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背景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逐步上升,通过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对认知障碍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可以达到及时预防、延缓痴呆的效果。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区某养老机构老年人(≥60岁,n=369)为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质的评估员依据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根据其中的认知表现评分(CPS)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他评估标尺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38例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0.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觉受损情况、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社会参与度评分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是否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感觉受损、患有脑血管疾病、ADL依赖、抑郁是其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社会参与度高是保护因素,应进行积极筛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6月在广州市、东莞市、湛江市及南宁市4地8家养老机构的185名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抑郁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 轻度孤独感发生率为10.27%,中度孤独感发生率为63.78%,重度孤独感发生率为25.95%,孤独感总均分为(41.18±9.8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休闲活动、认知功能、抑郁是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率较高,属于中度水平,休闲活动、认知功能、抑郁是其影响因素,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关注该人群孤独感的问题,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来缓解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孤独感的并改善其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失能老年人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DSI)等特征性问卷为筛查工具,对广西重阳老年公寓3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70.7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并与增龄明显相关(P〈0.05).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老年人(P〈0.05).老年人抑郁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密切相关(P〈0.05).[结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堂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管理1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580例,其中103例合并焦虑、抑郁。根据参与健康教育大课堂的次数及依从性分为两组:能及时参加心理干预讲座及团体心理治疗4次及以上的患者纳入观察组(64例);依从性较差,参加健康教育大课堂次数少于4次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加心理疏导干预,干预时间为半年。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指数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指数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余永红  陶冶  孙礼艾 《安徽医学》2012,33(11):1545-15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脊髓损伤(SCI)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4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SCI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社区老年人41例。结果与SCL-90间具正相关的因子有:SRSS总分与强迫、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SCL-90总分;失眠后反应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SCL-90总分;睡眠不稳与阳性均分;早醒与强迫、抑郁;恶梦夜惊与焦虑;药物与抑郁、焦虑、SCL-90总分。结论老年人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互相影响,提示对抑郁焦虑伴随的睡眠障碍可使用抗抑郁、焦虑药及认知治疗。注意睡眠卫生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增进心理健康也会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洪涝灾害后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灾害提供应对策略或经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对河南省洪涝灾害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864名灾区居民中报告有失眠情况者182例(21.10%);报告有焦虑症状者140例(16.20%);报告有抑郁症状者347例(40.1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胃肠道疾患用药需求、慢性病用药需求、洪涝灾害期间获取用药指导是否受到影响是灾区居民有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洪涝灾害期间获取用药指导是否受到影响是灾区居民有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消肿止痛药用药需求、慢性病用药需求、洪涝灾害期间获取用药指导是否受到影响是灾区居民失眠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居民应该作为洪涝灾害后心理服务的重点关注对象,应加强储备应急药品的宣传教育,并普及常见应急药品的用药指导,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背景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过渡状态。抑郁和焦虑症状是MCI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是MCI的危险因素,也是促使MCI向痴呆转化的危险因素。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老年MCI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街道所属居委会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 587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筛查并临床确诊MCI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MCI患者进行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CI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1 587例社区老年人,诊断为MCI 342例(21.55%),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8.9%(133/342)和34.2%(117/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饮酒、睡眠、MoCA-B评分MCI患者的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吸烟、饮酒、睡眠、慢性病种数MCI患者的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饮酒、睡眠、MoCA-B评分6个变量是老年MCI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月经济收入、饮酒、睡眠3个变量是老年MCI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MCI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老年MCI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较多,今后需要针对相应危险因素行进一步的队列或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68例一线痴呆照料者进行调查,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养老护理机构的一线痴呆照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养老机构的重视,尽早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人睡眠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社区老年人41例,结果:与SCL-90间具正相关的因子有:SRSS总分与强迫,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SCL-90总分;失眠后反 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SCL-90总分;睡眠不急与阳性均分。早醒与强迫,抑郁;恶梦夜惊与焦虚,药物与抑郁,焦虑,SCL-90总分。结论:老年人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互相影响,提示对抑郁焦虑伴随的睡眠障碍可使用抗抑郁,焦虑药及认知治疗,注意睡眠卫生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增生心理健康也会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失眠伴焦虑患者的脑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分析其自主神经功能与用脑状态,从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及降低脑耗能的方面进行干预,达到减慢心率、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443例失眠患者作为样本,采集其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心率变异性、脑功能等指标。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进行分组,<7分为非焦虑组共43例,≥14分为焦虑组共269例,按照年龄分层,1∶1配比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3例焦虑患者作为病例组,全部的43例非焦虑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焦虑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P<0.05);睡眠质量更差(P<0.05);性格上表现为容易紧张、承担过多、思虑过重的特点(P<0.05);大脑负荷、脑疲劳度、注意唤醒显著增高(P<0.05);心率变异性中总功率降低、低频谱能量和低频高频比值升高(P<0.05)。结论 焦虑状态下失眠程度更重;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大脑长期疲劳紧张,耗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青少年抑郁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及科学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的调查形式,利用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评定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评估抑郁程度,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评估焦虑程度,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收集北京市初高中学生数据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有1 142名北京市初高中学生纳入分析,年龄11~18岁。其中CES-DC>15分的有465例,占40.7%,GAD-7≥5分的有275例,占24.1%。此外,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OR=0.754, P=0.034)、每天睡眠时间<6 h(OR=3.977, P<0.001)、学习效率比疫情发生前低(OR=2.699, P<0.00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30 min(OR=1.712, P<0.001)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因素;高中(OR=0.428, P=0.002)、学习效率比疫情发生前低(OR=2.467, P<0.00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30 min(OR=1.817, P<0.001)是焦虑症状的独立因素。 结论 在COVID-19流行期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比例显著增高。应重视引发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关注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尽早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焦虑状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共11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739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焦虑评估。结果 陕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得分(48.34±11.31)和非留守老人的焦虑得分(48.76±11.42)没有差异(t=-0.404,P﹥0.05),留守老人焦虑阳性检出率为44.69%与非留守老人的检出率46.48%无显著性(χ2=0.213,均为P﹥0.05);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留守老人的得分与检出率均有差异(χ2=15.489,P﹤0.05);女性留守老人焦虑检出率额53.85%,高于男性的37.29%(χ2=8.116,P﹤0.05)。结论 陕北地区农村老人心理焦虑问题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1年后全封闭管理期间军队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 采用自编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患者健康调查问卷9(PHQ-9)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对某部294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疫情暴发1年后长期全封闭隔离管理期间军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7.4%.有47.5%(122/257)的官兵表现出抑郁症状,29.6%(76/257)表现出焦虑症状,39.7%(102/257)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0.4%(78/257)存在失眠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自尊是抑郁(β=0.145、-0.544,P均<0.01)和焦虑(β=0.192、-0.515,P均<0.01)的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自尊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β=0.233、0.126、-0.484,P均<0.05),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自尊是失眠的影响因素(β=0.118、0.135、-0.456,P均<0.05).结论 在COVID-19疫情暴发1年后的全封闭隔离管理下,部分官兵出现了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失眠症状,提示在疫情暴发1年后封闭管理期间仍应重点关注军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提高疫情期间的军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滨州市农村居家老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探索影响老人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居家老人的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为研究工具,对滨州市农村地区46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滨州市农村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不是很理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肌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6个维度均低于常模得分,P<0.05;而活力(VT)和心理卫生(MH) 2个维度高于常模,P<0.05。滨州市农村居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8个维度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月收入等有关,P<0.05。结论 滨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不是很理想,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本地区老年人的实际状况给予合理的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中的情绪管理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00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名非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对3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影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健康对照者的MCCB总分及各分测验得分均高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管理、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简短视觉空间记忆、字母数字广度测验、迷宫分测验均高于非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有年龄、病程、BPRS总分(P<0.05);影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水平的因素有BPRS总分、连线测验A、符号编码、简短视觉空间记忆(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处于稳定期,其总体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早期发病、病程时间长及精神症状不稳定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信息处理速度及视觉学习能力会影响其情绪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中国女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各种典型绝经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 MoCA)评估150名志愿者的认知功能,将其中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6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MCI组),认知功能正常的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on-MCI组)。收集临床、社会人口学和人体测量学数据,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KMI)评估绝经症状。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年龄(P=0.001)、教育水平(P=0.001)、KMI评分(P <0.001)、失眠(P=0.033)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年龄不超过55岁的患者,失眠(P=0.032)、头痛(P=0.021)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教育水平(P=0.004)是MC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各种更年期症状与MCI之间明确关联,这可能为预防痴呆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多汗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情况,探讨多汗症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为多汗症的认知及精神/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门诊多汗症患者,根据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进行分组,应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3例多汗症患者,焦虑症状阳性47人(28.83%),抑郁症状阳性146人(89.57%),睡眠障碍53人(32.52%),HADS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47±2.89)及(10.29±2.22)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SQI评分(6.21±3.16)分,睡眠障碍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8.13±3.49)及(9.51±2.22)分,焦虑症状阳性者PSQI得分高于阴性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性质人群之间比较,焦虑、抑郁及睡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工作者PSQI评分较室外工作者高(P<0.05)。结论 多汗症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状态,且抑郁状态更为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状态,且焦虑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室内工作者睡眠质量较室外工作者差。  相似文献   

19.
汪苗  潘庆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3963-3970
背景 焦虑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老化过程的常见心理问题。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对象多为局部地区的城市或农村老年人,针对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展开的调查较少,且较少研究行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目的 调查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比较并分析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2月采用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年龄≥60岁、接受了焦虑状态调查且关键变量值完整的老年人14 417例作为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测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以居住地分层(城市/农村),比较不同特征(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生活方式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老年人焦虑发生情况的差异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因素。结果 14 417例老年人中,1 751例出现焦虑症状,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15%。其中轻度焦虑者1 400例(79.95%),中度焦虑者256例(14.62%),重度焦虑者95例(5.43%)。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13.05%(1 459/11 183)比9.03%(292/3 234),χ2=37.946,P<0.001〕,且农村焦虑老年人焦虑严重程度高于城市焦虑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西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及不吸烟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女性、居住地为中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一般和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患重病不能及时就医及饮食口味偏咸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和>8 h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且城、乡老年人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焦虑状况进行干预时应考虑城、乡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