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三维空间中的抽油杆柱受力分析入手,采用纵横弯曲梁这一模型,提出了一种定向井及水平井抽油杆最佳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已编制了计算程序。从理论上阐明了扶正器间距计算的方法,现场应用比较满意,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无油管采油系统工作时受力分析,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空心抽油杆扶正器的安放间距.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防止空心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降低对套管的损伤,为国内从事该技术应用的同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斜井有杆泵采油的发展使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斜井部位扶正器间距的确定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应用材料力学原理,通过对斜井部位每两个相邻抽油杆扶正器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计算通式,并据此对不同管柱、杆柱配合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简化了的计算式。为了使用方便又将典型的管柱和杆柱配合、不同的井斜率和杆柱拉力经计算后制成图集,应用时只要根据油井管柱和杆柱配合,并知道井斜率和杆柱拉力即可从图中查到杆柱各段每两个相邻扶正器之间的间距值。  相似文献   

4.
当斜井采用有杆泵抽油时,必须在抽油杆柱上安装扶正器以避免杆管的磨损,而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是影响扶正器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用位移变分原理,以三角级数形式建立了相邻两扶正器之间抽油杆柱弯曲的挠度曲线方程,给出了抽油杆柱最大挠度与扶正器合理配置间距的计算公式。指出配置间距随井斜角的增加而减小,同时轴向压力对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有较大的影响,轴向压力越大,扶正器的配置间距越小。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竖直井抽油杆柱下部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失稳临界状态方程。以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不发生失稳为条件,建立从泵端沿抽油杆柱向上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抽油杆扶正器的结构及其设计要点,给出了定向井有杆泵抽油时的扶正器间距计算公式。实践证明,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而且抽油杆柱装上扶正器后,既扶正防磨,又有很好的刮蜡、防蜡效果。  相似文献   

7.
直井抽油杆柱扶正器安装位置及安装间距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分析抽油杆柱在下冲程的受力状况,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抽油杆柱在下冲程时的弯曲变形挠度方程,得出直井抽油杆柱中和点以下部分在受压状态下发生正弦弯曲的结论,进而给出了抽油杆柱扶正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及安装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列出据此计算出的不同冲程和冲次下扶正器的安装间距值。实例计算表明,按上述公式计算确定的扶正器安装位置与现场实际要求基本相符,按计算结果安装扶正器后,抽油杆及接箍没有发生偏磨。指出加重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坚直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竖直井抽油杆柱下部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失稳临界状态方程。以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不发生失稳为条件,建立从泵端沿抽油杆柱向上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9.
斜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三维计算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在斜井抽油杆上合理布置扶正器可减缓抽油杆与油管的相互磨损,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力学分析的方法,结合井眼轨迹数据,由下到上逐跨计算了抽油杆柱的扶正器间距和轴向力。假定抽油杆柱上只有扶正器处与油管接触,通过反复试算确定了两相邻扶正器之间的合适间距、上扶正器处的轴向力和侧向力。研究结果表明,相邻两扶正器的间距取决于上述轴向力、侧向力、井眼几何尺寸、杆抗弯刚度和杆与管间隙的大小。抽油杆柱最下端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压强、柱塞重量、摩擦力、液体阻力和惯性。而侧向力的大小取决于井眼见何尺寸、轴向力和抽油杆重量。计算实例及现场应用均表明三维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有杆泵采油系统中的扶正器对整个采油系统稳定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抽油杆扶正器断脱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增加了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本文通过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编写了抽油杆柱扶正器有限元分析的命令程序流,分析了扶正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平井中抽油杆柱的受力特点,讨论了水平井中抽油杆柱加重的位置与必要条件。应用纵横弯曲连续梁柱理论得到了求解带扶正器的抽油杆柱的轴力、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以修正的Goodman应力图为强度准则,并考虑杆柱刚度条件,提出了水平井中抽油杆柱加重设计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某油田1口井的抽油杆柱设计实例,说明了该万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有杆泵诊断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庆吉  宋考平 《石油学报》1997,18(1):133-136
本文给出了考虑杆柱、液柱、管柱组成的有杆泵系统的泵况诊断数学模型。该模型由描述系统振动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周期性条件组成。对于所给的双曲型方程组,经特征变换变成了便于作数值计算的形式。由于考虑了带有曲线井轴的情况,该模型适用于水平井的情况,并以直井、斜井、定向井为特殊情况。编制了应用软件,对四口井地面示功图计算了泵功图,并对泵故障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与检泵作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定向井抽油杆柱系统的准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玉廷  袁祥忠 《石油学报》1995,16(3):116-122
在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中,为避免抽油杆柱直接和油管壁接触,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安装扶正器.安装扶正器后,杆住的受力与变形分析都不同于直井.本文就准静态条件下,运用纵横弯曲连续梁理论对定向井抽油杆柱系统的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为定向并抽油杆柱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垂直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器安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管杆柱屈曲给生产带来许多问题,文中采用弹性稳定理论中的能量方法,分析了受轴向分布载荷作用的垂直管杆柱的稳定性,得到了关于轴向分布载荷、底端轴向载荷和管杆柱几何参数的稳定性方程,并求得了它的解析解。该解对于垂直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器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程中针对不同端部边界条件的管杆柱约束系数取值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5.
底水驱动油藏水平井井网产能公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底水驱油藏水平井井网产能公式和影响水平井、垂直井锥进参数的比较.应用镜像法和势函数叠加原理推导水平井井网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层顶部封闭边界、垣压边界、水平井在油层中位置、油层各向异性等因素对水平并势分布的影响,推导出底水驱油藏水平井井网势分布函数及其产能公式.比较控制水平井和垂直井锥进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是:油层各向异性比值、原油粘度、井距、油水密度差、油层厚度.  相似文献   

16.
节点系统分析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俊德  徐慎荣 《石油学报》1997,18(3):134-138
结合现场实际资料得出了部分打开水平井产能预测曲线及公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多相流体运动规律,导出了水平井有杆泵抽油时流出曲线的计算方法和流体在水平段流动时的压降计算模型,并用实例分别计算了水平井生产系统中各部分压降.实例表明,导出的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并指出如果水平井段压降超过0.1MPa,则对水平井进行节点系统分析时,应该考虑水平井段的压降.  相似文献   

17.
定向井有杆泵抽油井筒压力分布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兆胜  郑俊德 《石油学报》1996,17(3):131-136
根据多相流体力学的能量守恒原理,从油管和抽油杆的环空入手研究油气水混合物在油管内的压力分布和抽油泵的能量损失,推导出定向井有杆抽油泵入口压力、出口压力、排量系数、泵效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定向井有杆泵抽油井筒压力分布预测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对预测定向井的垂直和倾斜井筒压力分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水平段合理长度经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水平段存在一个合理长度区间。文章建立了水平井产量模型,应用产量模型计算了不同水平段长度对应的水平井产值,从计算数据可以看出,水平井的成本随着水平井段长度的增加急剧上升。根据现场实际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水平井水平段成本和进尺之间的关系方程。应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指数等经济评价指标对某水平井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该水平井的最优水平段长度。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管柱屈曲研究中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井管柱屈曲临界力和屈曲后管柱与井壁的接触力这两方面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结论。本文对理论和试验的不同结论进行了分析,指出产生这种不同结论的原因,一是推导方法不同,二是试验条件不规范。认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在理论、试验和现场三者结合下,建立科学计算方法,以便得到更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Doty数学模型为基础,对定向井杆柱、液柱进行了受力分析,给出了描述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两步二阶显示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从而解决了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的数位模拟问题。同时指出了定向井数学模型与会在井数学模型的区别。从模拟结果看,定向并与直井的地面示功国和泵示功图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定向井进行设计时要采用适合于定向井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