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有效减少心理疲劳对危险感知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工人安全绩效,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研究心理疲劳不同表现形式对建筑工人危险感知的影响差异,并重点关注工作回报的调节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分层回归方法,对356份来自建筑工人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减少对危险侦测和危险处置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认知衰弱对危险认知具有长期负面影响;工作回报在心理疲劳对危险感知的负向影响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情绪耗竭和行为迟缓对危险感知的负面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建筑工人的个人危险感知能力、研究个体差异性会导致认知方式的差异,从而保障工人人身安全、预防现场事故发生、实现“因人而异”的安全管理。本文以建筑工人的人格特质为基础,采用眼动实验研究不同人格特质的建筑工人危险感知差异化能力,通过AOI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眼动注视轨迹、眼动注视热点图统计分析建筑工人观看不同场景的危险感知情况。研究表明,神经质和外倾性明显的工人危险感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感知危险的稳定性较低,宜人性明显的工人对危险的感知倾向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开放性明显的工人危险感知倾向于刺激性的事物,而严谨性明显的工人对危险的判断最为谨慎和深入,危险感知能力较强,感知危险的稳定性更好。研究为建筑工地工人筛选与管理提供基础,进一步降低建筑现场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建筑工地事故频发。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个人特质及所处环境识别出19个影响因素,并构建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其次,利用AHP-DEMATEL-ISM方法综合分析得到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从根源上提高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梳理和汇总,归纳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建筑工人心理压力、情绪与不安全行为结构关系模型。采用AMOS 26.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效果;心理压力和情绪对安全意识、不安全动机及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安全意识和不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缓解建筑工人心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危险事故频发。现有研究表明,建筑工人危险认知能力不足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建筑工人危险认知能力差异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建筑工人危险认知能力差异最主要的表现特征是安全素养较差;在内在影响因素中,动机和理性性格是积极影响因素,情绪激动和反应迟钝是消极影响因素;危险状况关注度是最重要的外在因素;提高设备安全稳定性是最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对建筑工人个人安全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文章将个人的安全绩效划分为安全结果、安全遵守以及安全贡献三个维度,将人际关系中的密切度、信任度、认同度、共同愿景和交往环境作为人际关系的五个要素,并选取工作态度和个人能力作为中间变量,利用SPSS对一线调查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继而得到人际关系对建筑工人个人安全绩效的影响方程。此外,还对提高工人安全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建筑业从业人员危险警觉性的影响因素, 提升警觉性不足人员筛查效果,预防事故发生。基于自主开发的危险警觉性多维影响因素量表, 在通过预调查评价初始量表信效度和模型拟合程度的基础上,调整形成最终量表。继而开展正式调查,从环境、行为、态度和个体特质 4 个维度探究危险警觉性的各指标影响程度关系及 4 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关系。研究表明: 危险警觉性影响因素体系包含 4 个维度:环境警觉、行为警觉、态度警觉和个体特质维度; 施工风险容忍程度与危险警觉性差异关联不大;个体特质维度是影响危险警觉性的最关键维度,对其他维度亦有显著影响,尤其和态度警觉维度相互影响最显著; 环境警觉维度中警觉稳定性、 警示敏感性对危险警觉性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 320 份建筑工人数据,借助 SPSS 和 AMOS 软件,先对调查问卷信效度及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再根据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程序,探讨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过度自信的中介作用和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过度自信在处于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风险感知在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且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通过过度自信的中介实现,即风险感知能力越强时,过度自信的中介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正向影响愈强烈。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人职业流动率较高,建筑工人频繁的职业流动不利于建筑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了建设项目组织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建筑工人流动意愿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辱虐管理显著正向影响建筑工人的流动意愿,情绪耗竭部分中介辱虐管理和建筑工人流动意愿之间的关系,建筑工人传统性反向调节辱虐管理和建筑工人流动意愿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建筑工人传统性越高,辱虐管理和建筑工人流动意愿之间的正向联系就越弱,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相似文献   

10.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程度中心性、结构洞等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安全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设计访谈和调查问卷,以武汉地铁工程建筑工人为例,运用 Ucinet 6 和 SPSS 19.0 软件分析了工人的社会网络结构和安全知识传播效果,对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建筑工人安全知识传播效果与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呈正相关。提出了识别建筑工人社会网络中的核心人物,即意见领袖,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关注社会网络结构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工人;避免出现结构洞等改善建筑工人的社会网络结构,促进建筑工人之间安全知识有效传播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住建部自上而下的全国性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建筑业就业特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技能等级、工作时间、工作方式、企业资质是影响建筑业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因素。由于建筑业的传统性和落后性,一线工人大多是从事体力劳动、技能水平偏低的农民工,工资收入与其付出不能对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建筑业农民工收入水平,需要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改革建筑业传统和落后的生产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如今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事故频发,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评价建筑工人不同种类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性强弱,可以控制不安全行为传播.选择特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既有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行为的传播性强弱.结果表明:使用错误...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铁特殊的施工环境,对于施工的安全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重大危险事件的发生.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马兴盛 《城市建筑》2014,(20):153-153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建筑施工的大力支持,针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危险源评价工作,将管理工作作为重点。本文对当前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和管理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红 《城市建筑》2014,(14):237-237
在城市建设中,与城市相匹配的标志性建筑逐渐增多。可是由于对造型上的盲目追求,势必会忽视安全性因素,其中火灾隐患就是频繁出现的安全因素之一。若无法进行全面整改,必然会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建筑施工的大力支持,针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危险源评价工作,将管理工作作为重点。本文对当前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和管理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探究影响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因素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建筑工人安全技能知识、企业安全态度、员工心理安全及安全管理这4 个因素为解释变量,以天津市4 个项目的32 名工人作为研究案例,对工人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技能熟练度、同伴安全倾向、安全教育培训频次这3 个变量都是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必要条件,其他指标变量则是充分条件,并对此提出了提高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建筑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情况,基于认知心理学和 C-HIP 模型识别出安全标识认知的 4 阶段:注意阶段、识记阶段、判断阶段和选择阶段,并进一步细分研究指标对某项目 386 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 SPSS19.0 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Mann-Whitney U 二样本检验、Kruskal-Wallis 多样本检验。结果表明:识记阶段和选择阶段均值最低,注意阶段的标识位置指标标准差最大,不同工种、工龄、事故经历及安全培训在安全标识的认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域的建筑工人在对安全标识的认知程度并无明显差异。为企业提高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水平和最大化发挥安全标识有效性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