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兔髂动脉内膜损伤修复——血管狭窄、扩张、再狭窄过程中与血小板有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建立狭窄与再狭窄的动物模型,观察损伤与修复过程中血小板生成开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结果 兔髂动脉损伤后,血小板生成素在第 7天明显升高,由(0.065 2±0.010 2)ng/L增至(0.1318±0.052 4)ng/L(P<0.05),14 d降至术前水平。对狭窄部位扩张后第 7天再次升高,由(0.045 4±0.017 2)ng/L增至(0.126 9±0.013 9)ng/L(P<0.0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则在术后 1h明显升高,从(1.198 7±0.140 6)pg/L增至(1.682 8±0.248 1)pg/L。术后 7 d回降至(0.970 4±0.075 3)pg/L。狭窄部位扩张后再升至(1.441 3±0.101 6)pg/L,术后 21 d 降至(0.972 8±0.233 7)pg/L(均 P<0.05)。促红细胞生成素仅于狭窄部位扩张的当天明显升高,由(0.118 1±0.010 5)mU/L至(0.168 7±0.028 9)mU/L。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和修复再损伤时可引起血小板生成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前研究发现血小板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斑块破裂后白色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在冠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内膜修复过程中,血小板也是引起近期血管再闭塞或再狭窄的重要因素。血小板的功能及增生是与巨核细胞密切相关,为此本文探讨了在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形成和成熟及红细胞的增生中有重要作用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过程中和介入治疗后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入选病人63例,平均年龄56.4±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四种糖苷酶(β-NAG、BDGP、NAGS、AFU)活性的变化及其与传统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为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提供新的简便的血清指标。方法:用CCL皮下注射法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四种糖苷酶活性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β-NAG、BDGP水平明显增加,其敏感性分别为82.4%、47.1%,特异性分别为80.8%、70.0%,准确率分别为81.5%、55.6%,并与PCⅢ、CⅣ、HA的增加及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而血清NAGS、AFU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β-NAG、BDGP活性明显增加,其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浓度的影响,建立了四氯化碳中毒性及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hALR治疗,并在不同的时间点留取大量血清标本,测定透明质酸浓度。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型中hALR两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在造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hALR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上述结果提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rhGM-CSF、rhEPO在3例急性放射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rhGM-CSF、rhEPO在3例急性放射病(ARS)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一例重度ARS患者使用了rhGM-CSF和rhEPO,另两例中度ARS患者仅用rhGMCSF.3例患者均在照后10d、79d检测血清GM-CSF、EPO浓度。结果 使用rhGMCSF后,外周血白细胞下降速度慢,低值持续时间短,回升速度快,骨髓恢复时间提前。使用rhEPO的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为0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骨髓红系增殖池比例增加。3位患者照后10d血清GM-CSF、EPO浓度明显升高,并与受照剂量及骨髓损伤程度相关。结论 rhGM-CSF、rhEPO的应用促进了3例ARS患者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传统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了解复方红景天干预性治疗对血清TGF-β_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复方红景天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复方红景天颗粒口服防治,实验结束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CIV、HA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纤维化相关酶活性。结果: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CF-β_1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复方红景天干预性治疗可使其减低;模型大鼠血清PCⅢ、CIV、HA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AST、β-NAG和MAO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血清TGF-β_1水平与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明显增加,并随药物干预治疗而下降,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药物的疗效,其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  相似文献   

7.
孙永年  龚守军  徐斌  黄祝青 《武警医学》2002,13(12):716-7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白细胞介素-8(Ntereukine-8,IL-8)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6例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同时对其血清透明质酸(Hyaline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水平亦进行同步测定;并对68例行肝穿刺。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肝损害程度及肝纤维化(HA、PCⅢ、C-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同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ibin)、谷丙转氨酶(ALT)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损害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