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PA)又称混合瘤 ,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 6 0 %~ 70 % ,为最常见的腮腺肿瘤。由于 PA多无完整包膜 ,而且瘤细胞常侵袭至包膜内、外 ,致使术后肿瘤复发 ,恶变 ,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鉴于该瘤的生物学特性 ,一般将其归属界于良恶性之间的临界瘤。肿瘤恶变后治疗 ,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损失。因此防止多形性腺瘤恶性变 (malignance of pleomorphic ademoma,MPA)有重要意义。本文对 MPA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收集本院 1 986年 1 2月~ 2 0 0 0年 6月住院 PA患者 87例 ,男性 46例 ,…  相似文献   

2.
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复发病例第2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11例中有5例首次术后病理报告为富有细胞型多形性腺瘤,占45.5%;有2例恶变(18%)者术后已辅以放疗。二次手术后随访3~15年,除1例多形性腺瘤恶变者第2次手术后5年复发,其余病例二次术后均未见复发。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与组织学类型及术式关系密切,富于细胞者易复发,手术越简单其复发率越高。结论:不规范的手术方法是导致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腮腺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RPA)存在一定的恶变几率,但检索国内外文献未见侵犯颧骨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腮腺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恶变侵犯颧骨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索一种对腮腺混合瘤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考虑美观,术后面部畸形影响小,同时又能降低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27例腮腺混合瘤,从皮肤切口的选择(耳屏间切迹内切口或耳屏前切口),以及按肿瘤所在的区域,对其手术进路及切除范围与面神经分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耳屏间切迹内切口(36例)术后明显比耳屏前切口瘢痕小,美观;在腮腺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比整个浅叶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影响小;随访期2~13年,随访率92.2%,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1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8例术后1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3例4个月后恢复。结论 (1)此手术方式选择的耳屏间切迹内切口比传统的耳屏前切口术后遗留瘢痕小;(2)混合瘤的手术范围应在腮腺浅叶区域内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9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9例患者中,女14例(35.89%),男25例(64.10%);年龄31~72岁(中位年龄45岁)。对其中26例(66.66%)采用腮腺全叶切除术治疗,11例(28.21%)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2例(5.13%)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6例患者因肿瘤黏连面神经,手术中予以部分切除。主要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29例,74.36%)及Frey综合征(9例,23.08%)。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其中3例再次复发。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浅叶或全叶切除术。神经往往与复发病灶关系密切,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必要时需要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手术方式,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面瘫,于术后2周~3个月内恢复正常,耳垂皮肤感觉减弱,于术后2月内恢复正常,无涎瘘发生,随访2~10年,Frey综合征2例,无肿瘤复发,术后术区无凹陷,切口疤痕隐蔽。结论:改良术式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与传统术式相比,能达到同样疗效,但具有保存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后缺损便利,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率低,术区无凹陷畸形,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不同型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MA)系指巨大型、哑铃型及下颌骨内侧型。我科自1957年9月至1982年4月收治经组织学确定之腮腺PMA142例,其中此种形状的腮腺PMA32例(22.5%)。此文就其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进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吴其勤  胡勤刚 《口腔医学》2003,23(6):372-372
目的 对儿童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儿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 ,对腮腺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 随访 2 4~ 5 8个月无复发和永久性面瘫 ,3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 治疗方法和成人相似 ,应注意面神经的保护 ,进一步寻找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多数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呈多灶性(18/22),手术越简单其复发率越高,复发间期越短(P<0.05)。22人中有7例发生恶变,占31.8%,恶变与初发年龄较大有关(P<0.05),与手术次数关系不大。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对7例有恶变者于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54月,除1例多形性腺瘤恶变者于术后30月时肿瘤复发外,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不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导致腮腺性多形性腺瘤复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的MRI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17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RI平扫加增强表现,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27~70岁,平均50岁.结果:17例患者的17个病灶均为边界清晰肿块,12例有分叶,16例可见包膜.病灶的最大径为1.0~6.3cm,平均2.6cm.与正常肌组织信号相比,肿瘤在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压脂相呈明显高信号o6例见囊变,2例有钙化影.增强后扫描,17个病灶均有明显延迟强化,其中,4例为均匀强化,13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单发孤立性病灶,MRI表现为边界清楚、有分叶、可见囊变(或)钙化、有包膜、增强扫描有明显延迟强化特点的肿块,应多考虑PA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面神经处理及术后放疗的相关经验。方法: 对收集的10例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术中面神经处理方法及术后放疗的作用。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3~51岁,平均38岁(中位年龄37岁)。10例患者均具有多次术后复发特点,其中6例首次术式为局麻下肿瘤结节摘除术。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式为腮腺全叶切除术结合术中具体情况处理面神经(完整保留5例、端-端吻合2例、耳大神经桥接2例、咬肌神经转位修复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放疗剂量为55~62 Gy/25~30 Fx,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有多次复发、侵袭性强等特点,手术应注意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面神经。无法保留完整性时,则切除受累段、同期修复重建,辅助放疗可能对提高局部控制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标准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患者2例,行瘤体加瘤周5 mm部分腺体摘除术,术后肿物标本行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患者术后随诊26 ~ 36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常规病理镜下见肿瘤组织包膜完整,肿瘤实质由黏液软骨样基质、脂肪组织及肌上皮细胞构成;脂肪组织弥漫均匀分布于瘤组织内,呈蜂窝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肿瘤组织发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肌上皮细胞胞浆阳性表达;S-100蛋白表达阳性,主要在脂肪细胞表达;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阳性,胞膜表达,主要在内层导管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阳性;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率1%;患者术后随诊期内未见肿物复发.结论 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的依据,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及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多呈多灶性(6/12),剜除术复发率最高,复发间期最短(P<0.05)。12例中有4例发生恶变,占33.3%,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对4例有恶变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导致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施行者为非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生。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复发性涎腺多形性腺瘤(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RPA)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1962~2002年间在我院因涎腺RPA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对其中随诊10年以上的38例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腮腺、颌下腺及腭腺最多,复发次数分别为6、12、4次.单发14例,多发24例.腮腺及腭腺复发肿瘤除原手术野、手术切口瘢痕处外,6例多次复发后向腮腺深叶、咽旁及颅底扩展.34例中,病理类型以粘液成分为主型4例,细胞密集型13例,混合型17例.结论 结合病理研究,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残留瘤芽及术中肿瘤包膜破裂种植.复发肿瘤位置表浅、单发者可手术局部摘除,多发、位置深在者需行解剖面神经的肿瘤摘除术.避免涎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关键是第一次手术的术式,防止肿瘤包膜破裂并严格遵守无瘤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5.
A large cyst, lined with ciliated cells (ciliated cyst), was found as a component of a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left parotid gland in a 34-year-old Japanese man. The dimensions of the tumor were 25 × 33 mm and it consisted of a solid mass with a centrally located cyst 20 × 23 mm. which contained yellowish-brown material of muddy consistency. The tumor was encapsulated and the solid mass had features typical of a pleomorphic adenoma.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yst was lined with ciliated cells and scattered mucus-secreting cells in addition to cuboidal-to-flattened cells. In some regions, the neoplastic cells of the pleomorphic adenoma were exposed to the cavity of the cyst. A 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ciliated cells to pleomorphic adenomatous cells was also observ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ciliated epithelium was an element of the tumor.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our knowledge, of a ciliated cyst derived from some elements of a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其病因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 年6 月—2017 年6月我院诊治的15 例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4例(26.67%),女11例(73.33%);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39.33岁;3例(20%)复发2次,其余12例(80%)复发1次,平均复发间期是16.3 a。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术(除2例前次手术已切除下颌下腺者外),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多结节生长且大多包膜不完整。随访1~13 a,中位随访时间6 a,仅1例(6.67%)患者可疑复发,因其年龄较大,无手术意愿而未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尚不多见,其临床病理特征与原发性多形性腺瘤类似,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1例于同侧腮腺区同发多行性腺瘤和淋巴上皮癌的罕见病例。通过系统回顾与之相关的单侧唾液腺同发良恶性肿瘤的文献,阐述其诊治要点与特殊性,以期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CNA及P21蛋白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和P21蛋白在瘤旁正常组织(对照组)、良性多形性腺瘤( PA)、恶性多形性腺瘤( MPA)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NA、P21的阳性表达在PA组和MPA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A组与MPA组相比较,PCNA阳性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P2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A可客观反映PA、MPA细胞的增殖特性,对判断肿瘤的分化和预后有一定作用。 P2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对PA、MPA的早期发生起重要作用。 PCNA及P21蛋白在PA、MPA中的阳性表达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