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 文章分析了语言模因的一些特点,并结合英文外贸函电自身的特点,探讨了语言模因给英文外贸函电教学带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模因在自我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使语言表达更为丰富,为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模因变异的实质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发现这些变异其实是一种语言偏离现象,模因发生变异的过程也就是语言偏离的过程,它是在客观和主观因素作用下,遵循一定规律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是语言交流、社会发展和传媒作用的共同结果。语言变异过程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隐喻中蕴含模因,模因通过不断复制与传播来实现语言变异。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论可被运用于语言实际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该文从模因的类型着手,分别探讨了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并提出了提高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最后一章中提出的假设,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以模因理论为基础,以电影片名语言为语料,从模因基因型传播和模因表现型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出发,剖析了电影片名中语言模因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历生肖马年。“马上体”将中国传统生肖形象“马”和汉语谐音双关相结合,成为2014年度最受欢迎的祝福语体。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分析了语言模因“马上体”的复制与传播过程,探讨了语言模因“马上体”在2014年度得以流行的原因,为运用模因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从模因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模因的生命周期及传播方式出发,提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探索模因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从模因论出发分析当代语言模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认为联想与迁移的心理内化机制,作为语言模因的不断复制与传播的途径,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探讨了语言模因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时尚网络新词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基于迭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以及它们在交际中的语言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网络模因之所以被复制和传播,是由于它凸显人情,经济直观,追求时尚,彰显幽趣,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相似文献   

10.
结合学生习作,探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分析了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四种方式,即套用、替换、模仿和移置在写作中审题、篇章组织、段落扩展和句子构造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和生态翻译学存在共同理论基石——"适应/选择"说,两者相互结合可以为译者从宏观层面上构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模因生态平衡翻译理论。从微观操作层面来看,在湖湘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协调与平衡,语言模因、文化模因和交际模因的三维转换为译者提供有效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提高湖湘旅游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模因论的定义,语言也属于模因的范畴。分课型后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和语言模因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异曲同工。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提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汇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其中的词汇模因是最积极的模因.词缀模因作为词汇模因的一部分,在英语新词构成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将模因论用于对英语新词的构词分析,能为英语新词的形成、复制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也为外语教学提供思路。分析探讨了语言模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无论在传统外语教学中,还是在现代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之中,模因都是外语学习的基础,记忆、模仿和联想贯穿外语学习的始终,在中国的环境中,将语言模因论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也为外语教学提供思路。分析探讨了语言模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无论在传统外语教学中,还是在现代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之中,模因都是外语学习的基础,记忆、模仿和联想贯穿外语学习的始终,在中国的环境中,将语言模因论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模因的概念及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成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人名和地名等模因在商标词中被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基因型的商标词模因和表现型的商标词模因,为人们打造强势的商标词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现象,作为文化传播单位而存在。车贴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也可以通过 模因理论来进行解释说明。本文主要论述了模因论观点,车贴与模因的关系,概括了车贴语的分类,车贴语模仿 的来源,车贴语传播的途径以及车贴语流行的原因。模因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模因论可以用来解 释很多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分析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结果,不难发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四级写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通过对模因定义,生命周期和语言模因类型的探讨,认为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现代教学理念,更要强调背诵、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四级作文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和发展,大量英语词语迅速在汉语中流行起来,成为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模因论和模因周期理论的分析,为英语词语在汉语中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模因形成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语言体系不断完善的需要、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等,为文化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规律,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启示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外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我们有必要重视背诵、模仿等方法,以及重视语言输入的学习资料。通过分析模因传播过程,借助实例,探讨了语言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