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镇宁县吸毒者艾滋病的感染、传播和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县戒毒所所有戒毒者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76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63例[13.24%];不同年龄组间的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吸毒者406人,检出HIV阳性59例,感染率为14.53%,口吸吸毒者70人,检出HIV阳性4例,感染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宁县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13.24%),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评价对本地吸毒人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2年新进入珠海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06—2012年珠海市哨点共监测吸毒者2 707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7例,阳性率为2.11%;阳性率从2006年的5.37%(24/44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0.49%(2/407)(P<0.01)。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3.99%(47/1 178),非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65%(10/1 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0.7%(44/411),无共用针具的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39%(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707名吸毒者中发生商业性行为813人,占30.0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224人,安全套使用率为27.55%。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34%(1 397/1 637)。结论近年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下降,但共用针具吸毒和商业性行为等感染HIV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在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应进一步扩大针对该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张虎 《职业与健康》2009,25(4):411-412
目的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吸毒者艾滋病的感染、传播和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县戒毒所所有戒毒者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76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63例,占3.24%;不同年龄组间的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吸毒者406人,检出HIV阳性59例,感染率为14.53%;口吸吸毒者70人,检出HIV阳性4例,感染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宁县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CDC门诊VCT人群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加VCT者2 95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99例,阳性检出率为10.13%;女性检出率(13.8%)高于男性(9.1%)(P<0.01),外地人口检出率(14.0%)高于本地人口(4.1%)(P<0.01),离婚/丧偶者检出率(24.3%)高于已婚(10.0%)和未婚者(9.6%)(P<0.01);小学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以及5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次及以上检测(复诊)者检出率(38.6%)高于初次检测(初诊)者(2.4%)(P<0.01)。HIV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5.55%。结论本次调查的VCT人群中以外地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及复诊者为HIV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口岸地区吸毒者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传播和流行状况,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141例吸毒者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141例吸毒者HIV抗体检测为阴性,梅毒检出阳性16例(11.4%,16/141),其中女性检查35人,梅毒阳性13例(37.1%,13/35),男性检查106人,梅毒检出3例(2.8%,3/106),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0.79,P<0.01),13例女性梅毒阳性者中未婚女青年占11例(84.6%),分析了梅毒检出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吸毒方式以及婚外性生活史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 468名中山市吸毒者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2 468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吸毒人员的不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危险度的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采用WB法确认,并对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46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85人,阳性率3.44%。吸毒行为中单纯口吸吸毒者占31.7%(783/2 468),有5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0.64%(5/783);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8.3%(1 685/2 468),有80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5%(80/1 685),经χ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4,P<0.001);1 685名静脉注射吸毒者有701名有共用注射针具史,共用针具史占41.6%,有67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9.56%,984名无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有13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2%,经χ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61.411,P<0.001);而单纯口吸吸毒者与不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HIV感染情况比较,经χ2检验,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2.015,P=0.156>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某口岸地区,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141例吸毒者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141例吸毒者HIV抗体检测为阴性.梅毒检出阳性16例(11.4%);其中检查女性35人,梅毒阳性13例(37.1%);检查男性106人,梅毒检出3例(2.8%),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0.79,P<0.01).13例女性梅毒阳性者中未婚女青年占11例(84.6%),作者分析了梅毒检出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吸毒方式以及婚外性生活史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海燕  苗海英  冯雪  樊于生  王亚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684+2849-F0002,F000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吸毒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行为。方法对252名吸毒者进行血清学监测,并进行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52名吸毒人员HIV的感染率为18.7%,维吾尔族吸毒者HIV阳性率高于其他民族(χ2=10.64,P0.01),共用注射器的注射吸毒人员HIV阳性率(48.7%)高于非共针人员(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7,P0.01)。结论水磨沟区应加强吸毒者的宣传和干预的力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经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916人,单纯口鼻吸毒者536人,占58.51%;注射吸毒380人,占41.49%。确诊梅毒现患病例82例,感染率为8.95%,HCV抗体阳性262例,阳性率28.60%,无艾滋病确证病例。注射吸毒与非注射吸毒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HCV感染率高于初中以上学历吸毒者(χ2=7.70,P0.01)。结论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应采取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河南、新疆地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相关慢性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感染状况。方法收集3个地区HIV/AIDS相关慢性腹泻患者粪便,采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集卵,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同时检测患者血液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253例HIV/AIDS相关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有32例为隐孢子虫阳性,感染率为12.6%。北京、河南、新疆地区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97%(4/67)、16.1%(24/149)和10.8%(4/3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1,P<0.05)。男性和女性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1.2%( 16/1 43)和14.5%(16/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4,P>0.05);城市和农村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5%(7/104)和16.8%(25/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6,P<0.05);夏秋季与其他季节的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4.0%(30/214)和5.1%(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处于HIV感染无症状期、有症状期、艾滋病期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0/7)、21.3%(19/89)、8.3%( 1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2,P<0.01);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cell/μl)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有差异,<200为20.4% (20/98),200~499为9.23%(12/130),≥500为0%( 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3,P<0.01)。艾滋病中晚期慢性腹泻患者,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μl的患者其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3个地区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与性别无关;患者来自农村地区、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疾病为中晚期患者易发生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