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润滑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由于无法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原料性质发生较大改变,导致加氢裂化精馏塔塔底油氮含量超标、基础油倾点不合格以及加氢裂化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出现热点等问题,采取了提高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反应温度及采用减二线蜡油等相关措施,使加氢裂化精馏塔塔底油满足异构脱蜡单元对进料氮质量分数不大于2 μg/g、异构脱蜡系统减压塔塔底基础油倾点不高于-15 ℃的指标要求,加氢裂化反应器热点未出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2.0 Mt/a柴油加氢装置高压系统压力降2015年6月初为150 k Pa,2016年2月底上升至220 k Pa,尤其是从2016年1月下旬开始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通过对反应产物-混氢油换热器E-101A/B、热高分气-混氢换热器E-102、热高分气空冷器A-101压力降变化分析,并结合氯铵盐、硫氢铵盐结晶条件,断定高压系统压力降上升是E-102内氯铵盐结晶物析出所致。通过对比水的汽化温度和E-102入口温度,确定水在7.0 MPa,190℃工况下的状态能满足洗盐的要求。在E-102前注水后,高压系统压力降大幅下降至140 k Pa以下,基本恢复到装置开工初期水平。  相似文献   

3.
努力发展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加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由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和加氢后精制组成的典型的润滑油基础油三段加氢工艺的特点 ,结合润滑油基础油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我国未来润滑油基础油必将向高档化和多级化方向发展 ,采用加氢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应用情况,介绍了FCC汽油加氢技术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汽油辛烷值损失大、加氢重汽油硫醇含量超标、混合精制油博士试验通不过、加氢反应器顶部结焦、反应器压力降上升、操作周期缩短,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氢法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角度论述了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等工艺在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中的作用。尽管与传统润滑油加工工艺结合,三种加氢工艺都可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但三种加氢工艺间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优质APIⅡ和Ⅲ类基础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润滑油加氢装置运行至换剂周期,在停工检修期间更换为新一代催化剂的装填、活化及开工后催化剂运行状况。催化剂选择性较上周期更高。润滑油基础油收率高达78.32%,较上周期的70.71%大幅上升,异构干气收率大幅下降;第五代异构脱蜡催化剂具有更高活性。同时原料掺炼燃料型加氢裂化尾油后加氢裂化反应温度降低,异构脱蜡反应温度升高,装置氢耗由1.03%降至0.69%,能耗由59.65千克标油/吨降至54.64千克标油/吨,基础油收率提高至88.37%。装置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7.
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本课题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考察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掺炼加氢裂化尾油或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可以生产多种高档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屈清洲  徐丽秋 《润滑油》2003,18(1):1-11
介绍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原油资源及工艺特点,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高压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针对加氢法生产的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将取代传统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加氢裂化尾油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工艺,加氢裂化尾油与老三套结合生产HVI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升级换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炼油厂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工艺及实际生产数据,采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了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过程机理模型,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根据生产工艺条件运行机理模型,扩展了装置的产品预测数据集。对比BP神经网络,采用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以加氢裂化反应器入口温度、加氢异构反应器入口温度、加氢后精制反应器入口温度、加氢裂化后常压分馏塔塔顶温度、加氢异构常压分馏塔塔顶温度、加氢裂化反应器压力、加氢异构反应器压力为输入,以轻质润滑油常温常压下的质量流量、40 ℃运动黏度、闪点和倾点4个目标为输出建立了预测精度更高的产品预测模型。通过随机森林(RF, Random Forest)算法对该装置产品预测数据集的输入特征变量与输出目标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特征重要度排序,得到了不同生产目标对应的优化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国内工程化应用的渣油加氢技术,分析了渣油加氢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级配催化剂失活不同步及前置反应器结垢、压力降上升快等。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①原料变化;②运转时间变化;③级配催化剂变化;④操作温度变化等。提出了全面应对级配催化剂失活不同步的措施,包括:①合理选择原料;②合理选择催化剂;③适时调整操作;④流程设计为操作留有调整空间。对前置反应器结垢、压力降上升快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与溶剂精制相比,高压加氢所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光热安定性差是普遍性问题,国内外普遍通过添加光、热稳定剂来解决,中海油某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前期也通过加剂来解决这一问题,致使成本增加80元/t左右。为提升效益,达到少加剂甚至不加剂的目的,对装置进行了提高后精制温度以改善基础油安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精制温度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基础油N4006的光热安定性,但对基础油N4010无显著影响;温度的提高不影响基础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我厂润滑油的质量,充分利用基础油特点,开发中、高档润滑油产品,我们对基础油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探讨. 基础油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先加氢裂化后加氢降凝.加氢裂化是使原料中的多环芳烃加氢开环,使其变成粘度指数高的少环多侧链芳烃或环烷烃.基础油性质见表1.润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市场的需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FRIPP)以高效BSSY分子筛为主要裂化组分,采用先制备催化剂载体后浸渍活性金属的制备方法,制备了润滑油基础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FC-80,用所生产高黏度指数加氢裂化尾油作为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用高效催化性能的BSSY分子筛作为主要裂化组分的FC-80催化剂具有加氢裂化活性高和加氢开环性能优异的特点,生产的加氢裂化尾油中两环以上环状烃含量和芳烃含量明显降低。以伊朗减压柴油为原料,在控制相同转化率的条件下,与国内同类型催化剂相比,加氢裂化反应温度降低了5~7℃,加氢裂化尾油中两环以上环状烃质量分数降低了15.3%~17.4%,加氢裂化尾油的黏度指数提高了7单位。FC-80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反应过程稳定性好,产品适应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加氢基础油现状及加氢裂化尾油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宗斌  毛丰吉 《润滑油》2007,22(1):6-11
从国内外基础油市场发展趋势和中国石油加氢基础油生产现状出发,介绍国外典型的润滑油高压加氢工艺—Chevron Texaco公司异构脱蜡技术以及韩国SK公司利用燃料型加氢裂化尾油生产高质量超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情况,同时提出大连石化分公司“十一五”期间利用加氢裂化尾油资源生产Ⅱ、Ⅲ类基础油的技术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5.
柴油加氢技术工程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国内柴油加氢工程化应用的技术,分析了柴油加氢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高压换热器铵盐结垢及腐蚀、反应器压力降上升导致的非计划停工、柴油产品浑浊、装置达不到合理的运行周期等。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高压加氢所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光热安定性差的问题,从润滑油基础的氧化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光热安定性的因素,认为氮化物和芳烃的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以绥中SZ 36-1原油的减二线、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脱蜡-加氢后精制两段串联全加氢工艺,对装置进行了提高后精制温度以改善基础油安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精制温度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基础油N4006的光热安定性,但对基础油N4010无显著影响;温度的提高不影响基础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17.
施洪香  刘英 《高桥石化》2008,23(1):14-19
主要通过对润滑油加氢装置加工各减压侧线时操作条件的分析,找出了影响加氢基础油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适宜的氢油比及空速条件下,通过调节加氢裂化与异构脱蜡的温度能生产出优质的白油原料及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相似文献   

18.
曹文磊  刘英 《润滑油》2012,27(4):55-60
文章介绍了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00 kt/a润滑油加氢装置的原料要求以及实际原料加工情况,重点讨论了在减压馏分油里掺炼含油蜡或蜡下油以进行原料优化来生产HVIⅢ类基础油产品以及合理利用燃料型加氢裂化尾油的情况。实际生产证明:高桥分公司通过对润滑油加氢装置的原料进行优化,成功生产出了高质量的HVIⅢ(4)与HVIⅢ(6)基础油产品;而通过对加氢裂化尾油的合理利用不仅进一步增产了润滑油加氢的原料,而且显著提高了基础油的质量与收率。  相似文献   

19.
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存在一级反应器(一反)床层压力降升高的问题,对床层杂质组分的分析发现,一反分配盘和积垢篮内的黑色粉末中碳质量分数分别为69.6%和64.9%,确定引起床层压力降升高的根本原因是结焦物积垢。从积炭的来源进行推断,结焦物来源于一反进料换热器壳程,脱落后被带入一反床层。采取的应对措施为:对装置原料控制及工艺操作进行优化;加强原料控制;提高氢油比;一反进料换热器壳程出口温度降低约20℃;充分发挥一反保护剂的作用;从而减缓了催化剂表面的结焦趋势。通过调整,装置一反床层压力降上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9月装置开工运行至2017年9月一反床层压力降维持稳定(60~75 k Pa),基本解决了一反床层压力降升高问题,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刘英  潘草原 《润滑油》2010,25(4):56-60
加氢基础油性质主要受原料性质与润滑油加氢装置操作条件的影响,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其他操作条件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加氢裂化温度对同种原料与不同种原料所生产基础油产品粘度指数、倾点、旋转氧弹等主要性质的影响,并对不同裂化温度下生产的基础油产品进行结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裂化温度影响产品性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