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德阳晒红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探寻提升德阳晒红烟叶品质的切入点。[方法]以德阳传统晒红烟烟叶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感官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典型相关性。[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含量的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中的杂气、刺激性、燃烧性的得分呈现升高的趋势;随着总氮和氯含量的降低,感官评吸质量中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的得分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和钾氯比比值的增大,感官评吸质量中的杂气、刺激性、燃烧性的得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增加烟叶中钾的含量,降低烟叶中总植物碱、总氮及氯含量可以减小烟叶杂气和刺激性,改善烟叶燃烧性,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  相似文献   

2.
四川烤烟中部叶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四川省烤烟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在四川省主产烟区选取烤烟中部叶样品347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结果]四川省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适宜,评吸质量较优。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气质与钾离子含量、糖碱比极显著负相关,与氯离子含量显著负相关,香气量和评吸总分与糖碱比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香气质和香气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钾离子、烟碱和总氮,对烟叶总体评吸质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烟碱和总氮。[结论]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应提高烟叶中总氮及钾离子含量,以进一步改善烟叶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3.
烤烟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烟叶化学成分与烤烟评吸质量的定性关系,以327份烤烟资源中部烟叶为材料,对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糖类(总糖、还原糖)含量与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含氮化合物和增加糖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烤烟感官评吸质量各指标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钾氯比与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质、吃味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氮碱比与香气量、吃味、杂气和评吸总分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量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总氮直接负向影响评吸总分;钾和蛋白质对总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小;总糖负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通过还原糖正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还原糖正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较大,通过总糖和糖碱比负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不同植烟产区烤烟样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总氮、总植物碱、氮碱比与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主产烟区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总体较为适宜,氮碱比平均表现为0.93±0.23,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质量指标在样本间变异程度不大,表现较为稳定。(2)烟叶氮碱比与感官质量之间密切相关。当氮碱比<1时,总氮、总植物碱、香气量、劲头、浓度和评吸总分均高于氮碱比≥1的组别,且差异达到1%极显著水平;刺激性则在氮碱比<1时较小,显著低于氮碱比≥1时的分值;而香气质、余味、杂气、灰色和燃烧性在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3)中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低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如何提高烟叶在适宜氮碱比范围内的评吸分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烤烟烟碱、总氮、氯含量和钾氯比较适宜,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较高,钾含量较低;还原糖的变异系数(13.56%)最小,比较稳定,钾氯比的变异系数(81.30%)最大,较不稳定;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氯含量、香气质、杂气、燃烧性和总得分达到了显著水平,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和香气量年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将钾氯比和氮碱比进行分组,并对相应的感官质量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当氮碱比≥1时,烤烟香气量降低,燃烧性变差,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当钾氯比4时,烤烟的刺激性增大,燃烧性变差;因此,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三门峡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K 326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云南8个烟区气候因子及化学成分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温度对烤烟感官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降雨和日照,并在5,8月份气温较高,6月份气温略低和日照较强,7月份降雨充足,8月份降雨略少的情况下烟叶的整体感官评吸质量好.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总植物碱、糖类和总氮对烟叶感官质量的综合作用,在低糖、低植物碱和高总氮量条件下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高,且杂气轻,刺激性小,烟叶的整体感官质量较好.新鲜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表现为叶绿素含量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略高时,烟叶的香气量足,杂气少,余味舒适,感官评吸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为指导烟叶栽培及采收烘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2020年赣州8个产烟县79个C3F和B2F烟叶样品的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及各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可用于卷烟类型评吸结果数据,建立相关分析,采用隶属度函数评价法,使化学成分与各评吸质量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化,采用加权和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结果]综合赣州烟叶C3F和B2F最优适宜范围为植物碱2.23%~3.20%、总氮1.70%~2.30%、还原糖19.20%~27.50%、总糖20.00%~30.00%、钾≥2.40%、氯0.16%~0.60%、淀粉2.50%~5.63%、糖碱比4.30~14.00、钾氯比≥12.00、氮碱比0.48~0.82、二糖比0.88~0.96。K326品种感官评吸质量明显优于云烟87。赣州烟叶可用性由总糖、钾、氮碱比、二糖比、氯、糖碱比、总氮、淀粉、还原糖、植物碱10个主要化学成分决定。赣州烟叶存在部分淀粉、糖碱比、氯、氮碱比、二糖比偏高,钾、钾氯比偏低。[结论]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最优适宜范围基本在云南优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针对2020年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  相似文献   

8.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9.
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烤烟品种的常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含量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9个烤烟品种化学成分、香气成分进行测定,评价感官质量。并对各烤烟品种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钾含量与苯丙胺类和类西柏烷类呈显著正相关,总糖含量与苯丙胺类呈显著负相关,氯含量与苯丙胺类呈显著正相关;评吸质量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和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协调好糖组分含量、含氮化合物及钾氯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探讨箱式烘烤方式下烤烟综合品质特征,加快箱式烘烤技术在烤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方法]以潍坊烟区NC55烟叶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箱式烘烤与传统挂竿烘烤对比试验,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常规成分、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箱式烘烤下烟叶品质特性。[结果]与挂竿烘烤相比,箱式烘烤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接近或高于挂竿烘烤;箱式烘烤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糖碱比显著高于挂竿烘烤,总氮和氮碱比显著低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中仅淀粉箱式烘烤显著高于挂杆烘烤;箱式烘烤糖醇类香气前体物含量显著高于挂竿烘烤,中部烟叶大部分香气前体物和香气物质含量箱式烘烤低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中差异相对较小。[结论]箱式烘烤2个部位烟叶品质大都较挂竿烘烤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和分析烟叶化学成分,探讨陕西秦巴烤烟品质状况,为选择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改善烟叶质量提供依据。于2012-2017年,从陕西秦巴烟区重点植烟县采集了197个烤烟样品,对烤烟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钾、氯和淀粉等7个化学成分指标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和淀粉的变异系数远高于其他成分。由偏度值可看出,秦巴烟叶中各化学成分频率分布基本上属于左偏型。不同年份之间的各指标均差异显著,其中2012年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总氮、还原糖以及钾含量、氮碱比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云烟97的钾含量为2.21%,还原糖含量为24.54%,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品种。总氮、还原糖、总糖、钾、两糖比在不同地区之间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烟碱、氮、总糖、钾含量差异显著。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钾在烟叶中的浓度符合正态分布;氮碱比、糖碱比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烟碱、总氮、还原糖、钾在烤烟中符合国际型优质烟的概率为80.96%、91.27%、16.01%、75.84%。总体而言,陕西省秦巴烟区整体质量较好,尤其是烟碱和总氮的含量较为符合国际型优质烟标准,云烟97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优于其他品种,根据不同烟区和不同部位烟叶的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采取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恩施主产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施主产烟区生产的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产地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恩施烤烟拉力较小,厚度、单叶重和叶面密度均较适宜,平衡含水率和含梗率较高;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糖碱比值较大,总氮、氯和挥发碱含量较适宜,氮碱比值较低,化学成分尚欠协调;香气质好量足,感官评吸质量较好,烟叶配伍性强,利用价值较高.不同产地闻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5大类中性致香物质及其总量均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成丰和宣恩的中性物质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烤烟复烤片烟在最佳醇化状态下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国9个烟叶产区达到最佳醇化状态的60份复烤片烟作为试验材料,对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烟气成分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施木克值、糖碱比等与感官质量相关性显著,K、Cl等与各感官质量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浓度与各化学成分相关性不显著,烟气中CO与K、Cl相关性显著,烟气烟碱与各化学成分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加工企业更加合理的储存和使用烟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近5年来广西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情况。[方法]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0年广西河池和百色2个烟区烤烟的化学成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近5年来广西烟叶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状况和烤烟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结果]2006~2010年广西烟区烤烟的中部烟叶总糖、烟碱、总氮、钾含量较稳定,上部烟叶次之,下部烟叶变幅较大;中上部烟叶糖碱比值基本处于优质烟叶范围,协调性较好;各部位烟叶氮碱比值、钾氯比值适宜;但中下部烟叶糖氮比例欠协调,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结论]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协调烟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将是今后广西烟叶品质改良的一个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曾德芬  徐雪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6-17318,17321
[目的]研究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进行了检测,并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不同产地烤烟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与烤烟香气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组分。云南产区烟叶的糠醛、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卷烟配方及加香加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集了四川省烟区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样品447份,对烤烟糖碱比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烟叶糖碱比与烤烟各感官质量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烟区烤烟糖碱比平均值为(13.93±7.17),变异系数为51.48%,其中91.72%的样品烟叶糖碱比在4.00~24.00之间;不同品种、部位、产区间烟叶糖碱比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云烟87’>‘CF209’>‘红花大金元’>‘云烟85’>‘云烟97’>‘云烟203’>‘K326’、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攀枝花>广元>凉山>达州>泸州>宜宾,经聚类分析可把四川省烟区29个县划为5类;当烤烟烟叶糖碱比在4.00~32.00的范围内,烟叶糖碱比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甜度、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烟叶糖碱比在8.00~24.00的范围内评吸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