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测定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FVD)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4%(39/68)、60.3%(41/68)和55.9%(38/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0.6%(14/68)、23.5%(16/68)、16.2%(11/68)〕,P=0.000。在TNM分期较晚、发生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P<0.05)。CNTN-1蛋白表达与VEGF-C(r=0.372,P=0.002)及VEGFR-3蛋白(r=0.308,P=0.011)表达之间呈正相关。6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为(10.41±9.38)个/HP,明显低于其LVD〔(18.19±7.44)个/HP〕,P=0.000。在TNM分期较晚、有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与LVD均较高(P<0.05)。VEGF-C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者FVD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029和P=0.003);LVD与CNTN-1(P=0.727)、VEGF-C(P=0.173)和VEGFR-3蛋白(P=0.924)表达均无关。VEGF-C、VEGFR-3及CNTN-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分别较表达阴性患者低(P<0.05)。结论 CNT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VEGF-C可能通过CNTN-1通路介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淋巴浸润。  相似文献   

2.
VEGF-C及其受体与胃癌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受体在淋巴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与胃癌淋巴转移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VEGF-C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在胃癌治疗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 VEGF-C及其受体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转移关系密切,VEGF-C高表达可认为是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事件,并可作为预测发生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分泌VEGF-C或阻断VEGF-C与受体VEGFR-3结合,可以抑制胃癌新生淋巴管形成、癌细胞浸润及远处播散,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VEGF-C及其受体能促进了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针对VEGF-C及其受体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分析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受体)及PLVD(癌周淋巴管的密度)表达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进行电话与门诊随访,观察分析VEGF-C在癌组织的表达、PLVD的分布情况以及两者关系,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半定量评分、PLVD与病理因素间关系以及BCRL与PLVD、VEGF-C表达间关系。结果显示,在癌组织中表达VEGF-C为阳性者PLVD是30.38±10.45,表达VEGF-C为阴性者PLVD是24.15±11.69 (P<0.05)。PLVD在VEGF-C为阴性的分组中的表达23.15±11.65低于VEGF-C的强阳性分组33.5±11.96(P<0.05);阴性分组和弱阳性分组间及弱阳性分组和强阳性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VEGF-C的半定量评分和PLVD成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率及其半定量评分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PLVD高...  相似文献   

4.
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及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胃癌及其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评估二者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组织石蜡标本201例,用单克隆抗体DAB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C、VEGFR-3在其中的表达,并用25例非胃癌患者胃黏膜作为对照。结果:201例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5%(102/201)和33.83%(68/201),正常黏膜中二者的表达率分别为24.00%(6/25)和0(0/25),胃癌组织与正常黏膜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关系密切(P〈0.05),VEGF-C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各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各临床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R-3与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以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可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蛋白的表达预测淋巴结转移,二者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淋巴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关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VEGFD是VEGF家族的新成员,被称为促淋巴管生长因子。近年研究发现VEGFRD及其配体VEGF-D相互作用后可诱导淋巴管生成及瘤细胞淋巴道转移。VEGF-D可能是影响乳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癌周淋巴管密度(poritumoral lymph vesselsdensity,PLVD)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cancer-related lymphoedema,BCRL)发生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计数,检测患者双侧上肢周径,判断有无水肿并分级.结果 4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者33例,VEGF-C阳性组的PLVD(30.39±10.46)较阴性组(23.16±11.67)明显增高(P<0.05).癌组织内VEGF-C半定量评分与PLVD呈正相关(r=0.334).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42.55%)及半定量评分(3.68±1.59)均高于未转移组(27.66%,2.48±2.31)(P<0.05);淋巴结转移组PLVD高于未转移组(32.12±10.29 vs.24.82±11.06),P<0.05.47例患者中一年内发生BCRL者17例,一年后仍有BCRL的8例.VEGF-C阴性组发生水肿者(5/14)较阳性组(3/33)增加(P<0.05).结论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并且与PLVD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VEGF-C高表达可减少BCRL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PTEN、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I-EN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n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n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VEGF—C和VEGFR-3在其中的表达。另取正常胃黏膜标本15例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低表达,且在肿瘤浸润深、有淋巴转移、临床分期高、病理分化低时降低;VEGF—C高表达,且在肿瘤直径大、肿瘤浸润深、有淋巴转移、临床分期高、病理分化低时增高;VEGFR-3高表达,且肿瘤直径大、肿瘤浸润深、有淋巴转移、临床分期高时升高。胃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TEN与VEGF—C、VEGFR-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PTEN、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胃癌的诊断、预防和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EGF C)表达与血管和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8例胃癌组织中VEGF C、CD 31及淋巴管内皮标记物VEGFR 3,计算VEGF C表达的阳性率及肿瘤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 C阳性率 (70 %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 (30 % ) ,P <0 0 5 ;与VEGF C阴性组 (2 4 4±2 1 )比较 ,VEGF C阳性组淋巴管密度 (2 9 6± 3 0 )明显增高 ,P <0 0 5 ,而微血管密度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与淋巴结阴性组比较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 (31 6± 2 1 )、微血管密度 (4 0 2± 2 3)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5。结论VEGF C主要通过调节胃癌组织微淋巴管的生成而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 ;微淋巴管密度与微血管密度均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早期胃癌血管增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早期胃癌VEGF家族的表达及肿瘤血管计数,并将其家族表达与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EGF家族的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A和C的表达与胃壁静脉浸润、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浸润阳性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中,VEGF-A和C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VEGF-C表达阳性肿瘤多位于黏膜下(P<0.05)。VEGF-A、B、C与微血管计数有关,阳性表达肿瘤内血管计数明显增多(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C表达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对肿瘤组织进行VEGF-C的检测有助早期胃癌术式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VEGF-C及VEGFR-3与NSCLC淋巴转移间的关系,为了解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NSCLC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NSCLC中VEGF-C和VEGFR-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二者在Ⅲ期NSCL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VEGF-C及VEGFR-3在NSCLC中高表达,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7例胆管癌、40例近癌的非癌胆管及15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VEGF-C的表达和D2-40标记的MLVD。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近癌的非癌胆管和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胆管癌和近癌的非癌胆管组织中MLVD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VEGF-C的表达以及MLVD与胆管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MLVD还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VEGF-C阳性胆管癌组织MLVD明显大于其阴性胆管癌组织(P<0.05),且VEFG-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615,P<0.05);VEFG-C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其阳性表达患者,复发者胆管癌组织中的MLVD明显高于无复发者(P<0.05),且MLVD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r=-0.542,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和MLVD与管癌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VEGF-C可能是预测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原发性胃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检测CXCR4和CD133蛋白;选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CXCR4和CD133 mRNA与蛋白表达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XCR4和CD133分子均定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极少数CXCR4位于细胞核内。胃癌组织中CXCR4和CD133表达阳性率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均P<0.05);CXCR4和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1,P=0.038);N1组CXCR4蛋白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23),而低于N2+N3组(P=0.008),N1组和N2+N3组CD133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4,P=0.01),但N1组与N2+N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淋巴管浸润组中的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均高于淋巴管无浸润组(P<0.05);在淋巴转移患者中,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与转移淋巴结数(r=0.480,r=0.426)及转移性淋巴结比率(r=0.502,r=0.489)呈正相关。结论: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其联合表达与转移淋巴结比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呈正相关,推测胃癌CD133阳性细胞亚群可能在CXCR4介导下更易导致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ROX-1及Ki-67在胆管癌中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伴淋巴结转移29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癌组织与23例胆管良性病变患者胆管组织中PROX-1及Ki-67的表达,分析PROX-1及Ki-67的表达与胆管癌淋巴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PROX-1与Ki-6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良性病变胆管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胆管癌组织、伴淋巴结转移胆管组织中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胆管癌组织中PROX-1与Ki-67表达正相关(r=0.831,P<0.05)。 结论:PROX-1与Ki-67的高表达与胆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量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cadherin及Slug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82例胃癌患者瘤组织E-cadherin及Slug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E-cadherin保留表达率为47.6%,Slug阳性表达率为39.0%。E-cadherin的表达率差异与患者的N分期有关,Slug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与患者的性别、T分期及N分期有关(均P<0.05);在E-cadherin表达保留组,Slug的表达与N分期、M分期、静脉侵袭、血行性转移和腹膜复发有关,而在E-cadherin表达降低组,Slug的表达与T分期有关(均P<0.05);E-cadherin表达保留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E-cadherin表达降低患者(79.5% vs. 60.5%),Slug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Slug阴性患者(59.4% vs. 74.0%)(均P<0.05);E-cadherin表达保留组中,Slug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48.4% vs. 87.5%)(P<0.05),而E-cadherin表达降低组中,Slug阳性及阴性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58.3% vs. 68.4%)(P>0.05)。结论:E-cadherin及Slug的表达主要与胃癌TNM分期有关;E-cadherin表达保留的患者中Slug的阳性表达对不良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对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n FH  Zhan WH  He YL  Li YM  Zheng ZQ  Peng JS  Cai SR  Ma JP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58-106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关系。方法1994年4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胃癌组织石蜡标本,按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用VEGF—C、VEGFR-3单克隆抗体DAB法免疫组化染色,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二分变量回归和Cox回归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88例胃癌中,无淋巴结转移者[N(-)组]9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N(+)组]97例,N(-)组VEGF—C、VEGFR-3阳性率低于N(+)组。在N(-)组与N(+)组、VEGF—C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平均淋巴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和VEGFR-3表达阳性和阴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VEGF—C、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影响胃癌患者预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可预测淋巴结转移,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mutp53)和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3(免疫组化检测到的p53主要为mutp53)与Nampt的表达,分析mutp53与Namp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胃癌组织中mutp53与Nampt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均P<0.05);mutp53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而Nampt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胃癌组织中,p53表达与Nampt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82,P<0.05)。p53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且在p53阳性表达患者中,Nampt同时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Nampt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mutp53与Nampt的表达均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且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cadherin(E-cad)在胃癌原发灶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E-cad在10例正常胃组织和68例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情况,对胃癌标本行系统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胃组织均显示清楚的细胞膜染色,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2.9%(36/68)和63.2%(24/38)(P>0.05),均和正常胃组织有显性差异(P<0.01),E-cad异常表达率与胃癌类型无关(P>0.05)和PTNM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E-cad基因为一肿瘤抑制基因,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外科手术切除294例EGC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本组294例EGC[黏膜内癌(M癌)129例、黏膜下层癌(SM癌)165例]中,M癌、SM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18.2%。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类有明显的关系(P<0.05),其中M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未分化型癌(8.6%)及陷凹型癌(6.3%)中,而SM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肉眼分型则无明显的关系。结论EGC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有明显的关系。对于EGC的手术要考虑癌灶的形态、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