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6 847例,年均发病率为134.42/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84.18/10万、77.35/10万、211.75/10万、149.44/10万和143.56/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南山、蛇口、南头、西丽4个街道发病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57.78/10万、220.54/10万、206.79/10万、147.84/10万。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4—7月,共报告病例4 033例,占发病总数的58.90%。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共发病6 340例,占发病总数的92.60%。男性4 193例,女性2 654例,男女性别比为1.58∶1。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分别为5 280、1 128、295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7.11%、16.47%和4.31%。结论深圳市南山区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针对南山、蛇口、南头、西丽4个街道5岁以下儿童家庭和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道2011—2021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及监测质量,为辖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21年阳逻街道所有手足口病个案资料的三间分布发病特征及就诊、报告与审核及时性进行分析。结果 该街道共报告发病3887例,年均发病率为208.28/10万,是全区年均发病率(92.97/10万)的2.24倍。其中轻症率99.20%,重症率0.80%,2018年后无重症病例发生。病原学检测以E 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分别占45.77%和26.06%。发病呈两个高峰,大高峰为4—7月份,小高峰为11—12月份,占发病数的3/4以上;男女性别比为1.49:1,主要患者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97.17%;发病年龄在1~5岁期间的儿童占87.39%,城区儿童占85.82%。患者发病到诊断时间平均为2.26d,中位数时间为1.67d,及时就诊时间呈逐年缩短趋势,但近2年新冠疫情后阶段其有所延长;及时报卡率为99.69%,及时审核率为99.87%。结论 新洲区阳逻街道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地区、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猩红热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及预测疫情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790例猩红热病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1.9/10万;3—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间报告病例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1.65%和30.88%;新安(4.50/10万)和西乡街道(3.33/10万)发病率居前(χ~2=86.2,P0.01);男性年均发病率(2.57/10万)高于女性(1.28/10万)(χ~2=92.27,P0.01);发病主要集中于小年龄段,其中3~7岁组(52.36/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病例职业构成的前3位为托幼儿童(36.2%)、散居儿童(35.9%)、学生(26.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猩红热2011年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托幼儿童及学生为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将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料对2010—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112例,年均发病率为314.1/10万,其中报告重症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男性5 711例,女性3 401例,男女性别比为1.68∶1;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共报告8 627例,占总发病数的94.68%;职业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报告8 737例,占总发病数的95.88%。5—9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6 011例,占总发病数的65.97%。共采集病例样本53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样本17份,阳性检出率为32.08%;其中肠道病毒EV 71阳性10份,占58.82%;CV A16阳性6份,占35.30%。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性别差异,今后应加强疫情监测,并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探索监测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5—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宝安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1 829例,死亡6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2.4/10万~176.0/10万,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5岁以下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6.8%(27 634/31 829),其中〈1岁组报告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53.2%(16 944/31 829)。男性20 740例,女性11 089例,男女性别比为1.87∶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7.3%。西乡、公明和观澜3个街道的发病数为16 245例,占全区病例总数的51.0%。8—9月份开始发病数逐月增加,除2008年为12月达到高峰外,其他4年均为11月达高峰。67.6%(21 526/31 829)的病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其中85.5%为轮状病毒感染(18 405/21 526)。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季节,轮状病毒是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26 93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9.38/10万;死亡20例,死亡率为0.18/10万。报告重症病例99例,重症率为0.37%(99/26 933)。发病存在2个高峰,主高峰为4—7月(15 759例,占58.51%),次高峰为9—10月(4 625例,占17.13%)。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布吉、龙岗、龙城及坪地4个街道,共报告病例19 971例,占总病例数的74.15%。病例集中在0~4岁年龄组,共报告24 087例,占总病例数的89.43%;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7∶1;发病以散居儿童(15 124例,占56.15%)和托幼儿童为主(10 752例,占39.92%)。检测病例样本858份,检出病毒核酸阳性466份,阳性检出率为54.31%,其中EV71核酸阳性257份(占29.95%),CoxA16核酸阳性120份(占13.99%)。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8年水痘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8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共报告水痘病例5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2.7/10万。全年都有病例报告,以5月和12月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9.5/10万和8.8/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7∶1。发病率最高的是5~10岁人群,约为1091.1/10万。学生的发病数最多,全年共有244例,占发病总数的46.7%,其次为散居儿童,共109例,占20.9%。结论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水痘疫情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集体单位传染病疫情的管理和报告工作,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根据条件开展水痘疫苗的接种工作,避免水痘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3年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06—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各年报告手足口病分别为113、196、1 327例;2006、2007年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2008年报告发病数自4月份开始上升,至5月份达高峰,共报告1 093例,占2008年全年发病总数的66.81%;男性1 032例,女性604例;以5岁及5岁以下幼儿为主(1 542例,占94.25%),其中1~2岁幼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最高(427.64/10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72%。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差异,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务川自治县)手足口病(HFMD)发病情况,为制定HFMD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4年务川自治县报告的HFMD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4年务川自治县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1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74/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5.83/10万~87.88/10万,发病数逐年增多,2014年发病率达最高;以都濡镇发病率最高,为88.75/10万,其次是柏村镇(59.19/10万)、镇南镇(46.3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最高,病原以EV71病毒为主,占监测总数的45.05%。结论务川自治县HFMD发病数逐年增多,病例主要发生在夏季,散居儿童是HFMD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为防控本市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 - 2018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2 718例,重症病例481例,死亡病例2例,年均发病率为203.38/10万,重症发病率2.99/10万,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1/10万,年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江阴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双峰分布,每年4 - 7月份为发病主高峰,11 - 12月份为发病次高峰。江阴市各街道及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前5位地区:澄江街道(288.61/10万)、云亭街道(266.99/10万)、祝塘镇(219.55/10万)、南闸街道(219.33/10万)、周庄镇(218.09/10万)。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发病年龄集中于1~5岁(79.54%),而重症病例高发年龄为1~3岁(77.15%),两者均为男性(58.93%、60.08%)及散居儿童高发(68.00%、75.68%)。共报告手足口病病原学确诊病例864例,EV71占50.00%,Cox A16占32.64%,其他肠道病毒占17.36%。重症确诊病例中,EV71占84.39%。结论 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1~3岁散居儿童为防控重点人群。优势病原为EV71和Cox A16型,扩大自愿接种EV71疫苗比例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年龄段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的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的三间(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12-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6岁人群手足口病5 22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45/10万。≥6岁人群手足口病构成比由2012年的1.54%(14/912)增加至2021年的9.23%(687/7 440);不同性别之间≥6岁人群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1,P<0.05),男性手足口病发病率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中年龄最大为82岁,≥6岁发病人群中以6~18岁居多,占87.47%(4 571/5 226)。不同年份之间≥6岁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49.79,P<0.05);2014-2019年和202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特征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双峰型分布),而2012、2013和2020年只有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黎平县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2年黎平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黎平县2009—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04例,年均发病率为23.91/10万。报告重症病例7例,重症率为1.39%;报告死亡病例3例,死亡率为0.14/10万。男性368例,女性136例,男女性别比为2.7∶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发病总数的84.52%(426/50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460例,占91.27%。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4—6月(180例,占35.71%)和11—12月(137例,占27.18%)。结论 2009—2012年黎平县手足口病发病率比较低,发病以1~3岁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加强对散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辽宁省辽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辽阳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辽阳市2008—2018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71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92/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01/10万。发病高峰为6—8月,占全年发病例数的79.03%。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全部发病例数的90.96%。男性发病率为39.70/10万,高于女性的25.98/10万(P0.05)。累计报告发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辽阳县(1 795例占26.75%)、白塔区(1 720例占25.63%)和灯塔市(1 293例占19.27%)。不同年份流行毒株的型别有所不同(P0.05),2008年、2010年、2014年和2017年以EV71为主,年均发病率为32.87/10万;2009年、2011年、2015年和2018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年均发病率为31.46/10万;2012年、2013年和2016年以CoxA16为主,年均发病率为34.95/10万。重症(含死亡)病例EV71检出率为60.00%,高于轻症病例的22.68%(P0.05)。共报告聚集性病例疫情13起,病例83例,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结论辽阳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6—8月,5岁及以下儿童高发,EV71更易引起重症,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周宁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宁县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52例,年均发病率为140.65/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83.04/10万、66.72/10万和271.81/10万。全县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狮城镇发病率最高(313.75/10万)。除2012年3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2010年流行高峰期在4—6月(100例,占59.88%);2011年各月发病数波动于2~22例之间,未见明显的发病高峰;2012年出现2个高峰,分别在7月(80例,占14.55%)和10—11月(215例,占39.09%)。男性发病540例,女性发病312例,男女性别比为1.73∶1。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842例,占98.83%);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685例,占80.40%)。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样本107份,检出阳性100份,阳性检出率为93.46%,其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56例(占56.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例(占31.0%)、柯萨奇A16病毒阳性13例(占13.0%)。结论周宁县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诊疗技术培训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修武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修武县2006—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12 086例,年均发病率为851.96/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0 293例,年均发病率为725.76/10万,占发病总数的85.16%;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 793例,年均发病率为126.20/10万,占发病总数的14.84%。发病数居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乙型肝炎(占66.42%)、肺结核(占9.23%)、其他感染性腹泻(占6.56%)和手足口病(占6.21%),其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06/10万、78.71/10万、55.86/10万、52.68/10万。结论乙型肝炎、肺结核仍是修武县最常见的传染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近3年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06--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各年报告手足口病分别为113、196、1327例;2006、2007年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2008年报告发病数自4月份开始上升,至5月份达高峰,共报告1093例,占2008年全年发病总数的66.8l%;男性1032例,女性604例;以5岁及5岁以下幼儿为主(1542例。占94.25%),其中1~2岁幼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最高(427.64/10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72%。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差异,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修武县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变化趋势,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修武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修武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214例,年均发病率为85.09/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41/10万、105.92/10万、128.08/10万、117.10/10万、44.28/10万,各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岸上乡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77.87/10万,其次为西村乡、方庄镇发病率分别为164.00/10万、106.34/10万,郇封镇最低为63.45/10万。发病高峰为3—6月,共报告病例705例,占58.07%。男性810例,女性404例,男女性别比为2∶1;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1 119例,占92.17%;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994例,占81.88%,其次为托幼儿童203例,占16.72%。实验室诊断病例67例,其中EV71 33例(占49.25%)、CoxA16 12例(占17.91%)、其他肠道病毒22例(占32.84%)。结论 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是修武县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今后要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手足口病报告信息为依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宝安区共报告手足口病46 671例,年均发病率为229.24/10万,其中2015年最高,达327.81/10万,死亡病例1例,发生在2014年;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和9~11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有统计学差异(χ2=104.80,P=0.000;χ2=279 518.02,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最多;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0.41%)。结论宝安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9.
崔永生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34-1235,1237
目的掌握沈阳市铁西区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1.73/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41/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0.12/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43∶1;6—9月报告发病占病例总数83.93%,实验室诊断病例25例,其中EV71病毒感染占5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2项职业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9.47%和46.57%,0~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93.77%。结论该区手足口病夏秋季发病高峰及职业高峰明显,呈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该区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和水平,加强疫情动态监测,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穆金萍  张秀月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92-2594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9.52/10万,两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119.56/10万,女性为78.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71病毒感染占41.18%;6—9月份报告发病占81.80%,其中7、8月份报告发病占56.30%,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2.60%和23.60%,职业高峰明显;城区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6.15/10万,农村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3.09/10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1.58%,其中2~4岁年龄组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4.57%,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的态势。结论该市应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做好疫情监测分析,及时做出流行趋势预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