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及其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成盆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盆地经历40余年勘探,近期获得重大突破,吉华2X井和松5井高产油流证明临河坳陷内中-新生代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对分析沉积充填过程与圈闭形成条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及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临河坳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发育挤压、伸展、走滑和反转等多种构造变形样式,经历了挤压拗陷(早白垩世李三沟组沉积期)、拗-断转换(早白垩世固阳组沉积期)、隆升剥蚀(晚白垩世—古新世)、弱断陷(始新世—渐新世)、强烈断陷(中新世—上新世)和走滑改造(更新世—全新世)等多期构造演化阶段,盆地类型属于多旋回叠合盆地。建立了早期差异挤压、晚期差异伸展叠加盆地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即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早第三纪(路乐河期)-上新世晚期(上油砂山期)区域挤压坳陷与局部走滑、逃逸阶段;上新世晚期(狮子沟期)-第四纪挤压、推覆阶段。裂陷阶段,在柴北缘形成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挤压坳陷阶段,伴随盆地西部整体坳陷,在盆地西部形成第三系烃源岩层;挤压、推覆阶段,随着盆地西部的隆升,东部地区的强烈沉降,在盆地东部第四纪坳陷中沉积了第四系烃源岩。柴达木盆地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其中背斜、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茫崖凹陷,而与断层有关的断鼻、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柴北缘断陷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气储层中沸腾包裹体的发现,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有过脉动式运移。  相似文献   

3.
穆格莱德盆地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穆格莱德盆地是非洲大陆内部的裂陷盆地,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早白垩世早期初始裂陷阶段;2)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继承性裂陷阶段;3)新生代坳陷阶段。晚白垩世末,中非大断裂的走滑运动对穆格莱德盆地有强烈的改造,使得图卢斯、巴加拉凹陷在裂陷伸展基础上叠加走滑构造变形,并使穆格莱德盆地南部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初始裂陷阶段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深湖相的泥岩,是较好的烃源岩;继承性裂陷阶段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砂岩储层和厚层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使穆格莱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盆地后期改造方式成为油气勘探评价关注的重要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造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巴音凹陷隶属于蒙古国东戈壁盆地中部坳陷,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凹陷,盆地类型属于反转型断坳叠合盆地,其发育演化以早白垩世的断陷盆地为主体,经历了断陷沉降、断陷反转、坳陷沉降和坳陷反转4个发展阶段。其中,在晚白垩世末的坳陷反转阶段,宗巴音断层沿弧形断面左旋走滑使早期的宗巴音同沉积斜坡带被改造成逆掩断鼻带,凹陷现今的“三隆夹两洼的五分构造格局”最终定型。宗巴音凹陷和二连盆地诸凹陷一样,是东北亚裂谷盆地群的组成部分,但其大地构造环境更靠近蒙古弧形构造的弧顶,处于东部伸展构造样式与西部压缩构造样式的过渡区,因此其构造特征与二连盆地的富油凹陷相对比,既有相似性又有所不同:二者具有相似的构造发育史、相似的复杂内部构造和北东-北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体系;但盆地类型和发育期、凹陷结构和构造格局、局部构造的成因和形成时间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银根—额济纳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根—额济纳盆地基底由多板块组成.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三叠世热拱隆张、早—中侏罗世初始裂谷、早白垩世裂谷发育、晚白垩世引张坳陷及第三纪挤压坳陷等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圈闭,与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下白垩统半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生储组合.油气勘探方向为单断凹陷多级断阶带的断鼻、断块构造油气藏和缓坡带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双断凹陷的滚动背斜构造油气藏.提出了小湖盆围绕"洼槽"烃源岩开展"近源"油气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演化阶段。现今的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斜坡、中央坳陷、南部隆起和南部坳陷4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凹陷,其中南断北超的中部凹陷为盆地最主要的构造单元。反转和走滑构造是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Bongor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油气成藏受断裂和走滑反转构造控制;反转构造带与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7.
库车坳陷两期成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对库车坳陷的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具有两期成藏的地质条件.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末在山前已经形成挤压背景下的构造圈闭,该时期的圈闭主要聚集源自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中新世以来是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时期,此时构造变形作用最强烈,形成的圈闭以聚集晚期生成的天然气为主.油气源对比结果和储层沥青、包裹体的研究为库车坳陷两期成藏提供了直接的地球化学证据,库车坳陷经历了早期油气的聚集、破坏和晚期天然气聚集、调整的过程.早期(白垩纪末期-早第三纪)成藏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晚第三纪以来,主要是上新世-第四纪)成藏则具有侧向、垂向运移并重的特点.库车坳陷两期成藏对库车油气系统中的油气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得出渤海东部庙西地区基底花岗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161 Ma左右)。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绘制该区新生界厚度图,揭示出庙西地区具有典型的断坳结构,主要经历了中生代末的基底形成期、新生代的断陷期和坳陷期3个阶段。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晚侏罗世基底的形成奠定了后期构造演化的基本格局;断陷期形成了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烃源岩;坳陷阶段开始了油气的生成与排替。凸起和斜坡区深浅层形成了大量与断裂相关的断背斜、断鼻和断块圈闭;不同级别的断层对油气运移作用不同,一、二级主干断裂沟通源岩,将油气运移至有利圈闭,三级断裂则将油气封堵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藏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其经历了印支期盆地基底形成期,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坳陷盆地发育期,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期,早白垩世走滑盆地发育期,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发育期,晚第三纪-第四纪盆地消亡期等六个阶段。在盆地发育过程中,大别造山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郯庐断裂带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盆地的东部地区。该区发育了两套潜在烃源岩,且以煤成气为主,生储盖匹配较好,构造发育,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潍北拉分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成油气条件的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潍北盆地是发育于郯庐断裂带内的中,新生代盆地,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成图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和沉积分析等基础工作,证实潍北盆地是一个典型的走滑伸展盆地,盆地演化经历了走滑挤压阶段(白垩纪末),走滑伸展阶段(孔店组沉积期),坳陷与走滑挤压阶段(新近纪)等3个阶段。构造样式包括孔状结构,伸展构造以及走滑挤压产生的压扭性断鼻等,控盆断裂的右行走滑导致了孔店组一段,二段砂体向前迁移,潍北盆地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以及多类型圈闭,具有良好的坳探前景。图7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