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的过程中,肺小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有效阻断这二个环节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关键。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近期发现的第三个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我们在慢性肺心病各期中检测了血浆CNP、舒血管活性肽(ADM)水平,探讨了二者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又是产生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C型利钠肽(C-CNP)是近年发现的利钠利尿肽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并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参与血管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3.
选用特异性AT1和AT2受体的抗肽段抗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肺脏中血管紧张Ⅱ受体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肺内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支气管的平滑肌细胞,AT2受体仅布于细胞气管上皮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4.
新生乳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在新生乳猪生后正常发育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42只新生乳猪分成正常发育组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组,其中20只新生乳猪置于低气压仓(50.8kPa)中3或11d形成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TUNEL方法检测和观察肺小阻力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凋亡变化。结果:平滑肌细胞复制率在出生时即较高,出生后早期进一步升高。短期缺氧对平滑肌细胞复制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较长期缺氧(11d)引起肺血管重构显著变化同时,平滑肌细胞复制率显著增加;新生期无论在正常状态,缺氧或缺氧恢复阶段,在肺血管壁上均未见细胞凋亡阳性信号。结论:新生乳猪出生后肺血管重构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平滑肌细胞增殖在严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在出生早期肺血管重构中作用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选用特异性AT1和AT2受体的抗肽段抗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大鼠肺脏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肺内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支气管的平滑肌细胞;AT2受体仅分布于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6.
王安彪  郭兰敏 《医学综述》1998,4(12):664-666
<正>肺小血管构型重建和肺动脉收缩反应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血管变化特点,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及其表型的改变。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强效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内皮素是否可以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增殖效应的信号传递途径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以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内皮素-1(ET-1)对细胞增殖和c-fos、c-myc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在新生乳猪生后正常发育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4 2只新生乳猪分成正常发育组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组 ,其中 2 0只新生乳猪置于低气压仓 (5 0 .8kPa)中 3或11d形成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TUNEL方法检测和观察肺小阻力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 (SMC)的增殖和凋亡变化。结果 :平滑肌细胞复制率在出生时即较高 ,出生后早期进一步升高。短期缺氧对平滑肌细胞复制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较长期缺氧 (11d)引起肺血管重构显著变化同时 ,平滑肌细胞复制率显著增加 ;新生期无论在正常状态 ,缺氧或缺氧恢复阶段 ,在肺血管壁上均未见细胞凋亡阳性信号。结论 :新生乳猪出生后肺血管重构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平滑肌细胞增殖在严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在出生早期肺血管重构中作用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PH)是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目前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明确。肺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壁与血流直接接触的第一层屏障,其功能受损是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因素”之一。除了通过合成和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血管张力外,内皮细胞还可以对体液、神经以及血流动力学刺激作出反应,影响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本综述将从细胞因子、流体剪切应力改变和细胞能量代谢方面探讨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众多心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病理生理环节。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基础 ,其主要特征为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 ,中膜增厚 ;非肌型动脉及部分肌型动脉肌化 ,形成肌型动脉以及血管壁中细胞外基质增多。迄今为止 ,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首先 ,低氧可直接促进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其次 ,低氧刺激使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破坏了内皮的屏障作用 ,使血液中的丝裂原进入血管壁 ,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外周血管的异常肌化。最后 ,内皮细胞和肺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大鼠模型,探讨高肺血流量对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左向右分流的大鼠模型,观察术后6周和11周肺血流动力学,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舒张反应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11周组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术后6周与11周大鼠肺动脉了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比值较同龄对照组明显增加,而且11周分流组肺动脉收缩压较6周分流组进一步增高,在11周分流组大鼠中,乙酰胆碱(ACh)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硝普钠(SNP)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百分比无明显变化,11周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PI/AI比值明显高于11周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结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高肺血流量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肺血管舒张功能失调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的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法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调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血瘀证有关,采用益气活血法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治则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证实,益气活血中药可调整舒缩血管活性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并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而减缓血管内膜增生程度。该类药物还具有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从而抑制基质重构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黏附与迁移的作用。本文将近年有关益气活血中药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细胞培养、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条件下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结果发现低氧(H)组周细胞内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常氧(N)组的1.35倍和1.23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研究表明,低氧可促进脉血管周细胞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TGF-β1表达增高可能是低氧诱导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高血压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寻找和克隆新的高血压病相关基因,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差异显示筛选的方法,对正常(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RNAmapping分析,选择下调的cDNA进行克隆。结果获得一个新的cDNA,其长度为4160bp,可编码55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62644。Northernblot分析证明,这一基因不仅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而且也广泛分布在大鼠心、肾、脑、肺和肝组织中。这一基因在SHR大鼠的心、肾、脑、肝中低表达,在WKY大鼠高表达;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1、IL-1等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高血压的因素可以抑制这一基因的表达,其作用可为相应的拮抗剂所阻断;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降压素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降低高血压的因素可以上调这一基因的表达。结论获得了一种新的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或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它可能拮抗VSMC增殖,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3H~TdR掺入法,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促进VSMC增殖过程中,大蒜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36h时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大蒜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随着大蒜素表度的升高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加,在24h时,10.00g/L的大蒜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13.46%。结论 大蒜素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及时间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兔肺动脉组织形态学、平滑肌增殖和肺小动脉肌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脂兔模型,对肺动脉及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α-smooth muscle-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检查及HE染色结合形态计量分析观察肺血管重构.结果 高脂饮食组肺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占血管内膜面积的比值、中膜厚度、小动脉肌化比例、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脂饮食时除了肺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肺血管出现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兔肺动脉组织形态学、平滑肌增殖和肺小动脉肌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脂兔模型,对肺动脉及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α-smooth muscle-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检查及HE染色结合形态计量分析观察肺血管重构.结果 高脂饮食组肺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占血管内膜面积的比值、中膜厚度、小动脉肌化比例、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脂饮食时除了肺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肺血管出现重构.  相似文献   

17.
CO作用后大鼠肺血管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CO和低氧作用后大鼠肺血管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探讨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末端标记及Western杂交等方法检测常压低氧大鼠肺血管壁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正常组,低氧和锡原卟啉组,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大鼠肺动脉均存在增殖和凋亡的阳性细胞,两类细胞在肺内呈不均匀散在分布,低氧和锡原卟啉组大鼠肺血管增殖细胞数显著升高而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凋亡比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倍或4倍,而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肺血管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系数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凋亡比值均为1.2,c-myc在低氧和锡原卟啉组大鼠肺内表达显著增加,在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大鼠肺内表达减少。结论:增殖和凋亡现象共存在于正常和处理大鼠的肺血管细胞中,也许c-myc等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进而调节了慢性低氧肺血管结构的改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88铼血管内照射对抑制新西兰白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疗效。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后分别予^188Re血管内照射(照射组),不予血管内照射(对照组),分析术后3、6周病理组织学标本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照射组3周平滑肌细胞比对照组增殖细胞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6周两组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血管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新西兰白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人肺组织中的C5a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正常人肺组织细胞上C5aR的表达和分布,阐明急性肺损伤,ARDS等病理发生过程中C5aR可能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抗内C5aR短肽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对人肺组织细胞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pUC19-C5aH质粒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得到910bp的片段,地高辛标记制作原位杂交的探针,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作原位杂位检测。结果 发现肺血管内皮细胞有C5aRmRNA。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上均有C5aR表达。结论 C5a作为前炎症因子,与肺组织细胞上C5aR作用后,可能会介导急性肺损伤,ARDS等疾病的发生,说明这些疾病可能与C5a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气体信号分子网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至今还不清楚.近年来我们围绕气体信号一氧化氮及一氧化碳调节网络在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开展了系列研究.方法: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建立,血流动力学测定,血管环舒张反应研究,肺动脉超微及显微结构研究,分子生物学,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生物化学,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培养等.结果: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其调节网络在肺血管结构重建、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参与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证明二者对肺动脉高压时胶原堆积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同时发现,二者对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因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因子的促进作用参与其对肺血管结构重建、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调节.结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其调节网络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