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在软土地基上建设大面积地面堆载厂房,往往由于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及其对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生产使用不当,局部地方堆载过多,会发生上部结构(屋架、柱、墙梁、吊车梁和砖墙等)变形、裂缝或开裂、柱倾斜,有时还会使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局部变截面等处产生裂缝,以及桥式吊车产生滑车和卡轨现象,严重地影响生产和厂房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南京某厂硫酸车间原料工段厂房第一、二和第三期工程的沉降、裂缝等进行较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认为是  相似文献   

2.
徐硕 《特种结构》2014,(5):44-48
本文以北方软土地区某工程为例,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大面积地面堆载计算方法,计算最不利工况下水池产生的附加荷载,对外包建筑框架柱基底沉降的影响;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外部建筑框架结构的内力影响。就本计算模型而言,水池的等效地面荷载将引起外包建筑基底的附加沉降;基础沉降对框架梁柱的弯矩设计值影响较大,并可以通过考虑弯矩项的影响一并考虑剪力及轴力对框架梁柱的影响。总体而言,由室内水池引起的外包建筑基础沉降,将引起原有结构内力的重新调整,且绝大多数影响是不利的。因而结构设计时,应该计算并考虑基础沉降对整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结构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大面积地面堆载对地基设计的影响,以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事故和损失。在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须进行柱基沉降量、沉降差验算和地基附加沉降量验算,以便确定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上部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安全危害巨大,特别是工业厂房在内部地面堆载较大的情况下,情况更为严重。该项目为既有建筑事故后的鉴定与加固设计,原有房屋发生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到厂房的结构安全。文章先对此种类型事故房屋结构进行事故鉴定及原因分析,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对后续类似的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天津港第一港埠公司机加工厂大修车间厂房发生地面倾斜、墙体开裂、钢筋混凝土构件错位等现象。文中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总结了在邻近大面积堆载作用下厂房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多种监测方式判定结构现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在沿海软土地区受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的厂房建筑日益增多。而地面堆载对结构物作用的影响计算,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和统一的方法。有些老企业的个别厂房,因受库房内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的影响,使柱子和基础内倾,引起大小柱变截面处应力集中,致使裂缝超过了容许限值。其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陷严重和钢筋混凝土柱子在  相似文献   

7.
冶金、化工厂的原料堆场及仓库、机械制造厂铸工车间及露天栈桥,以及粮盐糖仓库,由于大面积地面堆载,经常引起建筑物的破坏,柱墙开裂、地坪下沉及地下管道损坏,桥式吊车产生滑车和卡轨现象,影响安全生产,严重者致使厂房报废,造成停产。所以探讨在软土地区大面积荷载工程的有关合理而经济的技术措施乃是当前工业建筑中一个非常迫切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大面积堆载下地基如出现过量的沉降不易补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疑惧心理,同时,由于对具有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地基沉降特性,至今还未被人们普遍掌握,致使有的部门对结构和地基的设计和处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采取的措施还不尽完善,工程事故仍时有发生。虽然,大面积堆载工程事故繁多,但也不是所有工程都需进行地基处理和打桩,应以土质而异。从研究大面积堆载下地基沉降的特性及对厂房柱基和上部结构入手,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天然地基容许的地面堆载值,并对结构及地基基础提出一系列相应的计算假定和方法,如柱间空间作用,合理的地基沉降计算,加强厂房空间刚度,在柱变截面处加筋,在基础内边缘打板桩等必要的结构处理措施等。实践证明,采用这套实用计算法,可保证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以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收到合理、可靠、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相邻荷载对既有基础的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有建筑物附近新建房屋或者大量堆载,其产生的附加荷载将引起既有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倾斜甚至开裂。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给出的角点法只能计算新建基础区域内的沉降,而无法计算新建基础区域以外的地基沉降。文中依据弹性理论给出了建筑地基基础附加应力计算公式,依据分层总和法给出了任意土层的地基沉降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计算所有区域的地面变形(沉降),并根据该沉降计算公式编制了简单实用的MATLAB分析程序。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了附加荷载对毗邻基础的沉降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面堆载对临近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建成和运营的地铁盾构隧道越来越多,地铁沿线突发堆土(地面堆载)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地面堆载会导致下方土体产生附加沉降,使临近既有地铁隧道产生相应的附加变形和受力,严重威胁到隧道结构及地铁运营安全。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将地面堆载对临近隧道影响的研究方法归纳为:现场实测法、理论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和模型试验法。对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多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实测资料,从分析软土路基沉降及差异沉降规律入手,讨论了路基沉降对基底附加压力的两点影响,对Blight大面积堆载的一维理论作了更便于工程应用的修正,并将其推广到适用于路基等有不均匀沉降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深厚软土地基上大面积堆载引起的沉降危害是建筑结构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当前针对大面积堆载条件下地基沉降预测的规范方法仍为基于较小面积基础的沉降观测资料推算得到。由于大、小面积分别堆载时导致的下部地基压缩层深度的不同,在预测大面积堆载下地基基础沉降时,当前规范方法的适用性有待验证。为此,针对上海某物流仓库的沉降灾害开展实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上海规范DGJ 08-11—20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部分展开讨论。结果表明:地基过大沉降导致地坪板等平整度严重降低以及地坪板开裂等问题,极大危害了建筑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规范方法预测的沉降值远低于该工程的沉降监测值;不应取代表性分仓单元或局部面积进行沉降预测,而应取整体建模分析;上海规范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值不甚合理,导致随计算压缩层深度增加,最终沉降反而变小的不合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支座沉陷对网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支座不均匀沉陷对超静定网架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及引起网架杆件内力变化的一般规律。讨论在各种支承条件、不同结构型式和刚度不同的网架结构对支座不均匀沉陷反应敏感性的差别,说明网架刚度变化反应最为敏感。 文中提出的设计主导思想是:一般宜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和防止支座不均匀沉陷,并尽量避免繁琐和难以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的计算。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计算网架结构由于支座不均匀沉陷产生的附加内力。同时提出一些减少和防止支座不均匀沉陷的具体措施供设计者参考,并简单介绍支座沉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城市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基坑开挖必然引起周围地层移动,从而造成临近地铁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最终对地铁正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广州地区的一个实际基坑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深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水位下降对区间隧道二衬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下,基坑施工不会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地铁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研究成果为基坑的设计、施工及地铁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座历史风貌建筑物紧邻地铁车站,并且盾构在其下方穿越,需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严格控制。对建筑物的保护,针对性提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车站基坑盖挖逆作法、地连墙截断承压水、冻结、车站内水平注浆加固、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基坑开挖与降水、端头加固、盾构掘进等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对建筑物变形影响的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能够将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冻结孔施工、地下水通过冻结区盾尾间隙进入刀盘前方等均可引起建筑物的显著沉降;建筑物基础与隧道之间存在淤泥质土层时,在淤泥质土层下方进行注浆不能对自重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有效抬升,但对自重较小建筑物的抬升则有一定的效果,但注浆在淤泥质土层中引起孔压的消散可导致建筑物在后期产生沉降;盾构机进入冻结体前应做好全断面注浆止水,切断前后水力联系,盾构机掘进困难时,不应随意增大盾构推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震波输入动三轴实验并结合实际震害现象,研究常用的Seed有效循环次数方法在分析地震下土体大变形和地基差降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结果表明有效循环次数方法的主要局限有:不适于大脉冲强地震动下土体残余变形的分析,不能反映地震动本身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土的各向异性特性以及土层横向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土体永久变形和地基震陷的差异,不适应土体变形时程分析的要求,用于软弱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的计算容易导致不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A metro station in Beijing, consisting of two separate parallel platform tunnels,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close range below a pile-supported overpass of a major municipal artery built more than a decade ago. In order to as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and integrity of the overpass as well as smooth and safe tunneling, the condition and status quo settlement capacity of the overpass is assessed via structural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and on the basis of which, criteria on allowable additional settlements of pile foundations are established. The probable additional settlements of the pile foundations caused by tunneling and dewatering are estimated by using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combination with in situ monitoring data, and anti-settlement underpinning piles are installed to control the predicted excessive adverse effects of tunneling. The major conclusions include: (1) the surcharge effect from an existing structure in or on the ground may enhance the effect of tunneling on ground deformation, and thu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estimating the delimitations of zones of tunneling influence and the degree of closeness of an existing structure; (2) when tunneling in close range to an existing urban overpass supported on pile foundations, the general control procedure should consist of assess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apacity of the superstructure, establishment of criteria for and prediction of dewatering and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surface and pile foundation settlements, and, if necessary, execution of reinforcement measures; (3) in situ monitoring data close to areas sensitive to tunneling should be employed to adap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ibrate numerical models; (4) rational settlement criteria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worked out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composit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of the overpass, as well as the type and depth of the pile foundations; and (5) a time period after installation may be needed for the underpinning piles to be effective in counteracting the settlement effect of tunneling.  相似文献   

17.
对于工业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地坪厚度、配筋规格、地基土的处理,目前基本上无标准的计算模式和理论,设计随意性很大.工程实例中地坪开裂、起鼓、下沉现象较为频繁,有的还很严重,甚至危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该文就地面活荷载在30kN/m2≤P≤100 kN/m2范围内的工业建筑地坪结构设计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线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繁华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常需从建筑下方地层穿越,如何确保上部建筑及隧道安全是施工中的难题。以武汉长江双线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穿越武汉理工大学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教楼下方的隧道盾构掘进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模拟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层变形和规律以及对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影响。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较吻合,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和预测盾构掘进引起地层及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薛燕  林子臣 《建筑科学》2007,23(1):83-85
通过对北京德胜置业大厦高层主楼与地下车库底板沉降的跟踪观测,说明尽管高层建筑深基础基底与周边的地下车库或人防相连,主楼与裙楼或地下结构之间荷载差异较大,且其基础之间互相影响,差异沉降的控制难度较大,但根据各建筑物特点及其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采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联合处理方式是可以将差异沉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  相似文献   

20.
Ground buildings constructed above metro station have increased very quickly due to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in urban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Surrounding soil mass-Ground adjacent buildings (USG) system subjected to various seismic loading i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 The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ion domain,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ontact property between soil an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al project.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between subway station and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soil mass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mass depends on its own dimension, and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has certain impact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Due to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and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generated by the USG system cannot be ignored.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s in the US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