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时间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障碍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复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2.6%);治疗后2组卒中量表计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活动能力计分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量表计分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113-31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FMA、ADL、NIHSS、HAMD-17、QLQ-C3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FMA评分、ADL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34例,综合护理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实施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中基本痊愈21例占61.76%,显效4例占11.77%,有效3例占8.82%,总有效率达82.35%;综合护理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护理后NIHSS评分较本组护理前明显降低,且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相比亦明显降低;护理后,2组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综合护理组护理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赵允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88-8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脑卒中患者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方法。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组(n=118)及对照组(n=89),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使用Fugl-Meyer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7 d(T1)、治疗后14 d (T2)、治疗后21 d(T3)及治疗后60 d(T4)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变情况;使用Batrhel指数(BI)比较两组患者 T0、T3及T4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T2时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T1、T2、T3、T4时期两组患者FM A评分较 T0时期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期两组患者BI评分较T0时期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痊愈0例,显效26例,有效53例,总有效率66.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4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并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在减轻患者残疾程度、保证其自理能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芬 《护理研究》2007,21(6):1617-1618
脑血管疾病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引起残废的第3大类疾病,而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病人总数的60%~70%,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为脑梗死和脑栓塞。此病往往静态下起病,大多数病人常在起病18h以后来院就诊。为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护理效果,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即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 积分和HAMD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2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急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改良Ashworth评分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与护理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但护理后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干预组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特点与早期康复干预的标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功能障碍的特点,确定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标准和临床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2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表现和缺损进行检查和记录,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简式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焦虑抑郁联合评定量表等进行评定。早期康复干预标准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GCS>8。对和量表评定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有93.6%符合早期康复干扰的标准,存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吞咽和情绪等方面缺陷的表现,大多数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简式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重度障碍,近半数患者MMSE评分显示痴呆。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以功能性运动和日常生活自理功能障碍为主,合并多种残疾为特点,医疗康复残疾水平处在完全依赖的状态。临床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GCS>8为早期康复干预的指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中风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神志清醒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一般护理,脑水肿高峰期过后进行各项功能训练;干预组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发病48 h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体位的管理,良肢位的摆放,协助肢体被动或主动运动,语言功能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语言能力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康复组患者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治疗4周后肢体功能按Fugl-Meyer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及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2.15±3.31),(17.65±5.47)和(51.79±7.2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26±3.82),(26.30±4.63)和(40.52±3.91)分.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及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12例分为康复治疗组58例与常规治疗组54例.康复治疗组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及吞咽功能训练;常规治疗组未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而是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结果 康复治疗组吞咽困难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显著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征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调查,根据中医症候诊断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不同中医征候患者心理问题表现不同,"实证"和"虚证"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方面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征候虚实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精心的急性期护理、中医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定期电话回访等一系列的卒中单元管理.结果:80例患者中49例(61.25%)肢体恢复良好,无语言障碍,能参加一般工作;16例(20.00%)肢体轻度无力,生活能自理;12例(15.00%)在家人的帮助下基本能自理;2例(2.50%)复发后呈去大脑皮层状态;1例(1.25%)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Cys-C、MMP-9水平.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上、下肢FMA评分升高,AROM增大,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FIM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Cys-C及MMP-9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慢性肾脏疾病进行血液透析并出现皮肤瘙痒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皮肤透析辅助治疗,在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积分,血磷、甲状旁腺素的水平变化,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的慢性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降低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素的水平,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各50例。对照治疗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治疗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D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预后较好,但治疗费用相比常规治疗高,临床上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时,应同时关注运用效果和治疗费用,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