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12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小微血管的特殊病变,其患者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近年来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12例,按1999年WH()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11例,1型糖尿病1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7~76岁,平均58岁.肢端坏疽病程4个月~2年,就诊时空腹血糖最高23.6mmo1/L,最低11.2mmo1/L;餐后2小时最高为26.8mmol/L,最低13mmo1/L.12例患者中混合性坏疽3例,湿性坏疽9例;其中3级3例,4级5例,5级4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周身血管神经病变在肢端的表现,故又称为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常见于足部故又称之为糖尿病足,应进行全身相关检查,了解重要脏器功能,水、盐代谢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1控制血糖,强化饮食治疗血糖高低虽与局部坏疽程度不成正比,但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肢端坏疽的首要因素,且病变的恢复有赖于血糖的控制,当出现坏疽感染及尿酮阳性、发烧等情况,应用正规胰岛素进行治疗,此时应用口服降糖药效果多不理想,控制空腹血糖在6.7mmol/L或7.smmol/L以下,尿糖(+)以下为好。当坏疽创面肉芽生长新…  相似文献   

3.
三期多元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本科用中西医结合三期多元疗法,治疗糖尿病足肢端坏疽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糖尿病足科2003年1月—2004年6月的住院患者,其中46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3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男25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其中2例为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余患者病程为4~20a,入院时血糖为4.9-26.4mmol/L。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42~56岁,平均51.6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平均5.4年。溃疡的诱发因素,足部糖尿病性大泡继发感染6例,足癣感染3例,胫骨前缘下1/3处及双足内侧面多发大小不等浅表溃疡并化脓性感染6例。本次入院前均用口服降糖药及抗菌素治疗20天以上入院治疗。入院时空腹血糖均在15mmol/L,以上,最高者达23.6mmol/L,平均血糖17.3mmol/L,尿糖~,尿酮阳性3例,尿素氮、血肌酐、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糖尿病饮食疗…  相似文献   

5.
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每年有大量患者因糖尿病足坏疽致残。我院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患者 37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 17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4 3岁 ,最大 71岁 ,平均 5 6岁。糖尿病病程最短 1.5a,最长 2 7a ,平均 9.7a。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足坏疽诊断标准[1] 。经正规糖尿病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 7.2~ 9.0mmol/L ,餐后 2h血糖控制在 8.4~ 12 .0mmol/L。按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分级[2 ] :1级 18例 ,2级 14例 ,3级 5例。1 2 治疗方法 在有效抗生素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712例,以合并脑梗死者106例作为病例组,无合并脑梗死者6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阃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暴饮暴食、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用药不规则、血糖控制欠佳、TG≥2.6mmol/L、LDL-C≥3.36mmol/L、HDL-C≤0.91mmol/L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应该提倡戒烟、控制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调控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趾坏疽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截肢致残。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32例中老年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在控制饮食,应用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合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后,坏疽组织全部脱落,治愈出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1980年DM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40~58岁,平均53.2岁。糖尿病患病时间6~22年,平均15.5年。糖尿病足趾坏疽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并发冠心病6例,高血压9例,脑血栓3例,周围神经病5例,高…  相似文献   

8.
消创液外用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需要截肢。我们近年来用消创液外用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30例均系住院病人,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史7~21年,年龄44~72岁,男17例,女1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14例,合并视网膜病变19例。湿性坏疽病程15d~6个月,创面大小1.0cm×1.2cm~3cm×4cm,临床分级2~4级[1],其中2级17人,3级9例,4级4人。2 治疗方法入院后予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小于或等于7.0mmol/L,餐后血糖小于或等于7.8mmol/L,并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生理盐水250ml …  相似文献   

9.
补肾食疗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3年以来,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病理特点和药食同源的理论及糖尿病肾虚的有关文献,用补肾食疗方治疗老年且型糖尿病18例,经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为门诊病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确定的刀型糖尿病标准确诊,均经服用达美康或Ds6。疗效不显而来就诊。其中男性8例,女性IO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6O岁,平均71岁;病程最长34年,最短1年零3个月,治疗前空腹血糖最高为15.3mmol/I。,最低为8.3mmol/L,平均11.8士3.smmol/L。其中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  相似文献   

10.
58例糖尿病足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5 8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8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其中男32例 ,女 2 6例 ;年龄 5 5~ 78岁 ;糖尿病病程 5~ 2 0年 ,并发肢端坏疽的病程为 10~ 6 0天 ;坏疽范围局限在足趾者 4 8例 ,超越跖趾关节者 10例 ;空腹血糖 7.8~11.1mmol/ L者 32例 ,11.1mmol/ L以上者 2 6例。2 治疗方法2 .1 全身治疗 :中药汤剂 (院内配方 )每日 1次 ;控制血糖 ,餐前 30分钟肌注动物胰岛素或人工合成胰岛素 ;根据坏疽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  相似文献   

11.
防风通圣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1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21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1996年3月~1997年6月住院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21例,其中男76例,女45例;年龄35-72岁,平均53.41岁。选择标准:血清总胆固醇(TC)>6.46mmol/(250mg/dl),或甘油三酯(TG)>1.64mmol/L(15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1.04mmol/L(40mg/dl,男)、<1.17mmol/L(45mg/dl,女)者,并除外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坏疽属于中医“脱疽”范畴,其临床表现为血糖尿糖增高,四肢末端麻木,怕冷跛行、疼痛剧烈、组织坏死、严重时指节脱落。治疗上多采取截肢方法,但患者难以接受。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12例糖尿病性坏疽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除2例无效指节自行脱落外,其余无一例截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0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4个月,空腹血糖在10.2~19.3mmol/L;按坏疽程度划分3期1级占10例,3期D级占2例。2护理体会2.1一般护理:加强病室管理,保…  相似文献   

13.
近 10年来,我们对糖尿病合并坏疽的患者,在控制血糖、调节饮食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病历总结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中,男 26例,女 16例,年龄最大 78岁,最小 27岁。病程(指坏疽)半个月以上者 11例, 1个月以上者 21例,半年以上 6例, 1年以上 2例, 2年以上 2例。患糖尿病 1年者 4例(均系坏疽发生后发现有糖尿病); 5年以上 36例。空腹血糖 11. 0 mmol/ L者 18例, 11. 0~ 16. 7 mmol/ L者 24例。坏疽发生年龄, 58岁以上 38例,占 90%。绝大多数经中西药治疗,病势仍未控制。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共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0~70岁,病程2~30年,均为2型糖尿病,足溃疡10天~6个月,空腹血糖9.6~18.3mmol/L之间。坏疽分类,慢性坏疽8例,干性坏疽4例,混合性坏疽3例。2治疗方法2.1内治基础治疗:口服美吡达、二甲双呱、维生素B_1、B_2、维生素C及维生素E。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晚1次日服。部分患者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2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对象及临床诊断标准1990~1996年共收治24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占54%。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类型按WHO1980年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全部病例均为Ⅱ型糖尿病。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王枢群主编的《医院感染学》推荐标准。2结果与分析2.113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50~76岁,平均年龄57岁。合并各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29例,年龄54~76岁,平均59岁,其中男性G例,女性13例。2.2血糖值:29名感染患者入院第1次空腹血糖为8.5~32.8mmol/L,平均空腹血糖值12…  相似文献   

16.
王为向 《四川中医》2009,(10):118-1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糖尿病患者均针刺胆俞、脾俞、胃俞、三阴交、太溪,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14例糖尿病患者经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78.6%,治疗后空腹血糖由(9.29±2.77)mmol/L下降至(7.61±2.65)mmol/L,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血糖由(11.72±2.46)mmol/L下降至(9.59±3.49)mmol/L,治疗前后餐后血糖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 ,合并感染或干性坏死的手足 ,因多发生在下肢 ,常称为糖尿病足。 1 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的基础上 ,配合补阳还五汤湿敷治疗糖尿病足 3 0例 ,并与常规西药治疗 3 0例对照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 2型糖尿病病人 ,其中男 3 5例 ,女 2 5例 ;年龄 40~ 78岁 ;糖尿病病史 6~ 3 0年 ,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分级参照《现代糖尿病学》Wanger分级标准 :1 4例 0级 (无开放性病变 ,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4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 60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60例 ,男 2 7例 ,女 33例。年龄 5 5~72岁 ,平均 62岁。西医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 1 997年美国会议所定标准执行 ,确诊为 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 6~ 2 5年 ,平均 1 0 .5年。空腹血糖皆超过 1 1 mmol/L。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及足部皮肤干燥 ,足部麻木刺痛、烧灼痛 ,间歇性跛行及休息痛、夜间痛 ,皮肤自发性起水疱 ,逐渐扩大感染形成局部坏疽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根据脉管炎坏疽三级分法 ,一级 36例 ,…  相似文献   

19.
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给予甘精胰岛索每天一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调整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0~9.0mmol/L.治疗三个月,结果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品下降(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发2犁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比较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糖足泡液治疗糖尿病足44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志龙 《河北中医》2001,23(10):747-748
1997- 0 6~ 2 0 0 1- 0 1,笔者运用糖足泡液治疗糖尿病足 4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4 4例均为 2型糖尿病患者 ,男 19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4 0岁 ,平均5 8岁 ;糖尿病病史最短 3年 ,最长 2 8年 ,平均 11年 ;发病时空腹血糖最低 11.6mmo1 L ,最高2 8.6mmo1 L ,平均 16.8mmo1 L ;餐后 2h血糖最低15 .8mmo1 L ,最高 32mmo1 L ,平均 19.4mmo1 L ;均为单侧下肢发病。1.2 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有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3种。干性坏疽 :是由于中、小动脉闭塞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