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师徒结对"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徒结对"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变"一师一徒"为"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做到重实效、重效率、重发展、重创新,挖掘其更深的内涵,发挥其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师徒结对要双向性与针对性结合师徒结对应坚持自愿、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徒弟看到师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2006,(9):18-18
师徒结对活动是幼儿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实践中,许多青年教师也正是这种传帮带的结对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本期“专题”栏目推出了一组文章即来自师徒结对实践活动,有师徒们的心得体会,有管理者的经经举措,与读老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4.
在庄严的乐曲声中,某校2006年“青蓝工程”启动大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青蓝携手,互帮互学,师徒共进。”学校领导亲自主持并宣读了师徒结对名单。新老教师围坐一堂,签订了“师徒帮带”协议……这种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已经在许多中小学得到推广和使用。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促使新教师更快、更直接地向优秀教师学习。年轻教师或与师傅一起工作,或干脆担任师傅的助手,他们从师傅那里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缄默教育教学知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使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校本教研的广泛开展,学校教研活动越来越注重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当人们在用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反思学校的规章、制度之时,也开始对传统的“师徒帮带”形式提出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师徒结对是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形式,它可以让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心理状态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也可以为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在师徒结对中,师徒关系是否明确,以及老教师“教”和新教师“学”的态度影响着帮带的效果.要提高幼儿园新教师师徒结对的效果,首先要将新教师入职培训纳入幼儿园日常工作计划;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师徒氛围,培养优秀的带教团队;再次要完善师徒结对的运行机制.此外,还可以借助专业发展学校为幼儿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江强 《教书育人》2006,(5):17-17
当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力缩短新教师成熟周期的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就显得更为迫切和艰巨。因此,“师徒结对”(一些地方的“一帮一”或“老带新”与此类似)普遍成为各地各校解决这一难题的首选策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师徒结对”在许多学校往往流于形式,效果自然有些差强人意,以下几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借助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也为了进一步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学校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就在很多学校的师徒结对活动,因为种种原因逐渐变成“走形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师徒结对"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新教师尽快成长的捷径。照理说,师徒结对应该是教学相长、互助共进、比翼齐飞,师傅"更上一层楼",徒弟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师徒结对"是学校部门领导一手包办,没有经过师徒双向选择。这种"拉郎配"的行政方式,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师傅没有去发现和挖掘徒弟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生力量,承载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校兴、青年强则校强.以"导师引领·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名特优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重点探究"导师引领·师徒结对"模式开展与构建策略,并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师傅"的角度解读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师傅"的角度看待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可以发现对"师傅"而言,与新教师结对、带"徒弟"对她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师徒结对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徒弟"是"师傅"很好的"倾听"对象.  相似文献   

12.
【编辑观点】“师徒结对”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简约的校本培养模式,在新课程大力倡导校本培养、校本研修的语境下,这种模式已被注入新的内涵,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一对一”师徒结对,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不少学校的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而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成了稀缺资源,传统的师徒结对培养方式已经不能解决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而骨干教师越来越少的“剪刀差”。许多学校采取了“一对多”的导师制培养方式,即一个骨干教师指导多个徒弟教师,这是解决当前骨干教师少而青年教师队伍庞大问题的创新做法。那么,如何让导师制真正发挥出实效?江苏省海门中学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娜 《四川教育》2007,(7):16-16
[编辑观点]“师徒结对”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简约的校本培养模式,在新课程大力倡导校本培养、校本研修的语境下,这种模式已被注入新的内涵,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金坛市城乡小学英语教师“师徒结时”的四次研讨活动,从中总结出城乡师徒结对的教研方式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引领,离不开执教公开课的锻炼,离不开课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家科南特指出:“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非常多,而师徒结对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是最经济、最可靠、最有效和最持久的方法与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7.
走出师徒结对有缘无分、有名无实的怪圈,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视矛盾,突破评价瓶颈,完善管理。“师徒结对”中的师傅大都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恰到好处地调整师徒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师徒结对”成功的关键。为此,走出传统教师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集体”误区,实施师徒捆绑考评,  相似文献   

18.
师徒结对是幼儿园园本培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既简约又高效的培训模式之一,尤其是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十分必要。如何定位师徒两者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师徒关系?笔者认为,理想的师徒关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瑜 《四川教育》2007,(7):17-17
应该说“,师徒结对”是提高新教师或低水平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但形式主义的“师徒结对”、以行政力量“拉郎配”制造出的“人为合作”也会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既费时又费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每年有大量初任教师进入教师行业,帮助这些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并热爱教师工作,这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为此,很多中学都采用为初任教师指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的方法来引导其上路,但在“师徒结对”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此,笔者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等三个不同的层面为提高“师徒结对”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