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L-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T1为始发菌株,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进行诱变,定向选育出具有寡霉素抗性、谷氨酸氧肟酸盐抗性的温度敏感突变株TM106。然后,以温度敏感突变株TM106和产酸率高(10.5%以上)的天津短杆TG961为亲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成功地选育出了产酸率高的融合子CM021,并且该菌株系温度敏感型菌株,可用于谷氨酸强制发酵。在摇瓶条件下,产酸达13.6g/dI;在6m^3发酵罐上进行中试,产酸达14.6g/dI,转化率达62%。  相似文献   

5.
以酒糟为基质的乳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钦  章克昌 《酿酒》2001,28(6):62-64
通过厌氧分离技术,接入酒糟驯化后,分离得到产乳酸的细菌,经发酵性能实验筛选出两株产乳酸最高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此菌为乳杆菌。然后分别以玉米酒糟和瓜酒糟为基质进行乳酸发酵实验,最终乳权产量为0.97%和1.46%。  相似文献   

6.
激光选育混合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制的半导体激光辐射器对果酒酵母(Cider utilis)、康宁木霉(Trichoderma reesi)两菌种进行辐射诱变,选育出适合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更优突变株。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协同发酵的单因素影响关系,获得了固态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发酵的接种比4: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40℃、自然pH值、尿素与无机盐分两次添加、不灭菌。经84h发酵,其结果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由16.28%提高到28.43%,真蛋白含量由10.02%提高到26.59%,而粗纤维则由16.68%降低到10.84%。  相似文献   

7.
8.
5’-肌苷酸作为新一代增味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调味品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缩短5’-肌苷酸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在研究来源于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酸性磷酸酶AP/PTaseM催化条件基础上,将该酶编码基因pho CYM克隆至肌苷生产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G,获得B.subtilis JAB和B.subtilis JAF,并根据重组菌株合成肌苷及表达酸性磷酸酶的特性,通过调控发酵条件实现了肌苷发酵和酶催化相偶联的二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经摇瓶发酵实验验证,两菌株5’-肌苷酸产量分别为2.4 g/L和3.0 g/L。  相似文献   

9.
采用诱变得来的产氨短杆菌GMA-2802,在1.2L自控发酵罐上进行5批发酵肌苷试验,发酵周期54h,平均产肌苷20.4g/L。结果表明该菌株是一株具有较多优良特性的肌苷产生菌。  相似文献   

10.
高产醋酸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以分离到的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W1-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DES),~(60)Co-γ射线等诱变因子交替处理,筛选出一株产柠檬酸较高的突变株A. niger W1-2,柠檬酸产率由2.9%提高到12.83%以选出的突变株W1-2为发酵用试验菌种,研究了糖源、糖浓度、氮源、氮浓度、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等因素对其产酸的影响,并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蔗糖浓度14%,NH_4Cl 3g/1,培养基初始pH值4.0,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7天,产酸达12.8%。  相似文献   

12.
以谷氨酸棒杆菌AS1542为出发菌株,经过硫酸二乙酯诱变和紫外原生质体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稳定的色氨酸生产菌T11-6,该菌株具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双重营养缺陷及对氟苯丙氨酸、5-甲基色氨酸、6-氟色氨酸三种结构类似物抗性遗传标记。对T11-6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引进均匀设计理论,以微机为辅助手段,确定出以葡萄糖为原料直接发酵生产色氨酸的优化配比。在最佳条件下,摇瓶产酸平均达10.01g/L。  相似文献   

13.
高产琥珀酸菌株FA5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琥珀酸放线杆菌130Z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和5 g/L氟乙酸选择性平板培养,筛选出琥珀酸产量达21.5 g/L的诱变株FA5,比130Z的14g/L提高53.6%,同时还减少了乙酸、乙醇等副产物的生成量.代谢平衡分析和酶活分析结果表明:FA5比130Z的代谢平衡更稳定,琥珀酸代谢途径酶活的改变,更有利于琥珀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凌帅  刘咏  姚建铭  李俊 《食品科学》2013,34(1):234-238
为得到一株曲酸的高产菌株,从5种实验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米曲霉CICC-2336菌株,以其作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和氮离子注入诱变两种复合诱变,得到1株曲酸高产菌株,将其命名为Aspergillus oryzaeN11。该菌株经过传代6次后,性状稳定,产酸量基本不变。在接种量15%、30℃恒温、摇床180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7d后,其产酸量达到24.12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1%。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耐高温酒精酵母的选育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白酒酒醅中经过分离、驯化、筛选得到一株能在38℃下发酵良好的耐酸耐高温的酒精酵母菌。在固态白酒的工厂生产中,不改变生产工艺,可提高原料投入量35%,酒精产量提高30%。  相似文献   

16.
N~+注入诱变选育氨肽酶高产菌株及发酵条件初步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N+注入米曲霉WJ05-1,筛选得到2株氨肽酶活力提高了30%的高产菌株M60-5-13和M80-10-7,经多次传代实验表明2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对M80-10-7的发酵条件,如碳氮源及浓度、起始pH、发酵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了初步优化,进一步使产酶水平提高了77.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选育出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通过罗丹明B指示平板法分离出产脂肪酶量高的菌株,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选育提高产量。结果从土壤中筛得脂肪酶产量为6.75 U/mL的菌株白地霉L-8,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产量到12.08 U/mL。结论获得了一株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产脂肪酶的菌株,再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其产量的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紫外-光复活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选育出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通过罗丹明B指示平板法分离出产脂肪酶量高的菌株,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选育提高产量.结果:从土壤中筛得脂肪酶产量为6.75U/mL的菌株白地霉L-8,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产量到12.08U/mL.结论:获得了一株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产脂肪酶的菌株,再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其产量的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对纳他霉素生产菌株Streptomyces natalansis PM2-5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再根据浅蓝霉素对大环内酯合成途径中多聚乙酰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的抑制作用机制,以浅蓝霉素作为筛选因子,选育出耐浅蓝霉素的高产突变菌株,获得高产突变菌株PM4-18,其生产能力是出发菌株的1.67倍,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酒用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甘薯淀粉为唯一碳源,从霉腐甘薯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生淀粉糖化酶(RSGA)活力高、复合酶系协同作用强的菌株SP7。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黑曲霉。SP7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优良突变株SP7-2。SP7-2固体发酵产RSGA活力为3446U/g,生料酿酒酒精度为12.5%。分析初步提纯酶的性质得出:SP7-2所产RSGA对各类大、小生淀粉均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其底物专一性顺序为玉米淀粉>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大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以生甘薯淀粉为底物,最适酶解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4.0,60℃保温1h残余酶活低于5%,pH3.5时酶活力是其最适pH值条件下的90%以上,且pH3.5时室温放置1h仍保留90%以上酶活力,表明该酶有一定的热敏感性和很好的耐酸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