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热线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叫隋黎明,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今年24岁,在本市的鸣浩酒家做厨师。入厨行已7年,自从2001年结识《烹调知识》以来,便在《烹调知识》上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烹调技法和烹调理论知识。这些年来《烹调知识》杂志着实让我大开了眼界,贵刊上的菜肴可操作性强,接近于大众的菜品多,理论知识丰富,像我这样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厨师也能够看得懂,做得出。《烹调知识》杂志在我们当地(内蒙)以及东北地区的餐饮行业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贵刊为发扬、宣传祖国各地的餐饮文化做出了具大的贡献,这是…  相似文献   

2.
贵刊1994年10期第41页“读者信箱”中,有读者提出有关“煸”与“炒”的区别问题,仅就我所知,解答如下——“煸”与“炒”并不是并列关系的两个概念,“炒”是一类烹调方法,而“煸”只是烹调中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的读者,几年来我从《中国食品》杂志中学到了不少饮食与健康的知识,但  相似文献   

4.
专家答疑     
编辑老师: 你们好! 我店订阅贵刊已有六七年了,我一直是贵刊忠实读者和学生,把贵刊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并随着贵刊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视野。现有两个问题特向编辑老师求教。  相似文献   

5.
邢湘臣 《烹调知识》2011,(10):29-30
《烹调知识》(2009.11)号刊出“名蔬良药话茭白”一文,之中介绍了茭白的十种食疗方,颇受启迪,今借贵刊一角,作一补述,让读者更深刻认识茭白的食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是《烹调知识》杂志十多年的老读者。去年贵刊在第一期上刊登了署名为湖北余远武同志的“皮条鳝鱼”一文,拜读后,对文中加放蛋清之说不敢苟同。 “皮条鳝鱼”是荆州地区〈即荆州沙市〉的传统名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段段鳝鱼似竹节,故原名竹节鳝鱼。后来沙市义森酒楼的掌勺曾友海师傅对其烹调技术加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食品科技》编辑部:建议增设“企业之声”、“读者建议”、“食品企业信息”等新栏目。扩大贵刊与广大食品企业的经营者、职工、科技人员联系、交流。希望贵刊有更多读者。贵刊的读者、译作者黄显慈由改刊名想起的喜闻贵刊改名为《食品科技》,很好,它突出和概...  相似文献   

8.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食品雕刻,是一门与时代共存的艺术。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作者与读者,就是它的沃土、雨露和园丁。 为促进我国食品雕刻的发展,《烹调知识》杂志专门增设了一个“食品雕刻”专栏。除介绍有关食品雕刻的文章外,也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食雕作品。我作为经常撰稿的一名食品雕刻工作者,认为这个栏目办得好,对提高和促进我国的食品雕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下面从起因、引文和展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闻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感谢信     
《烹调知识》编辑部: 值此《烹调知识》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仅以一个从厨35年厨师的名义向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曾记得1983年,当时我33岁,是从厨15年的中年厨师,担任长沙市红云川菜馆的厨师长,因我手下有20多个厨师,在领导经营和烹调技术指导上我都有一定的压力。一次在邮政报刊书摊上偶然发现了新创刊的《烹调知识》杂志,我如  相似文献   

10.
编辑朋友:不少人在超市选购食品,发现某些包装上印有辐照食品的绿色标签和中文说明。请问《烹调知识》的专家们,辐照食品会不会是有辐射的食品?它和普通食物有什么不同?如果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健康?上海读者刘翠萍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中外缝制设备》2010,(3):14-15
我是山东淄博的一名机修工,也是贵刊的新读者。我在2009年CISMA展览会上看到了贵刊,对贵刊的内容比较喜欢,特别是《读者信箱》和《维修园地》两个栏目。现在我有几个疑难问题想请教专家。  相似文献   

12.
《烹调知识》创刊20年, 神州大地美食园。 新老读者皆青睐, 《烹调知识》不断换新颜。 《烹调知识》创刊20年, 编者读者众心浇灌美食园。 竞争年代各自显奇功, 更显《烹调知识》奇葩艳。  相似文献   

13.
我,憨厚少言的男士牛国平是也。我的名字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我学厨与《烹调知识》的不了情却不一定知道。今天我就借《烹调知识》一角,与各位同行和读者聊一聊。 偶得《烹调知识》,如中百万大奖一般 我与《烹调知识》相识于17年前。那是1985年10月,在河北邯郸学厨的我因事回家。闲暇时去一同学家玩,见桌上放着1本1985年5期《烹调知识》杂志,急忙拿起来翻阅,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菜肴制法,也有烹调诀窍,还有烹调史话。此时我  相似文献   

14.
邢湘臣 《烹调知识》2011,(28):29-30
《烹调知识》(2009.11)号刊出"名蔬良药话茭白"一文,之中介绍了茭白的十种食疗方,颇受启迪,今借贵刊一角,作一补述,让读者更深刻认识茭白的食疗作用。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属禾木科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古称菰、菰首、菰手、茭草、蒋草、雕胡,别名茭笋、菰笋、茭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辑你好: 看了贵刊2001.8期“烹饪自修学校”一栏中的《直接加热烹调技法综述》一文后,觉得有些问题需要探究,在此想与此文作者及贵刊读者共同研讨,以便共同提高。 在自然界中,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即:对流(液体气体)、传导(固体)、幅射(红外线)。在烹饪中食物原料接受热能由生变熟,也适用于这三种方式。对流:用水、油、汽传热的烹调操作方法;传导:用勺、锅、铛、烤盘,粗砂、盐、泥、石头等固体物体将热  相似文献   

16.
编读热线     
编辑同志:我订阅本刊已经连续两年多了,受益匪浅,不但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而且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我是一名厨师),为此我表示诚挚的谢意。贵刊可谓是栏目新颖,内容丰富,我尤其喜欢“烹学园地”“、膳食养生”等栏目,前者往往触动了我的好奇,探究心理,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后者亦使我对科学膳食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在深受裨益的同时,看到贵刊总第256期“读者评刊”表后,也简单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建议:1.封面设计是否可更丰富,多元化一点。有朋友曾问我:同样一本《烹调知识》买那么多干嘛?他觉得同一本封面杂志(极相似)必是…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中国食品”第10期刊载了熊四智先生的“茹毛饮血”词义与“烹调”辞源考辨一文,读后很是佩服熊先生对“烹调”一词的考辨.但熊先生对“茹毛饮血”一词的考释,笔者感到似有不妥,因提出异议,愿与熊先生商榷,以并求教于方家和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18.
编读热线     
《烹调知识》2007,(1):32-33
敬爱的杂志社全体成员:你们好!我每期都在看你们的《烹调知识》。你们所编写的《烹调知识》,有许多精彩之处,促进了我的学习和进步,今在此说一声感谢了!希望以后多刊登一些用家常东西所做出来很新颖的菜品,供读者参考。请在回信中注明你们杂志社还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参考的书籍和杂志。谢谢!陕西读者:李冉《烹调知识》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是一名来自淮安的厨师,一直在南京工作,其中也去过外地学习一段时间,《烹调知识》也看了近2 ̄3年了。你们的进步是看得见的,看到你们致广大作者、读者的一封公开信后,我只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我现在所在的饭…  相似文献   

19.
松花蛋虽然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食品,但吃法以凉菜为多见。热菜吃法,《烹调知识》杂志也曾介绍过几种。前不久,我饭店牛师傅又用松花蛋与豆腐创制出两款佳肴,且颇受客人欢迎,现特介绍给广大读者。 一、彩蛋豆腐夹 原料:豆腐1块(250克左右),松花蛋3个,鸡蛋清3个,干淀粉65克,  相似文献   

20.
刘洪军 《四川烹饪》2005,(10):43-44
问:我是一名川菜厨师,也是《四川烹饪》的老读者。通过贵刊,我学到了流行新菜,也了解到了许多外菜系的烹调技术。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粤菜里的例汤是一种什么汤,它是怎么做出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