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测速中的电枢电流高频分量提取问题,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获得的固有模态函数的局部频率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特点,构造了具有良好自适应能力的时空滤波器,并将其应用于电枢电流的消噪和高频分量提取.和采用小波阈值消噪、滤波、重构的方法相比,时空滤波器方法不仅能在直流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很好地提取高频分量,而且稳态时提取的高频分量也更平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玲芝 《防爆电机》2011,46(4):27-29
简述了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及要求,并介绍了并励直流电动机的简化模型及特点.给出了并励直流电动机起动线路常见的两种接法,并对电路中的参数电枢电流和励磁磁通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前一种起动线路中电枢电流和励磁磁通比后一种起动线路中电枢电流和励磁磁通都要大,从而有较大的电磁转矩,有利于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动机间接测速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第二代小波变换原理,在提升格式的框架下,对采集的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进行消噪、滤波与重构,提取了高频的换向电流;然后,对换向电流进行第二代小波包分解,利用小波包良好的时-频定位特性间接得到直流电动机空载起动时的转速曲线,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电世界》2014,(3):56-56
1.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带负载后电流增大的原理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交流电动机带负载后电流增大是由转子电流磁场对定子励磁磁场去磁引起的,而直流电动机带负载后电流增大是由电枢反电动势与电枢端电压不平衡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钟仁人 《微电机》1998,31(2):51-54,59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流取样钟仁人(西安微电机研究所710077)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有重要意义,由于其正比于轴上转矩,往往作为电动机转矩的代表。无论对指示、控制,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枢电流流过绕组与电路器件会发热,因此它又是电机与装置安全运行的重...  相似文献   

6.
ZD系列永磁直流电动机在高速运行时,电枢两支路处于不对称状态,两支路的电流不平衡。文章分析了两支路电流的关系,介绍了电枢电流的计算方法,并附有实例。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的直流电机换向电流分析新方法。首先,运用LMD将起动时的电枢电流分解成系列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与剩余分量之和;其次,定义了相邻PF相关系数这一概念,并据此确定组成换向电流和直流成分的PF阶数;最后,对换向电流进行基于LMD的能量谱分析,可获取换向电流的能量-时间-频率的三维关系图。相关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熊绍志 《微特电机》2006,34(7):46-46
直流电动机在运行中,电枢绕组中各个槽内元件(导体)的电流方向,是随着电枢的旋转而不断变化的,这种电枢绕组电流改变方向的过程,称为换向。而实现其中电流改变方向的部件称为换向器。根据国家标准,将电机的换向火花大小分成五个等级。对连续工作的直流电动机,其换向火花一般不应超过3/2级,因换向火花过大,可能将电刷烧焦,灼伤换向器,使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行;另外,也会使电动机产生较大电磁噪声,成为电子设备的干扰源。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工作在PWM控制模式时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流的分析计算,区分了母线电流和电枢相电流的不同,指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应主要依据电枢相电流,并提出一种PWM控制方式下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的方法。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的准确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阐述直流电动机的自控变频运行机制,磁极d轴的检测是电枢电流相位自控的先决条件,磁极位置检测器件或方式的改革演变可视为直流电动机向无换向器化发展的标志。无换向器电动机是直流电动机向无换向器化发展的起步,继而开发正弦交流电机本体的自控变频电动机系统,包括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今后更可借助计算机控制技术来检测磁极d轴的位置和转速,实现电枢电流或电压的相位自控,推动直流电动机无换向器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然而,发展的归宿不是同步电动机而是广义的直流电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