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白英 《中国西部》2016,(4):52-57
正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扯开了嗓子华阴老腔要一声喊伙计哎抄家伙……――《华阴老腔要一声喊》2016央视春晚上,由谭维维、张喜民、华阴老腔演员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华丽亮相。特别是参演的农民,弹奏着自制的六角月琴和钟铃,吼出了已流传两千多年的华阴老腔,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月里,在西安曲江寒窑庙会上,我有幸观赏了华阴老腔的现场表演,这黄土高坡上土生土长的唱腔唱段,浓缩了原生态的黄河文明,苍凉雄浑、群情激昂、刚烈豪放、荡气回肠,陕人的刚强性格跃然而出。正所谓"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相似文献   

2.
王光普 《西部人》2004,(3):36-37
千百年来,踽踽而行的皮影演唱艺人,牵引着亿万中国人心头的喜怒哀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乡之间的通衢大道、崎岖小路上,再也看不到“一驴驮“或“一担挑“的皮影戏队伍和背皮影戏箱的人群.鲜活生动的皮影戏,已逐渐凋零,传世皮影戏濒临灭绝之难!   ……  相似文献   

3.
胡学军 《宁波通讯》2013,(14):74-77
有外国友人说,中国有种"比金子还贵重"的艺术,她生长在古老的楚王故里——云梦。那乡土味浓厚得掉渣,却是"闪电般如魔术"的艺术,这就是皮影戏。穿越三百年的时光,从清中叶时期流传盛行于湖北云梦的皮影戏,是中国的"皮影艺术之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享誉海内外。皮影戏距今已有2000多年,起源于秦末"楚""汉"相争,张良情急之下用皮革来迷惑敌人的故事,后人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创造了皮  相似文献   

4.
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这里有古老的秦腔艺术,有自古流传的皮影戏及皮影制作工艺,有文明世界的户县农民画,有诸如集贤古乐等几近失传的宫廷音乐,以及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等等。  相似文献   

5.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小庙,里面高声喊,外边哈哈笑。"多年前,河北省承德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则广为人知的谜语,谜底就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热河皮影戏。当时,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倍受农村百姓青睐,只要皮影戏班一来,乡村的宁静就被打破,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热闹。看皮影,是那个年代农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历史的脚步跨越到今天,城市现代文化与乡村民间传统文化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阎姝宏 《东北之窗》2010,(12):66-68
皮影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亟须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皮影戏起于汉代,清朝时已十分流行,经过改造创新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如河北乐亭皮影、唐山皮影、河南罗山皮影、山西皮影等,深受各地观众的喜爱。 皮影戏植根于民间,受各地风情、方言、习俗、审美观点等影响,逐渐形成了各自特色。尤其是皮影音乐,更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对当地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和演变起到特殊的催化作用,辽南皮影音乐对与它同期存在或稍后于它而存在的辽宁地区其他音乐形式则产生了“温床作用”。  相似文献   

7.
靖边县张家畔街道党工委全面践行县委提出的基层党建“四个一”工作法,成效显著.先后获得省级生态街道、省级依法行政示范街道、市级“三基建设”先进街道、市级文明街道等30多项殊荣. 构建一个责任体系,解决“谁来做”的问题.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总抓、工委成员包抓、四个社区服务中心书记分抓、各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8.
雷县鸿 《当代陕西》2006,(8):56-57,59
[特别提示]老腔——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正在打破过去闭关自守的格局,进入人们的视野。火一样热的七月里,记者寻访到老腔的发源地华阴双泉村,试图寻找到一月前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慷慨悲壮的老腔之根。  相似文献   

9.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在山东、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喜爱。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过去电影、电视等等媒体尚不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2003年9月,在北京某剧场的皮影戏演出通知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而此时,这一古老的艺术在中国已面临行将灭绝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提高美国公共债务上限的龙虎斗以奥巴马总统8月2日签署两党妥协法案收官。收宫之时,共和党和民主党均欢呼是己方的胜利。当被问及到底谁是这场“政治皮影戏”的赢家时,白宫新闻发言人卡尼机智地评说:“这是美国人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黑龙江省非遗名录的统计,截至目前,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44项,却只有部分被人们熟知,如东北传统大秧歌、东北二人转,但还有很多优秀的非遗文化没有机会向人们展示.例如望奎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传承人缺乏等原因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本文旨在研究保护与传承望奎皮影戏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如何在信息时代传播和普及望奎皮影戏.  相似文献   

13.
1932年12月,贺龙率领红三军途经巫溪白鹿、通城时,红三军政治部在通城乡大兴村张家老屋墙壁书写下两幅标语:“分配土豪的粮食衣服给穷人”、“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向群众宣传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4.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古老的皮影戏有了新的表演形式。24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126米的“袖珍”演员,正紧张地在简易排练厅内排练节目,准备把皮影搬上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15.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古老的皮影戏有了新的表演形式。24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126米的“袖珍”演员,正紧张地在简易排练厅内排练节目,准备把皮影搬上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16.
尹生香 《中国西部》2016,(10):38-45
人们说皮影戏是电影的先导。电影发源于法国,皮影戏的故乡是中国。绚烂华美的图案化皮影造型、神话色彩浓郁的剧目、古朴的演出方式、古老优美的皮影唱腔……青海皮影戏,当地叫唱影子、灯影戏。它可是三百年来河湟地区民间艺术家们融会创造、有着浓郁乡土特色的戏剧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7.
腊八粥     
《走向世界》2015,(4):13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同汉族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相似文献   

18.
李平忧 《中国西部》2011,(26):120-125
巴蜀学校创办于1933年,创建人乃原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它坐落于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原是一所集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闻名遐迩的私立学校。创建初期江苏教育家周勖成由黄炎培亲荐出任首任校长,卢作孚、康心如、何鲁等任校董,定下了“公正诚朴”校训;抗战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入川,为巴蜀学校题写了“成绩斐然”的匾额.  相似文献   

19.
团山的民居多是明末清初建成,一律坐西朝东,青瓦屋面檐角高翘,白灰粉饰外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其中以张家花园最为典型,它的房舍格局为“四合五天井”,相比建水城中的朱家花园,更添了些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20.
皮影戏发源于陕西、 山西、 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剧之一.与陕西、 甘肃一代的皮影高度约30~40厘米不同,每张腾冲皮影的高度基本都超过50厘米,大的甚至达到70~80厘米,因此腾冲皮影又有"大皮影"之称.与影视剧的"录播"相比,腾冲皮影戏并不依赖现成的剧本,而是需要大量的即兴发挥,完全是"现场直播",因此极为考验艺人的艺术功底,而且演出还是个透支体力的活,从这层角度看皮影演出又比拍影视剧难度更大些.腾冲未来皮影发展策略:正视传统艺术没落的现实,走产业化创新发展之路;抓住腾冲旅游发展机遇,实现皮影与旅游共生共进;加大腾冲皮影戏宣传推介,推动腾冲皮影"以点带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