疗前后hs-CRP、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的升高与hs-CRP、IL-6水平均下降相关(r=0.26,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VitC透析液可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并能提高EPO纠正贫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金属拱型波纹屋盖结构模拟成带肋的正交异性筒壳 ,运用由空间梁单元和板壳元组成的混合有限元程序对屋盖结构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 ,从而明确了不同的山墙构造对不同纵跨比屋盖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氨氮浓度对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光远  孙巍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7):106-108
以北江佛山段原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活性炭吸附(GAC)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两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预氯化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AC和O3/BAC工艺均具有一定的耐氨氮冲击负荷能力.低氨氮浓度下,GAC和O3/B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接近(约40%),并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两者出水中的CHCl3浓度均超标,但O3/BAC的较低;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及成本,建议此时优先采用GAC工艺.高氨氮浓度下,O3/BAC工艺去除氨氮的效果显著优于GAC,经消毒后其出水中的CHCl3浓度也低于GAC的,故建议在该种原水水质下优先采用O3/BAC工艺.控制沉淀池出水余氯在合适的范围内,则预氯化对O3/BAC工艺的除污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产品的发展对建筑钢结构的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艺装备水平和钢铁产品的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调整和提高,为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本文对我国钢铁工业和建筑钢结构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按治疗效果再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患者归为有效组;稳定+进展归为无效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5)。测量对照组及肺癌组化疗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及抗凝血酶Ⅲ(AT-Ⅲ)等指标。结果肺癌组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Fib、D-D、PLT显著升高(P〈0.05),AT-Ⅲ显著降低(P〈0.05),2组P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后较化疗前Fib、D-D、PLT显著降低(P〈0.05),AT-Ⅲ显著升高(P〈0.05),P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对晚期NSCL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晚期NSCLC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有效的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可作为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评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