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ol-gel的方法在热压Si3N4陶瓷材料的表面涂上一层SiO2涂层或3Al2O3.2SiO2涂层,并用X光电子能谱的方法检测了涂层后的Si3N4陶瓷材料表面。  相似文献   

2.
用于太阳集热器的sol—gel宽带SiO2减反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河  范滨 《太阳能学报》2000,21(3):253-257
为了提高太阳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必须抑制透明盖板表面的反射,纳米多孔SiO2薄膜可以达到宽带减反射效果。理论分析获得了优化的纳米多孔复合SiO2宽带减反膜的光学参数,实验上通过TEOS水解与缩聚反应,控制不同的催化剂,反应剂配比等条件,成功获得了不同颗粒的SiO2溶胶,制得具有折射率可调的sol-gel薄膜以及台阶折射率变化的双层纳米复合SiO2薄膜。薄膜的光学参数采用椭偏仪和台阶仪进行测量,薄膜形  相似文献   

3.
TiO2涂层自洁净玻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Sol-gel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得均匀透明的多孔TiO2纳米薄膜,其纳米颗 在小在50-100nm范围。该玻璃透光性较好,在可见光范围内相对于范围内相对于普通4玻璃的透光率在63%以上,同时可以阻挡紫外线的透过。两种有机磷农药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随着镀膜次数的增加,光催化效率提高,当镀膜次数达到5次以上时,其光解率提高就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4.
Cdln2O4和Cd2SnO4薄膜X—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Ar-O2混合气氛中从Cd-In和Cd-Sn合金靶射频反应溅射而的CdIn2O4和Cd2SnO4膜的X-光电子能谱。实验结果表明了粉末Cd,In,Sn,SnO2,In2O3和CdIn2O4,Cd2SnO4膜的Cd,In,Sn3D3/2和3d5/2XPS峰值位置的形状的区别,并讨论了O1s。XPS峰随氧浓度的变化。当氧浓度增加时,O1s分为两个峰。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Ar+O2混合气氛中从Cd-In和Od-Sn合金靶射频反应溅射而成的CdIn2O4和Cd2SnO4膜的X-光电子能谱。实验结果表明了粉末Cd、In、Sn、SnO2、In2O3和CdIn2O4、Cd2SnO4膜的Cd、In、Sn3d3/2和3d5/2XPS峰值位置和形状的区别,并讨论了O1sXPS峰随氧浓度的变化。当氧浓度增加时,O1s分为两个峰。  相似文献   

6.
在煅烧α-Al2O3粉末中α相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本文利用X射线射分析的结果,探讨了一种更简便的估算煅烧α-Al2O3末中α相和β含量的方法,并与利用化学分析结果来进行估算的方法作了以缘分窑结果表明,利用线衍射的相对强度来估算α-Al2O3粉末中α相和β相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制备ITO超细粉末新工艺,使一次平均粒径达0.2 ̄0.3μm,这比日本目前的市场水平大约低下一个数量级。用它制备的透明电极ITO薄膜,相对密度(R.D值)高达95 ̄98%。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用不同热喷涂方法制备各种NiCr-Cr3C2粉末的耐磨损表面涂层,还评价了团聚型粉末以及用自扩散生长高温合成法生产的粉末。为了优选喷涂材料和应用工艺系统的最佳参数组合还测定了涂层的性能。试验结果可能引起用于汽轮机的抗水冲蚀表面涂层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p+-GaAs帽层和p-AlxGa1-xAs(x=0·8—0.9)窗口层构成的异质薄膜体系是GaAs太阳电池器件中的常规结构。对该异质结构的只腐蚀GaAs而不腐蚀AlGaAs的选择性腐蚀工艺是GaAs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针对传统腐蚀工艺中出现的腐蚀后露出的AlGaAs表面呈现彩色的问题,从改进腐蚀液配方角度,围绕通常采用的氨水-双氧水(NH4OH-H2O2)腐蚀液体系,对该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并与柠檬酸-双氧水(C6H8O7-H2O2)和柠檬酸-柠檬酸钾-双氧水(C6H8O7-K3C6H5O7-H2O2)腐蚀液体系作对比,最终得到了较满意的氨水-双氧水-磷酸(NH4OH-H2O2-H3PO4)新腐蚀液体系。这种腐蚀液体系不仅可在较宽的溶液浓度范围内实现对高Al组分GaAs/AlGaAs异质结构的选择性腐蚀,而且也不会对露出的AlGaAs外观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锋  蒋家明 《新能源》1999,21(7):7-11
本文主要探讨太阳能等低品位不稳定热源为动力的改进两级和三级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对比分析了NH3-LiNO3和NH3-NaSCN工质的循环适应性。结果表明,改进循环可以应用于-10 ̄-40℃的制冷系统,并且NH3-Li3NO3的性能优于NH3-NaSCN。  相似文献   

11.
WJ951977Ca处理钢用氧化镁-尖晶石质滑动水口板的开发─—《耐火物》,1994,Vol46,No.11,556(日)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和歌山制铁所,以往Ca处理钢铸造采用Al_2O_3-C质滑动水口板,熔损严重。为此,该制铁所最近开发了材...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7~8日世界可再生能源节会议地点:奥地利韦耳斯联系人:Christine Oehlinger,O.Oe.Energiesparver-band,A-4020 Linz,Landstr.45,Austria.电话:+43 732 6584 4861;传真:+43 732 6584 4383;电子邮件:Christine.cehlinger@esv.or.at;网址:www.esv.or.at2002年3月20~23日国际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技术展览会会议地点:意大利帕多瓦展览中心联系人:Pado…  相似文献   

13.
WJ95198OMgO-C砖添加沥青的改进─—《耐火物》,1994,Vol46,No.11,588(日)为进一步提高MgO-C砖的使用寿命,最近,日本钢管公司与品川公司共同对MgO-C砖进行了改进。研究表明,在传统的MgO-C砖结合剂酚醛树脂中添加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制备高纯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a/P比略大于等于1.67时,要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羟基磷灰石粉末;Ca/P比小于1.67时易出现化合物CaHPO4,使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纯度降低。溶液中生成的羟基磷灰石陈化时间不宜太长。羟基磷灰石粉末受酸的作用易溶解,从而导致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纯度降低。当煅烧温度超过789℃时,羟基磷灰石粉末将发生分解,生成α-Ca3(PO4  相似文献   

15.
光伏窗口     
英国政府最近批准2.5亿英镑用于以后3年加速英国光伏产业的发展(REW2001,5-6,p20,news)。 美国能源部(DOE)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近宣布,美国政府2002年财政年度将拨款4000万美元用于薄膜电沏研究开发。能源部部长Spencer Abraham说,这些拨款的研究开发方向旨在大幅度降低光伏成本。随着成本的降低,太旧能的潜力得以充分实现,不断增加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的贡献,并有助于保持美国光伏工业地位及国际竞争力(PVIR,Vol.XXNo.9,p3)。 美国的国…  相似文献   

16.
纳米晶体LaCoO3的XPS及催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在不同干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晶体LaCoO3样品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曲线拟合分峰技术对催化剂样品中的各元素峰进行数据处理,并测定了各催化剂样品的CO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晶LaCoO3表面存在两类氧种,即低结合能(528.1eV)的晶格氧(lattice oxygen)和高结合能(531eV)的吸附氧(adsorbed oxygen);即有位于结合能(779eV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对ZnO-Bi2O3-Sb2O3和ZnO-Bi2O3-TiO2系分别进行的掺杂籽晶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籽晶加入对两系统各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性能优良,压敏电压低(10V/mm)的压敏陶瓷。  相似文献   

18.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试验台上进行了颗粒增湿团聚的试验研究.通过采集系统沿程不同位置的灰样并进行相应分析,研究了颗粒粒度和形貌变化特性,并分析了颗粒增湿团聚现象及其对脱硫系统、除尘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内颗粒增湿团聚明显,而且增湿段上方灰样粘附较多超细颗粒物;增湿颗粒存在超细颗粒团聚体、以较大颗粒为载体的团聚体和包衣结构3种不同的团聚特征.合理利用CFB-FGD工艺作为顸处理措施,能够实现超细颗粒物团聚长大,有利于超细颗粒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工业三叶草型Ni/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贮氢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Ni/Al2O3催化剂是性能优良的甲苯贮氢催化剂;在压力0.12MPa(绝),温度90-150℃,甲苯转化率0-100%的实验条件下,该反应呈零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49.3kJ/mol。  相似文献   

20.
Al2O3/[SiC+ZrO2(3Y)]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分散、高稳定混合水悬浮液方法制备Al2O3/[SiC+ZrO2(3Y)]纳米复合陶瓷,研究了纳米ZrO2(3Y)含量对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及断裂相变量与性能的关系,讨论了ZrO2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机制与纳米粒子强韧化机制迭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