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应变幅与应变速率在形变加速腐蚀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富  李劲 《金属学报》1994,30(5):B213-B217
采用应变电极技术研究了应变幅,应变速率与外加电位对形变中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影响,选用的体系为工业纯Fe-3.5%NaCl水溶液和A537钢-3.5%NaCl+1%NaNO2水溶液,结果表明,塑性变形对阳极过程的加速作用大于对阴极过程的加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自腐蚀电位附近,在强阳极与强阴极极化区,由于强的分反应驱动力,单个反应的电流增大,导致了形变电流的增加相对不重要,活化体系的金属溶解电流  相似文献   

2.
王俭秋  李劲  柯伟 《金属学报》1996,32(7):730-734
研究了A537低合金钢在3.5%NaCl活化体系的低周腐蚀疲劳近表面的微观位错行为,特别是在不同的极化电位条件的位错结构.结果表明,在A537/3.5%NaCl活化体系中,当样品在相同应变幅条件加载直至断裂后,近表面的位错结构在-580mV阳极极化和-1200mV强阴极极化条件,均为墙结构;而在-800mV阴极保护条件下,为胞结构.  相似文献   

3.
王俭秋  李劲  柯伟 《金属学报》1996,32(6):611-616
利用三电极技术研究了A537低合金钢在3.5%NaCl活化体系中的低周腐蚀疲劳的裂纹萌生行为.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越小,或者应变幅越大,裂纹萌生寿命越短;阳极极化和强阴极极化可以大大缩短裂纹萌生寿命,阴极保护条件下的裂纹萌生寿命与空气中的相似.裂纹主要在软的铁素体内萌生,然后穿过珠光体连接.剧烈的阳极溶解破坏了表面形变形貌,阴极析氢导致表面产生许多小裂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三电极技术研究了超高纯铁素体不锈钢Fe-26Cr-1Mo在3.5%NaCl水溶液转化体系中,低周腐蚀疲劳的裂纹萌生行为.在静态点蚀电位以下,形变诱发点蚀出现,但是点蚀在本文的研究体系不是导致裂纹萌生的原因.在低应变速率下,裂纹沿晶内的驻留滑移带萌生,且沿滑移带的电化学溶解加快了裂纹萌生.在高应变速率下,裂纹在晶界萌生,且沿晶界有点蚀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溶解加速了裂纹萌生,点蚀在此钝化体系中不是裂纹萌生的机制.应变速率影响裂纹萌生方式.  相似文献   

5.
NaNO2对A537钢在盐水中腐蚀疲劳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平板及单边裂纹试样研究了1%NaNO2对A537钢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疲劳寿命与裂纹扩展的缓蚀作用,并在不同应变速率与外加电位下研究了相应体系圆柱形应变电极的电化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NaNO2对裂纹萌生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腐蚀疲劳寿命.即使在阴极极化条件下,动态应变的一定阶段仍可有较大的阳极溶解电流密度,这显示了NaNO2对裂纹扩展过程作用的复杂性.分析表明,NaNO2存在的情况下,形变引起的附加阳极电流密度除受到形变速率与新表面再钝化速率控制外,还强烈地受到表面滑移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力幅对LY12CZ铝合金腐蚀疲劳应变电流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李劲  韩恩厚  柯伟 《金属学报》2000,36(10):1089-1093
研究了LY12CZ铝合金在应力控制下于3.5%NaCl溶液中恒定电位下,应力幅对腐蚀疲劳(CF)应变电流行为的影响以及应变电流与腐蚀疲劳损伤相对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变电流能反映CF不同阶段的损伤行为,应变电流的波型随CF过程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应变电流的波幅、波峰数及其与应力波的相位差上,不同应力幅下的应变电流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应力幅下,在一个循环周次内,瞬变电流在整个腐蚀疲劳过程中均出现两  相似文献   

7.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外加磁场及Cl^-对铁在中性0.5mol/L Na2SO4 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磁场下铁在含Cl^-的Na2SO4溶液中的阳极极化同线都呈现活化-钝化-过钝化特征,虽然Cl^-会阴碍钝化膜的形成过程,外加磁场使Ep和EF正移并增大imax和imin,使钝化区范围缩小,Cl^-与磁场同时存在时对钝化膜的破坏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细毛  王中光 《金属学报》1999,35(7):707-710
研究了应变幅和加载频率对(123)Cu-16%Al单晶在循环形变中的应变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变幅γp1=5.3×10^-5-2.1×10^-3范围内,循环形变过程中均发生变突发,在γp1=6.4×10^-3时,循环形变中过程中未发生应突变发,讨论了应变幅和加载频率f与应变突发频率n,应变突发量B和应变突变应力降低值D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工业纯铝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测定,分析和研究工业纯铝在3.5%NaCl中的电化学行为和腐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纯铝在3.5%NaCl溶液中阳极极化电位较低时饨化膜完整,用抗呈现单容抗弧特征。E>-0.8V,钝化膜开始局部破坏,EIS图出现感抗弧。分析阳极极化过程阻抗的变化规律可以研究耐蚀性能和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Ni—Cr—P合金镀层在NaCli溶液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镀Ni-Cr-P合金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i-Cr-P镀层与Ni-P镀层的阳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自腐蚀电位正移150mV以上,自腐蚀电流降低近3倍,在钝化区的阳极是约1个数量级,镀层的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定义了流体力学因素对电极反应的作用系数(Ψa和Ψc),并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5% NaCl流动溶液中,随着流速的增大,仅碳钢腐蚀的阴极反应作用系数(Ψc)急剧增大,其腐蚀率也随之增大,流体力学因素主要加速了碳钢腐蚀的阴极反应过程.对介质充氮除氧后,相同流速条件下,只阴极反应作用系数(Ψc)才显著降低; 加入缓蚀剂后,阴、阳极反应作用系数(Ψa,c)的变化都不大.此时,流体力学因素对阴、阳极反应均无显著影响,碳钢腐蚀率基本不随流速而变化.可见,应用流体力学因素对电极反应的作用系数(Ψa,c),可以定量判定流体力学因素对电极反应的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2.
以新型1200 MPa级Ti-35421合金(Ti-3Al-5Mo-4Cr-2Zr-1Fe)为研究对象,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结合原位电化学监测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和阴极保护电位对其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为1.67×10-5mm·s-1时Ti-3542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应力腐蚀敏感性最高,其塑性损失和应力腐蚀指数分别为27.27%和0.273;裂纹尖端钝化膜层在应力和腐蚀的共同作用下钝化保护弱于溶解,导致了应力腐蚀加剧;当外加阴极保护电位为-600mV时Ti-3542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最低,其最佳阴极保护电位范围为-450~-600 mV,降低了阳极共轭反应,从而使其塑性损失和应力腐蚀指数分别降低到1.01%和0.113。  相似文献   

13.
腐蚀疲劳过程中裂尖阳极溶解对裂纹扩展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模拟腐蚀疲劳裂尖介质中,分别用铂丝和40CrNiMo钢为辅助电极测定了在不同拉伸速率下中温回火的40CrNiMo钢的腐蚀电流密度i_(a)与应变速率、塑性应变量的关系,其结果为:利用疲劳裂纹尖端应变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得到腐蚀疲劳裂尖阳极溶解引起的裂纹扩展与△K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温回火的40CrNiMo钢在3.5%NaCl水容液中裂尖阳极溶解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直接贡很小,阳极溶解的主要作用是影响为裂尖断裂区氢致开裂提供氢原子的阴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氢对LC4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断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氢在LC4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断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LC4合金在干燥空气中不发生应力腐蚀断裂,而在潮温空气中发生应力腐蚀断裂,在潮湿空气和阳极极化条件下,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断裂机理是以阳极溶解为主,氢几乎不起作用,在预渗氢或阴极极化条件下,氢脆起主要作用,预渗氢时间延长可加速LC4合金的应力腐蚀断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散斑干涉微区应变测量系统,介绍了工作原理及其在腐蚀疲劳裂尖形变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该方法可测定材料裂尖局部应变场。通过比较A537钢充氢前后裂尖应变场的变化与阳极溶解对纯Cu裂尖应变分布的改变、研究了腐蚀疲劳过程中裂尖材料的化学-力学效应,结果表明:充氢使裂尖应变减小、阳极溶解促进变形  相似文献   

16.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un-buffered NaCl solutions was studied applying linear potential sweep technique to a rotating disk electrode. Current-potential curves were obtained from linear potential sweep at a rate of 1 mV s−1 in solution with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0.02-1 M NaCl and rotation rates in the range 170-370 rad s−1, at 22 °C. Potential sweeps, which were conducted in the potential range −700 to −100 mV/SHE, were started from the cathodic limit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measurement of corrosion under rust-free conditions. Polarization curves were analyzed with a superimposition model developed ad hoc and implemented in a computer program, which enabled determining the corrosion rate and kinetics parameters of the underlying anodic and cathodic sub-processes. The anodic sub-process, dissolution of iron, was well described in terms of a pure charge transfer controlled reaction, while the cathodic sub-process, oxygen reduction on iron, was well described in terms of mixed mass transfer and charge transfer control. Increase of electrode rotation rate increases the limiting current of oxygen reduction, which results in an enhanced corrosion rate of carbon steel. Increase of NaCl concentration has a dual effect: the limiting current of oxygen reduction decreases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NaCl concentration on solution viscosity and the anodic dissolution of iron increase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NaCl on pitting formation. However, this last mechanism predominates and a net increase in carbon steel corrosion rate is observed in this case.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模拟了NaCl对Q235钢早期腐蚀的影响,研究了NaCl含量和浸泡时间对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当NaCl质量分数为3.5%时,Q235钢腐蚀倾向最大,电极表面的反应电阻最小,腐蚀速率最快;Q235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表面反应电阻随浸泡时间变化而出现波动,浸泡24 h后,腐蚀体系的自腐蚀电位最负,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腐蚀速率最快;电极表面的腐蚀产物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腐蚀产物较疏松,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小,很容易脱落而使腐蚀反应加快。  相似文献   

18.
NaCl液滴下304不锈钢表面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丝束电极技术研究NaCl液滴下304不锈钢表面电化学参数分布及其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滴下不锈钢丝束电极表面的腐蚀电位分布和电偶电流分布均呈现空间、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丝束电极表面随机形成局部阴极区和阳极区,而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局部区域的极性发生反转。液滴下电极表面的腐蚀程度和不均匀程度均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在腐蚀12 h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动应变电极技术研究了慢拉伸状态下LY12CZ铝合金在3% NaCl溶液中的力学化学行为,考察了在慢拉伸状态下应变幅和应变速率对LY12CZ在3%NaCl水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和瞬间腐蚀电流的影响规律,并且根据腐蚀电流的变化来阐述力学化学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LY12CZ铝合金在慢拉伸状态下力学化学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应变幅、应变速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