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认知与行为疗法在疑病性神经症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疑病性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对心理和躯体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认知和行为疗法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指标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的相关量表和临床指标。结果:心理治疗后MMPI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临床治愈和显效率分别为38.30%、34.04%,总有效率为97.87%。患的心理应激明显提高,社会功能很快恢复。结论:心理治疗对疑病性神经症的躯体和心理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对恢复患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的5例疑病性神经症给予小剂量的文拉法辛所获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院的5例疑病性神经症给予文拉法辛治疗7~30天,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治疗疑病性神经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令人满意。结论文拉法辛可用于治疗疑病性神经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疑病性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疑病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 5 0名疑病症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疑病性神经症患者SCL 90各因子的均分高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疑病症患者心理健康状部况较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疑病性神经症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疑病性神经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研究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疑病性神经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均服用阿米替林等药物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病人进行认知疗法治疗,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5.3%,治疗后两组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得分,研究组各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认知疗法,可显著提高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在“非典”突然袭来之时,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有广泛的传染性,波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病死率每天存在。而人类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病毒面前准备不足,这在心理上造成了不确定性,有谈“非”变色。而某些人对这灾难性疾病出现了过度反应而产生恐怖感和回避行为。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矫正其病态行为,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康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吕斌 《家庭护士》2006,(6S):13-14
30岁的小凡疑病心理的最初起因,是一个缠绵悱恻的日剧《神阿,给多些时间吧!》。剧中17岁的纯情美少女偶一失足就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过,小凡有充足的理由自我安慰.她既不吸毒又不滥交,没一点道理传染上这种可怕的病毒。  相似文献   

9.
影响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康复的因素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康复的心理和相关因素,提高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明确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的患,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的相关量表和自制影响心理康复因素表,进行心理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影响抑郁性神经症治疗效果的心理因素有性格特征、心理应对方式、合并病等,其他因素有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治疗方法和时间等。有针对性心理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的复发次数和发病程度明显减轻。经治疗后MMPI相关量表的分值明显降低。结论: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不佳,与诸多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房或室性期前收缩,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心理干预方法,其以个人约认知过程为目标,通过认知和行为方法纠正认识以达到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和身体症状的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结合对症治疗对心脏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症治疗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32例心脏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患者自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治疗前病人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治疗结束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性降低,病人自评的临床有效率为84.38%。结论对症治疗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州结合对心脏神经症患者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剧回馈量表评估22例主角和21例配角在其治疗3mo后的获益程度,并比较主角和配角获益程度的差异。结果总获益量表中获益最明显的是情绪获益,主角的总获益量和情绪获益显著高于非主角参加者(P<0.05),主角的再参加意愿和担任主角的意愿明显高于非主角参加者(P<0.05)。结论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应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70例,应用心内科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6 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 w、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1 w末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2 w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4 w末、6 w末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6 w末研究组抗焦虑显效率为82.26%、抗抑郁显效率为79.03%,对照组分别为41.43%、42.86%;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或缓解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心血管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精神病患者院内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康复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住院67例慢性病患者采用形式多种多样、分级开放式的娱乐、体疗、工疗、心理辅导等精神康复治疗项目。结果:应用SPRAI、SANS、SDS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康复治疗前与治疗2月末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院内进行精神康复治疗有利于慢性病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率变异性(HRV)检查及心电图药物试验在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数量、同年龄组健康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并对ST-T改变者行心电图药物试验,观察其阳性率。结果①心率变异性比较: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组较对照组降低;②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组,ST-T异常改变者经心电图药物试验,其阳性率〉阴性率。结论行心率变异性检查及心电图药物试验可辅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16.
家庭环境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3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研究组)及13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家庭环境量表测评,研究组家庭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家庭环境因素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医院医生应提高对心血管神经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识别率,从而提高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认知行为疗法对心脏神经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心脏神经症康复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的作用。方法对60例患者以性别、年龄、诊断相匹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30例接受药物同时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性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性生活质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对性生活质量关注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MMPI检测分析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判断治疗效果。结果86.8%的患者性生活质量不满意,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性生活。结论抑郁性神经症可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性生活质量下降有可加重病情,关注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宝玲 《护理学报》2003,10(2):61-62
笔对3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住院期间采取“一对一”、小组式语言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注重与疾病有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家属的参与。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掌握有关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笔认为加强抑郁性神经症患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疾病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