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动因有5个方面:对改造中国社会抱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内在动因;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直接动因;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根本动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的思想动因;重视研读“无字之书”,主张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又一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实践探索,经历了效率与公平相分离、“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和“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等阶段。“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所要求的两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区分真假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条件,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新、旧冲突跌宕的近代中国,陈独秀十分敏锐地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封建社会,不仅仅是广纳西方“民主”与“科学”的问题,更首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那些陈规陋习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蕴藏着一种充满生机、饱含青春活力和不断创新的“少年精神”。在今天,要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这种“少年精神”。  相似文献   

5.
按照伊斯兰教教义,“天园”是最接近真主的地方,也是永久享受世俗幸福的地方。所谓“天园理想”即是穆斯林对“天园”的向往,它是伊斯兰教与世俗生活的重要纽带。“天园理想”首先涉及对生存环境的营造和对生活物品的制造,它在造物艺术方面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远离伊斯兰教原创地的国度,“天园理想”也明显地表现于穆斯林造物艺术之中,主要表现在穆斯林绿化、纺织品、雕刻、彩画和釉面砖等门类。各种手工艺通常以华美但不乏宗教格律感的纹样,展现出“天园理想”。  相似文献   

6.
对德国学校体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知德国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注重项目的拓展,注重个人行为能力的培养,注重体验和参与。其教学形式以俱乐部为主,主要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对中国现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使之真正实现“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改造伊拉克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用改造德国和日本的模式,通过在“大中东”实行一系列外交、文化、经济改革,以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观和政治制度改造伊拉克,遏制、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进而改造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置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于不顾,一厢情愿地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民主理想改变阿拉伯世界,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民主社会”转变,结果造成灾难性的“水土不服”:伊拉克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反美运动,恐怖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秩序混乱,伊拉克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周恩来形成了深刻的反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强调要利用一切可能,广泛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同情与支持,以扩大抗日统一战线;注重利用国际社会遏制蒋介石的反共活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欢迎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强调接受援助要以自力更生为前提;坚持国际交往中的“民族立场”,反对国际势力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上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无讼”的法文化传统始于儒家的社会理想,是所谓“以德去刑”之极端;随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法治精神的东渐与公民意识在中国的成长,特别是近两年不断曝光的民事大案,“无讼”传统受到了猛烈冲击;公民的诉讼权要求促使这一传统观念的内核发生裂变;而当前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为“无讼”传统的延续带来一线转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蕴藏着一种充满生机、饱含青春活力和不断创新的“少年精神”。在今天 ,要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这种“少年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进步》2009,(12):38-3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近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指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将转向“消费率提升”、“城市化加速”、“服务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深化”等方面。我国在注重转型调整的同时,要防止急于求成的思想,在增长模式的转变中需要注重五大动态平衡:(1)在需求结构转型过程中必须注重总需求三驾马车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陈白沙之“自然”不仅是为学宗旨,更与他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境界有对应与与契合关系,成为安顿心灵的人生理想状态。作为精神慰藉与超越,这一乌托邦式“自然”人生理想与体验自由的审美情感本质暗通,遂升华为一种“鸢飞鱼跃”的诗学境界,这一转变的认识论前提是天道自然论与“物我为一”的生命同一论,从而在方法论意义上展现了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管理哲学研究从起步到现在,开始对中国古典书籍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中国管理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并在中国文化下进行了企业成功管理实践的创新。西方管理阐述的重点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问题。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一是注重国家整体利益;二是注重“修己”“安人”。西方文化其实是一种崇尚科学的“工具理性”文化,中国古代的东方管理之道,将其从政治层面成功地转移到经济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性化”是管理的至高境界,是新理念、新思维,其管理的宗旨就是“仁治”,要求所有者以及经营者施“仁政”于国家、社会和民众。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继承了“以义为先”的思想来追逐利益,不取不义之财,注重长远效益,做到义利兼得。将中国文化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在企业与公众的平衡点上寻求发展,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理想观、群众利益观和理论创新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在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下,“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理念既扼杀后代的成长个性,又弱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泯灭了他们慎独自律的品质。“望子成龙”教育理念内涵的矛盾冲突和客观社会条件、教育环境的制约决定了子女“成龙”的不可能性。由“望子成龙”向“望子成才”的观念转变,虽是一字之差的伦理辩证,但由于其在表达的内容上更加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而在思想认识层面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教育的诸多困境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各种哲学渊源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其“差等观”深刻地体现于家庭(族)生活、社会生活、政治和法律生活等方面的理论当中,对中国古代的法思想影响至深.在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应当对传统的“差等观”加以扬弃改造,批判继承,在全社会树立现代的、注入自由平等观的“差等观”.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落后实质上是文化的保守与落后。“以文化救中国”是瞿秋白一生不变的自觉与追求。着眼于中国文化的“改造”和“重兴”。瞿秋白对东西文化都作出了深刻犀利的批判,对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建进行了许多拓荒性的探索,创造了许多令人景仰的文化奇迹。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注重和依赖个人“关系”开展经济交易和维系社会交往。中国式“关系”一般是指基于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通过获取资源的相互责任、持续的合作和互惠来维系合作伙伴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心里,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同样,在中国这个大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在工作交往过程中依然通过“关系”在办事,所以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式“关系”对渠道沟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在他力主发展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0.
建设法治国家不仅仅是制定和执行各种各样配套的法律,而且也包括更新或重建我们民族的法伦理。亲属法伦理“爱有差等”及义务本位性,与“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现代法治精神相冲突。亲属法伦理重视亲情、讲求人性则与强调人本、人道的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必须对亲属法伦理进行改造和批判继承,把法治理想转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情感认同,这是实现最高层次的法律秩序——法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