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Planning》2017,(5)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区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30公斤,亩追尿素15公斤,4月24日播种,5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7)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种子管理站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正>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1供试作物玉米,品种鑫鑫一号。1.2防治对象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Hubern)1.3试验药剂100亿/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二、试验设计和方法1.试验场所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林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  相似文献   

4.
美国每年因地栖白蚁危害损失和防治的费用约20亿美元,家白蚁是地栖白蚁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之一。近年来,常规化学防治的缺点促使政策制订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评价地栖白蚁,特别是家白蚁生物防治的前景,即确定捕食性、拟寄生性天敌和病原物控制白蚁种群数量的潜力。蚂蚁是白蚁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在世界某些地区对白蚁种群可以发挥相当大的局部控制作用。白蚁有一些巳知的拟寄生物.但他们对白蚁种群数量的调节作用似乎不大。地栖白蚁的种群特征,如防卫措施、巢位于地下(如家白蚁巢的模数和分散特征)等很可能限制捕食性和拟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因此用这些天敌防治地栖白蚁的潜力似乎不大。由于多种原因,病原生物(如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线虫及多种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希望也不大。然而研究表明,两种研究较多的内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用于引诱防治时,至少对某些地栖白蚁巳获得有希望的效果,虽然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的成功使用受到许多真菌自身特点的限制,还有需解决的逻辑问题。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生物防治领域,近期研究表明一些天然产物,如蚂蚁信息化学物质和真菌代谢产物(含铁小体)以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如果研制出稳定的剂型,最终可作为驱避剂或杀虫剂,通过处理木质材料和土壤防治白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4)
为研究放线菌对海水养殖病原弧菌(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抑制效果,从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is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FH),并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以抑菌活性为导向对放线菌FH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测量发酵沉淀菌丝体干质量,获得了FH菌株生长曲线,同时研究了发酵产物保存温度及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FH发酵产物在灭菌海水中对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FH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0~15 h为适应期,15~72 h为指数生长期,72~120 h为稳定期,120 h后为衰亡期;抑制弧菌效果试验显示,FH菌株发酵正交试验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5℃、p H 7.5、装液量30m L(250 m L三角瓶);在正交试验最优条件下,FH菌株发酵培养72 h获得的粗提物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效果最好;FH菌株发酵粗提物在4℃和-20℃下保存60 d和在室温保存7 d,其抑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00 m L灭菌海水中,FH菌株发酵产物2 m L可有效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繁殖。研究表明,海绵放线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海水养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为研究放线菌对海水养殖病原弧菌(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抑制效果,从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is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FH),并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以抑菌活性为导向对放线菌FH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测量发酵沉淀菌丝体干质量,获得了FH菌株生长曲线,同时研究了发酵产物保存温度及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FH发酵产物在灭菌海水中对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FH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015 h为适应期,1515 h为适应期,1572 h为指数生长期,7272 h为指数生长期,72120 h为稳定期,120 h后为衰亡期;抑制弧菌效果试验显示,FH菌株发酵正交试验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5℃、p H 7.5、装液量30m L(250 m L三角瓶);在正交试验最优条件下,FH菌株发酵培养72 h获得的粗提物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效果最好;FH菌株发酵粗提物在4℃和-20℃下保存60 d和在室温保存7 d,其抑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00 m L灭菌海水中,FH菌株发酵产物2 m L可有效抑制哈维弧菌和灿烂弧菌的繁殖。研究表明,海绵放线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海水养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2)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生孢子在侵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先前研究表明同源异型盒(Homeobox)转录因子FgHtf1特异调控分生孢子的产生。为明确其调控产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RNA-Seq),对ΔFghtf1突变体菌株和野生型PH-1菌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其中591个基因转录上调,549个基因下调。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预测并聚类分析发现:上下调基因中分别有约30%和22%参与新陈代谢和能量转运。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0个基因的表达,验证了RNA-Seq的结果是可靠的。运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明显下调的基因FGSG_10565和FGSG_07629,表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ΔFGSG_10565和ΔFGSG_07629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不变,说明两个基因的表达受FgHtf1调控,但功能上不直接参与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5)
采用PDA、YPD、MEA培养基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体表、肠道和呼吸树分离出23株酵母菌,使用玻璃珠破碎方法提取其DNA,然后用酵母菌通用引物NL-1/NL-4从DNA中成功扩增出26S rDNA片段,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将各菌株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从Blast比对结果中取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用Mega 4.0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从大连柏岚子海域刺参中分离出的菌株分别属于红酵母属、梅奇酵母属和丝孢酵母属,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域刺参中分离出的菌株分别属于红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德巴利氏酵母属、有孢汉逊酵母属和毕赤酵母属;以8株刺参病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的拮抗活性进行测定,获得拮抗酵母菌17株,占总测试菌株的73.9%,从刺参机体的体表、肠道和呼吸树可以筛选出不同得率的活性菌株,其抗菌谱和活性强度各不相同,其中C11菌株的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从肠道分离出的拮抗菌C11、C14和C21菌株的胞外产物经硫酸铵沉淀后也具有抗菌活性,C14菌株胞外产物经65%硫酸铵沉淀获得的粗提物对热和蛋白酶K敏感,表明其拮抗物质为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川渝地区废弃钻井液成分复杂、污染危害大的特点,提出利用微生物法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方法。通过菌株分离、菌株筛选、菌株对废弃钻井液的降解利用实验筛选出8株降解菌株,进行了废弃钻井液的降解利用情况研究,表明筛选出的降解菌株均能够以废弃钻井液为唯一碳源,具备了快速分解废弃钻井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异养硝化菌Burkholderia sp.YX02为目标物,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对菌株进行包埋固定化,考察包埋固定化异养硝化菌Burkholderia sp.YX02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处理氨氮有机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包埋固定化异养硝化菌Burkholderia sp.YX02强化处理氨氮有机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温度为25℃、p H值为7.0、C/N值为10、包埋球量为80 g/L,在此条件下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0.7%、82.4%,其中包埋球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的进水流量和氨氮浓度条件下,与直接投加菌株强化相比,菌株经包埋固定化后不仅能显著提高反应器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而且还能提高反应器抗氨氮负荷和有机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
利用MRS培养基从酸奶中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用经典分离法对所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系统的细菌学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乳酸菌属。对其进行生长曲线、pH及酸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分离乳酸菌的对数生长期为18 h;培养以后pH下降达到稳定;酸度较高的产酸时间为前18 h。该菌株生长速度快,产酸量高,适合作为发酵饲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5)
对2006—2011年从广西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中分离的链球菌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二重PCR鉴定,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对经鉴定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临床菌株进行生化特性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经鉴定共有22株临床分离菌株为海豚链球菌;RAPD分析发现,所有菌株的电泳结果均在75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且带型相同;结合Bachrach的研究结果,推测本试验中所分离的22株海豚链球菌的血清型均为Ⅰ型。本研究结果可为防治鱼类海豚链球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2)
为探究大连市龙王塘和铁山增养殖海域养殖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孢子体出现溃烂的原因,利用细菌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海域养殖裙带菜溃烂的孢子体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优势菌株(编号分别为LH43和LQ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株能够使裙带菜孢子体出现溃烂并分解藻体,且与自然发病相似,LH43较LQ2菌株致病性明显。结果表明:通过对两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及比对发现,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arctica细菌的一致性为99%,LQ2菌株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aquimaris细菌的一致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LH43菌株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聚为一支,LQ2菌株与嗜冷杆菌聚为一支;利用生化试验对两菌株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经比对分别与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吻合;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分析显示,LH43和LQ2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5~10℃,两菌株代谢产生的胞外产物褐藻酸裂解酶均在15℃时酶活力最高;药敏试验显示,LH43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罗沙星及链霉素高度敏感,LQ2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高度敏感。研究表明,裙带菜溃烂病的发生是北极假交替单胞菌和嗜冷杆菌在不良环境与菌株产生的褐藻酸裂解酶共同导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0):51-52
从传统中药温莪术根部分离出一株活性内生真菌EZG0807,采用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PCR扩增该菌ITS区域并在NCBI中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是一种兼性内生真菌,既是植物和昆虫病害的病原体,又能作为内生真菌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活性菌株EZG0807,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该菌除对半乳糖和(NH4)2SO4利用度较差外,能利用多种常见的培养基;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菌株生长pH范围为4.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菌株生长pH范围为4.010.0,最适pH为7。根据菌株EZG0807的生长特性及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经响应面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72℃,初始pH值6.76,发酵时间10.02 d,测得其发酵液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5.6 mm,比优化前提高24.9%。熟悉该菌株的生长培养条件和营养需求,可为后续研究其代谢产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菌株Pseudomonas sp.BN5在有氧条件下,以特征污染物间甲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利用NO-3-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了反硝化特性研究,研究发现,菌株Pseudomonas sp.BN5降解间甲酚的能力可达360 mg/L,在间甲酚初始浓度为360 mg/L时,菌株培养78 h后NO-3-N去除率达到87.8%,在降解过程中亚硝酸积累,随后被还原。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2)
目的:探讨清香木内生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对新鲜清香木的茎和根部位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经显微鉴定菌株分别为木霉属、镰孢属和假丝酵母属,然后将菌株的发酵液用多孔酶标板法进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检测。结果:茎皮部的PZ-6-2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PZ-4次之;根皮部的QZ-1抑制活性也较强。结论:清香木内生菌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单头饲养的台湾乳白蚁对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群体饲养的台湾乳白蚁则对其有很高的抗性。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昆虫病原真菌的孢子在白蚁表皮的附着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于金龟子绿僵菌,布氏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孢子能更加有效地侵入台湾乳白蚁的表皮。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自吮舐行为并不能有效的移除白蚁表皮的孢子,但是相互的吮舐可以有效的移除同伴体表的孢子。移除速率的统计分析表明,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比玫烟色拟青霉的孢子能更加迅速地从昆虫体表被移除。  相似文献   

18.
从处理高浓度蛋白质废水的BAF反应器中经富集分离出一株能以KNO3为唯一氮源生长的好氧反硝化菌N1。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法及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该菌株进行研究,并与已知种和相关种的菌株进行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菌株N1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 strain CIP 104883)的同源性为99.2%,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属于假单胞菌属,蒙氏假单胞菌。好氧反硝化菌株N1的序列已向GenBank提交并得到登录号为HQ840771。关于蒙氏假单胞菌的反硝化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此研究对于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环境中的氮污染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圆钢管焊接空心球节点受压破坏机理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球体钢材屈服强度的角度对受压破坏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弹塑性线性强化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有限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利用弧长法对受压球节点进行了全过程受力分析。系统研究了受压球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破坏机理,节点因材料屈服形成塑性环铰而无法继续承载,材料屈服强度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破坏控制截面的概念,剪应力是破坏截面的控制应力。采用Q235B和Q345B材质的4组8个典型球节点试件的对比性破坏试验研究,直观了解节点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冲切模型对受压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1):23-29
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氧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此过程会生成NADH或NADPH。对高山被孢霉中的MTHF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可进一步阐明脂质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的来源。首先对MTHFD序列进行分析,并以p ET28a(+)质粒为载体构建了MTHFD的表达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利用Ni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采用比色法分析酶反应产物,表明纯化蛋白质具有MTHFD活性。高山被孢霉MTHFD对NAD~+和NADP~+均具有催化能力,但更偏好于将NADP~+转化为NADPH。最后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发酵培养,发现MTHFD的转录水平在脂质开始积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调,表明MTHFD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可能是脂质合成所需NADPH的关键来源。这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使之成为高产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