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自杀模式,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市2003-2012年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年进行漏报调查、核对信息后对自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年均自杀死亡率4.58/10万;10年间,自杀死亡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死亡率比2003年下降了54.88%,其中女性下降率(61.85%)高于男性(47.13%),30~40岁年龄组降低幅度最大(78.54%)。女性杀虫剂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57、4.32,P〈0.01)。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1 772.04,P〈0.01)。农村居民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59,P〈0.01),其中,城市中第1位自杀方式是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38.88%),农村第1位是杀虫剂自杀(49.84%)。结论 2003-2012年苏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老年人群和农村地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减少老年人自杀,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5—2019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全省监测数据,对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间云南省老年人报告自杀死亡率为25.02/10万~28.59/10万,标化自杀死亡率为25.29/10万~27.17/10万;历年老年男性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同年份之间,自杀报告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80岁及以上男性的自杀死亡率最高(44.67/10万~57.81/10万);8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7.92%,P<0.05)。老年人自杀死亡案例的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67.21%),自杀方式以服用农药(55.86%)和悬吊(34.12%)为主。结论 自杀是云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综合策略减少老年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扬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特征及分布规律。方法对2008-2012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扬州市自杀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扬州市5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6.818/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自杀死亡率增加;受教育程度越低自杀所占比例越高,女性自杀人群中57.66%为文盲或半文盲;服毒自杀和上吊自杀是城乡居民最常选用的自杀方式。结论自杀已是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做好自杀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中江苏省居民的自杀死亡和疾病负担数据,采用R 4.1.1和Excel2010计算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的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并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估江苏省居民自杀疾病负担的长期趋势。结果 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死亡率为6.9/10万,80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死亡率达37.1/10万。2019年江苏省居民DALY率为232.8/10万,DALY率分别在20~29岁、7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两个高峰。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42%、-4.41%,P<0.01),且女性下降速度均快于男性。结论 江苏省自杀疾病负担不断下降,但老年、青年、男性人群的自杀预防和干预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2004—2007年邹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邹城市居民2004—2007年自杀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该人群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邹城市2004—2007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研究。结果邹城市2004—2007年中,自杀死亡是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占伤害死亡的44.88%,自杀年平均死亡率为34.79/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率比例为1.11:1。自杀死亡率年龄分布高峰为60岁及以上年龄组。自杀死亡率与受教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自杀死亡高峰出现在夏季,自杀方式以服毒、自缢及投水为主,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婚姻纠纷,不同年龄组自杀原因存在差异。结论尽管邹城市近4年来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为高发地区。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区介入、各相关学科协同的危机干预和自杀防御体系是自杀预防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自杀模式,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006-2010年居民自杀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年均自杀死亡率5.58/10万;男性和女性、城区和农村居民的平均自杀死亡率分别为6.45/10万、4.70/10万和2.06/10万、7.00/10万,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80,P<0.01),农村居民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2.60,P<0.01);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0岁以上增长明显,而且多为老年男性;自杀方式以服毒、上吊、淹溺沉没居多.结论 2006-2010年成都市自杀死亡率以男性人群、老年人群及农村地区较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自杀死亡特征,为厦门市自杀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自杀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自杀死亡率为8.44/10万(1 510/17 889 250),标化死亡率为8.43/10万;男性死亡率为9.08/10万(814/8 966 040),是女性[7.80/10万(696/8 923 210)]的1.16倍;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男性、女性和总体自杀死亡率均存在平稳下降趋势,年均分别下降3.84%、5.90%、4.86%;男性(OR=1.24,95%CI:1.12~1.38)、年龄越大(OR=1.21,95%CI:1.19~1.22)、生活在农村(OR=0.38,95%CI:0.35~0.42)和2005—2009年(OR=0.80,95%CI:0.72~0.88)可能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自杀仍保持较高态势,不能放松警惕,应以农村、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自杀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自杀死亡的流行规律,为开展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指标分析潜在寿命损失,计算累积死亡率,分析死亡几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的时间趋势。结果 1996~2002年,赣榆县居民自杀粗死亡率为26.90/10万,占居民因伤害死亡的38.72%,居于首位,所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占全死因的12.26%,平均每一位自杀死亡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是25.36人年。男性和女性自杀死亡率曲线在60岁处出现交叉,60岁后,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丘陵山区和内陆平原居民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沿海,自杀死亡主要集中在一年的6月份前后。主要自杀方式是喝农药,占50.46%,其次是自缢,占38.17%。结论 应从建立应激机制、加强农药管理、降低农民负担及提高对自杀者的急救能力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自杀现象的发生,减少自杀给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与分析延吉市2000~2009年居民自杀死亡资料.结果 延吉市居民自杀平均死亡率为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7:1,男性自杀死亡率起伏不定,而女性自杀死亡率近8年保持相对稳定.死亡年龄以40 ~49岁最多,占20.63%,朝鲜族自杀平均死亡率高于汉族,朝、汉族之比为1.21:1.自杀的首要原因是婚姻家庭矛盾.结论 预防自杀应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建立专业机构;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自杀死亡率.同时,预防自杀需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区居民自杀死亡特征、分布规律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自杀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自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是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第2位死亡原因,标化死亡率为5.1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5∶1。结论尽管哈尔滨市区居民自杀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自杀死亡仍是哈尔滨市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予以重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60岁户籍居民的自杀死亡特征,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自杀事件发生、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普陀区≥60岁户籍居民根本死因为自杀的死亡记录,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死亡时间、死亡方式、生前患病情况等特征。结果 2016—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60岁户籍居民自杀死亡累计130人,占该人群死亡总数的0.28%。老年人口自杀粗死亡率为6.36/105、标化死亡率为0.87/105,两者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在85岁以下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方式以自缢和高坠为主,分别占自杀总死亡数的43.85%和37.69%。自杀死亡数在4—6月略多。有49.23%的死者生前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有12.31%的死者伴随有精神类疾病。结论 上海市普陀区户籍老年人口自杀死亡风险有增加趋势,对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的老年人群应加强心理干预,以降低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闸北区居民自杀死亡流行情况,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结果闸北区10年间,自杀是继跌落、交通事故之后是伤害死亡的第3位死亡原因,占伤害死亡的12.75%,自杀平均死亡率为5.40/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率比例为1.08:1。自杀死亡率年龄分布存在两个高峰,20~30岁青年组及60岁以上老年组。自杀死亡率与受教育水平呈负相关,与婚姻状况明显相关。自杀死亡高峰出现在夏季,自杀方式以自缢、跳楼及煤气中毒最为普遍,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婚姻纠纷,不同年龄组自杀原因存在差异。结论自杀预防主要在于社会预防,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区介入、各相关学科协同的危机干预和自杀防御体系是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赣榆县1996~2002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分析与结果:通过对1996~1999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专题回顾性调查资料和2000~2002年赣榆县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自杀死亡水平:1996~2002年赣榆县年均自杀粗死亡率26.90/10万  相似文献   

14.
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居民自杀死亡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个案调查方法对1999~2000年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病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年中武进市居民自杀死亡373例,年平均死亡率15.57/10万;其中男性161例,死亡率13.24/10万,标化死亡率14.69/10万;女性212例,死亡率17.96/10万,标化死亡率16.73/10万;女性自杀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χ2=8.30,P<0.01).自杀死亡者中初中以下低文化程度占98.39%;自杀原因以家庭琐事引起的夫妻,父(母)子(媳)间矛盾多见(占42.63%);自杀方式主要为服毒(占85.52%);自杀时间以5~10月多见(占61.93%).结论应针对不同自杀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和预防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自杀死亡的发生与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日趋成为世界各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杀的发生与自杀工具的易获性有关.自杀在不同的国家间、城乡间分布不同.自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服毒自杀最为多见,地点以在家中为主.自杀人群分布具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种族特征.目前国际上对自杀采取三级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市常规死亡报告资料 ,对 1985~ 1998年的居民自杀死亡 ,按照E编码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我市 14年来自杀死亡 2 697例 ,年均死亡专率为 3 4 87/10万 ,各年无明显升降。男性死亡专率为 3 6 5 5 /10万 ,女性为3 3 1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自杀死亡在二、三季度明显多于一、四季度。七月份最多 ,十二月份最少。在自杀方式中 ,服毒最多 ,占 70 45 % ,其中服农药占83 16% ;自缢占 2 0 3 6% ;淹溺占 5 63 % ,火器及爆炸自杀占1 2 2 % ;其他方式自杀占 2 3 4 %。14年中自杀死亡占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陕西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计算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结果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4.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1.50/10万,占全死因的21.48%。男性年均死亡率(166.00/10万)高于女性(100.3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41%,P<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72.35%。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PYLL为393996.33人年、PYLLR为14.98‰,AYLL为11.17年,且男性均高于女性。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WPYLL为149978人年,AWPYLL为4.25年,WPYLL男性高于女性,AWPYLL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陕西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2-2015年浦东新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潜在工作减寿年(working years of potential lost,WPYLL)等指标对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浦东新区2002-2015年期间交通事故粗死亡率为10.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7.03/10万,14年间交通事故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5.85%、-7.67%,P<0.001);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女性(Z=23.00,P<0.001);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乘员占死亡总数的82.16%;浦东新区交通事故死亡PYLL为64 445年,PYLL率为1.73‰,WPYLL为49 271年。结论 浦东新区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有降低趋势,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乘员死亡值得关注,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人口及死亡资料,分析中国人群自杀死亡现状,为自杀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国人群2010年自杀死亡率为10.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8.83/10万,自杀死亡在伤害中位居第2位。城市人群自杀死亡率为6.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8/10万),农村为12.3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24/10万),农村人群自杀死亡率是城市人群的1.89倍。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略高于女性。但15~34岁女性人群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因此,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模式已发生转变,但农村人群、农村育龄妇女,老年人群依然是开展自杀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富阳市2002-2005年农村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富阳市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自杀死亡原因和自杀方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富阳市疾病监测区为观察区,自2002年至2005年对其自杀死亡状况进行4年前瞻性观察。结果:监测区4年共自杀死亡85例,自杀率8.77/10万,主要自杀原因是家庭邻居矛盾、躯体疾病、年老孤独等,主要自杀方式是服毒、自溢。结论:富阳市农村居民自杀死亡率低于国内同类研究,与国外资料相比处于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自杀原因和自杀方式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