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受力特性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受力特性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个土体单元卸荷或加载。基坑工程现场实测结果反映:在局部时刻,土体加荷和卸载的情况都可能出现。采用考虑时间和位移效应的土压力模型和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反分析方法来分析土体受力特性,是简单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王志广 《四川建材》2008,34(1):111-113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受力特性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个土体单元卸荷或加载。基坑工程现场实测结果反映:在局部时刻,土体加荷和卸载的情况都可能出现。采用考虑时间和位移效应的土压力模型和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反分析方法来分析土体受力特性,是简单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京某基坑工程的土体自身特性及深基坑开挖工程的特点,得出了该基坑的物理模型。针对该基坑的自身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现场监测,通过现场实测资料,分析该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以及基坑自身变形性状的影响。同时,应用ANSYS软件,选取1/4模型,建立了该基坑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全过程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整个基坑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性状。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观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京某基坑工程的土体自身特性及深基坑开挖工程的特点,得出了该基坑的物理模型.针对该基坑的自身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现场监测,通过现场实测资料,分析该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以及基坑自身变形性状的影响.同时,应用ANSYS软件,选取1/4模型,建立了该基坑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全过程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整个基坑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性状.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观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首座明挖地下管廊深基坑开挖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ABAQUS建立土体和支护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基坑开挖每一施工工序的受力变形作出分析,并把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吻合,有限元计算结果是可信的。基坑整体变形由坑内向坑外隆起,且随开挖不断加深变形越大。地表最大沉降未发生在基坑边坡顶部,而是在距离基坑边坡顶部一定位置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单介绍了拉格朗日差分分析法原理及基本方程,通过运用拉格朗日元法对某深基坑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壁土体的变形太小和规律的分析,经过对比现场实测结果,证明运用拉格朗日法预测评价基坑开挖后土体的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情况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基坑的工程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双排毛竹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影响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基坑侧向变形和体系内力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现场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开挖的变形和内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土钉中的内力与其位置有较大的相关性,中上部的土钉受力较大,底部的土钉受力较小;各层土钉轴力是在开挖下一层土体时引起的,并且随着开挖进行,土钉的轴力逐渐增大;双排桩的刚度对基坑的侧向位移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试验,围绕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念,分析了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特性,得出了支护桩与桩侧土体的水平位移随开挖工况而变化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复合土钉支护基坑的工程实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复合土钉支护基坑侧向变形和体系内力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现场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开挖的变形和内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土钉中的内力与其位置有较大的相关性,顶部和底部的土钉受力较小。各层土钉轴力是在开挖下一层土体时引起的,并且随着开挖进行,土钉的轴力逐渐增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土钉设计参数如钉的刚度、水平间距,搅拌桩的刚度等对基坑的侧向位移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不少经验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水平位移,但是目前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以下土体位移场的预测缺乏简单的计算方法,而主要依赖于有限单元法。有限元分析中如何选用合理的参数来准确计算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一直是个难题。在有限单元法的基础上,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基于芝加哥地区实际基坑工程的实测数据,通过反分析方法确定了能够准确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的合理计算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较为准确地计算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总结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衰减规律,并由统一表达式来表示,同时结合围护墙水平变形与墙后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通过二次拟合提出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DIANA有限元软件弹塑性土体模型和摩擦单元,模拟基坑分步开挖桩锚支护体系中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获得了稳定的土体及支护结构位移与受力的变化规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DIANA模型能够为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可靠的计算基础和监测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州珠江新城E2区基坑土钉支护工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广州珠江新城E2区基坑的土钉内力、面层压力、地下水位和土体位移等进行现场测试,较全面的分析了土钉的工作性能,得出了土钉支护受力和变形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长沙五一广场地铁车站基坑为例,采用均匀设计法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以不同施工阶段的坑外实测沉降值为检验指标,在经验范围内反演分析土体的弹性模量,并根据反演结果预测基坑外的最终沉降值。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法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反演分析得到的土体弹性模量值明显优于按经验区间的取值,由此可见,将均匀设计理论、有限元模拟试验、实测数据相结合应用于基坑土体弹性模量的反演和基坑周边的沉降预测是简单、易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非洲马普托大桥南侧锚碇深基坑项目为依托,运用FLAC~(3D)对深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了前期分析,预测了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的变形规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监测方案进行优化并开展基坑施工阶段安全监测,得到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周边土体位移等实测数据。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FLAC~(3D)计算所得墙体最大变形位置及最大位移值与后期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对周边土体沉降最大位置的预测是准确的,表明建模及土体参数取值基本合理,对围护结构整体变形规律及周边土体的位移场规律预分析模拟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FLAC在复合土钉支护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丽影  杨斌 《建筑科学》2005,21(6):95-100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以其施工便捷、经济和支护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当前的基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运用FLAC程序对该工程的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主要计算了基坑周边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并对比现场实测结果.得出结论,采用FLAC程序的计算与实测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了上海软土地区某下穿城市高架桥梁并紧邻其下部桩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及其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基于FLAC3D建立考虑土体、基坑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并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划分不同的计算模拟步骤。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采用三维数值模型预测现场无法实施监测的承台下部桩基的变形是可行的。参数分析及现场实测数据与上海软土地区其他地铁车站深基坑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本工程所采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调整、坑内地基加固及局部中板逆作等技术措施,不但有效控制基坑自身的变形,也有效保护桥梁桩基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交通中心工程第三合同段基坑"盖挖逆作法"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内力、坑周土体水平及竖向位移等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基坑周边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土方开挖对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两倍的开挖深度;开挖过程中土体及围护桩最大位移位置基本上都处于基坑开挖面附近;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加快底板浇筑,防止因土体流变而产生过大的位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深基坑土钉 (喷锚网 )支护现场试验的基础上 ,运用 FL AC程序对该试验深基坑进行了施工过程中土钉应力分布规律 ,以及基坑边壁土体的变形大小和规律的分析 ;并对比现场实测结果 ,得到了几点关于土钉工作性能和基坑变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中骏广场项目施工中,为保证基坑东北角位置的2栋单体建筑提前封顶并交付使用,并有效控制自身基坑周围土体变形,采用了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的开挖和支撑步骤进行施工。其中,东北侧角撑可独自受力,拆换撑可提前进行,能够确保2栋单体建筑工期的大幅度提前。以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挖土、设立混凝土内支撑和斜抛撑以及最后拆撑阶段的基坑变形情况,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工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以其施工便捷、经济和支护效果好等诸多优点.近年在基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运用FLAC3D程序对某工程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主要计算了基坑周边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