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2岁;因口腔内血泡、鼻衄1个月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入院前曾连续用氟美松10mg/d约24天,入院后仍给氟美松7.5mg/d静滴,4天后减为4mg/d静滴,并加强的松30mg/d口服,9天后停氟美松,继用上述剂量强的松。住院期间曾...  相似文献   

2.
氟美松对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赖克方  王长征  郭先健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11-114,I003
目的 探讨氟美松对体外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 (IL) 5和氟美松的条件下体外培养嗜酸粒细胞 ,锥虫蓝拒染法和原位凋亡检测法观察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嗜酸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 2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抑制嗜酸粒细胞凋亡 ,氟美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嗜酸粒细胞存活 ,10 -6mol/L氟美松显著抑制 1× 10 4 U/LIL 5介导的嗜酸粒细胞存活 ,培养 3d嗜酸粒细胞存活率为 (7± 3) % (P <0 .0 1) ,抑制率达 (90± 4) %。IL 5使嗜酸粒细胞bcl 2表达增强 ,氟美松对此具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IL 5 (1× 10 6U/L)可抑制氟美松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 氟美松具有诱导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嗜酸粒细胞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1999-07/2001-12我们采用中药锡类散和灭滴灵、硫糖铝、氟美松等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4例,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加速结肠粘膜溃疡的修复和炎症好转等方面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酮替芬与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早晚各1吸联合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早晚各1吸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S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优于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口服酮替芬,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氟美松对正常大鼠膈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氟美松制备的大鼠类固醇肌病模型,研究了氟美松对大鼠膈肌的重量、收缩特性、肌纤维的横断面积、氧化酶活性、糖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氟美松的使用可使大鼠膈肌明显萎缩,以Ⅱa、Ⅱb型纤维萎缩为著;(2)在100Hz电刺激下,膈肌的张力明显下降,膈肌耐疲劳的能力(1/2RT)显著提高;(3)膈肌中Ⅰ型、Ⅱb型纤维中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均下降,膈肌中糖原含量增加。电镜观察发现氟美松可以导致膈肌线粒体增生、空泡样变性及部分肌丝局灶性破坏。氟美松导致的上述各种改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膈肌物质能量代谢而导致其收缩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CNKI、VIP、CBM、万方等数据库内有关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简称联合用药,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其中33篇为中文,2篇为英文,合计2 84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对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除尚不能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优于单用噻托溴铵外,在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优于单用噻托溴铵。联合用药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加重不良反应的损害程度。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于入组时、用药后4周及l2周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两组症状评分和肺功能在4周和l2周时均有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能改善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的症状评分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 1998以来 ,我们应用氟美松配伍维生素 B1 2 局部注射治疗 13例静注化疗药物造成的外渗性损伤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38~ 6 5岁。均因恶性肿瘤入院化疗。均为在外院化疗发生静脉炎者 ,到我院就诊时已发生静脉渗漏 2~ 5天 ,局部肿硬或红斑 ,呈持续性刺痛、灼痛或剧痛 ,病变范围 2~ 6 cm2 。方法 :氟美松 2 .5~ 10 mg加维生素 B1 2 2 5 0~ 10 0 0μg用 5号半针头 ,以碘伏消毒皮肤后右手持注射器从病变一侧刺入至对侧边缘部 ,边推药边退针。病变范围在 2 cm内者只在一处注射 ,每天 1次 ;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9.
杨春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847-84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给予吸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中等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局部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局部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FEV1(%)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根据患者哮喘症状、体征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并预防发作,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3年6月.由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1和GRADEprofiler 3.6软件.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改善作用与单独吸入噻托溴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95% CI)分别为0.19(0.13,0.26)、5.21(3.08,7.33)、5.64(3.79,7.48)].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FEV1、FEV1/FVC及FEV1%预计值改善作用与单独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95% CI)分别为0.18(0.13,0.22)、5.95(3.27,8.64)、7.26(4.56,9.96)].结论 现有研究显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作用优于单独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单独吸入噻托溴铵.  相似文献   

12.
氟美松治疗脑卒中并发类固醇性糖尿病20例分析赵连明,张玉,段义臣氟美松治疗脑卒中并发类固醇性糖尿病文献报告不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1987~1993年我们遇到的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①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2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烧,且抽搐。门诊确诊为乙脑,收住院。给予静脉输液,用青霉素240万U,氨基苄青霉素1.0g,氟美松2mg抗感染,20%甘露醇降颅内压。降温、止惊对症治疗,4天后症状减轻,但患儿口腔颊部粘膜,舌上出现乳块状附着物,考虑为鹅口疮,给予制霉菌素5万U涂局部。1小时后,患儿出现烦躁不女,呼吸急促,全身可见大小不等的斑丘疹。第一次用制霉菌素,可能为其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吸氧、氟美松2mg静推,肌注非那根12mg,10%葡萄糖酸钙10ml加10%葡萄糖30m静推,20分钟后,上述症状减轻,24小时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STAT通路蛋白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25例、丙酸氟替卡松组27例和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组24例。沙美特罗组给予沙美特罗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和联合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参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EFV1/FVC的变化,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和STAT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EFV1、FVC及FEV1/FVC水平高于沙特美罗组、丙酸氟替卡组,STAT1、STAT2、STAT3、IL-1、IL-2、IL-6、MMP2、MMP3、CRP及BN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沙特美罗组、丙酸氟替卡组(P<0.05)。沙特美罗组EFV1、FVC及FEV1/FVC水平及STAT1、STAT2、STAT3、IL-1、IL-2、IL-6、MMP2、MMP3、CRP、BNP蛋白表达水平均无差异(P>0.05) ; 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老年COPD可有效调控STAT通路蛋白,抑制炎性介质蛋白及MMP蛋白表达,缓解炎性反应,避免肺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60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ug/250 ug)早晚各1吸,治疗组:联合孟鲁司特钠10mg每晚口服。每组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局部应用皮质激素引起皮质醇增多症者很少见,本文报告3例在局部应用一种强效的皮质激素新制剂氯氟美松(Clobetasol Propionate)后,发生类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检查了这3例病人和另1例病人(都患牛皮癣)的垂体与肾上腺的机能。发现他们在用本药后,血清中氢化可的松水平持久地显著降低,均低于1微克/100毫升。停药后有3例发生肾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是否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方法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应用氨茶碱、异丙托溴铵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测定肺功能,评价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4周肺功能有明显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是改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幸  孙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9-120
目的比较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53~76岁肺功能Ⅱ~Ⅲ级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治疗稳定期COPD能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6~1990年共收治2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选用含SHZ并氟美松方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病人年龄1~56岁。脑膜炎型11例(50%),伴颅神经损害或颅内定位体征的脑膜脑炎型9例(40.9%),有脊髓损害的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髓膜炎型2例;中晚期和迁延期占77.7%。合并肺结核20例,其中原发型3例、血播型16例、浸润型1例。治疗方案 SM0.75日1次肌注、INH0.3日顿服并静脉滴注0.6~0.9、PZA0.5日3次口服。儿童用量酌减;全部并用氟美松静脉滴注0.1~0.2mg/kg;3例曾椎管给药氟美松,10例曾加用RFP。文献报道,多采用去氢或氢化可的松,并主张1个月后开始减量,疗程不超过3个月。本组应用氟美松是在脑脊  相似文献   

20.
氟美松(dexsmethasone)能消除脑瘤及其它脑疾病伴发的血管性水肿。而由于相信脑水肿是脑型疟的持久特征,所以自1960年以来,氟米松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型疟。据称其能降低死亡率,并加速恢复知觉。但这只是根据同时接受抗疟及其它药物的小组病人的非对照性试验所得出的结论。100例脑型疟昏迷病人分成大剂量氟美松及安慰剂两组,进行双盲对照试验。氟美松静注给药,儿童首次剂量为0.6mg/kg;其后7次剂量,每次为0.2mg/kg,每隔6h 1次。成人首次剂量0.5mg/kg,其后7次剂量每次10mg/kg。治疗期4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