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计算(50%,wt)双氧水在不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找出预热器温度与系统压力的关系,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均衡操作条件下,旋风预热系统内物料的定常运动规律。工作基理论生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各极热管和预热器落入窑内,各级预热器飞灰在本级与上级预热器之间做循环运动,其质量流量与成分均为恒定值,此规律用图简明示出。  相似文献   

3.
三系列悬浮预热系统热效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列预热系统是将三列自下而上并行的气流与自上而下逐级串行的料流结合为一体的新型预热器系统,该构成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预热器单体内的固气质量比.对三系列悬浮预热系统,从质量和热量平衡的基础出发,建立了三系列五级预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热效率表达式.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出了热效率的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固气比的增加,系统热效率出现峰值;一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对热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各级旋风筒的影响相对有限.为三系列悬浮预热系统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预分解窑系统,包括5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基于各向异性的RSM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随机轨道模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级预热器单体的分离效率和颗粒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设计参数进行比较,表明该模拟研究能够对预分解系统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可用来分析出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性能和优缺点,针对缺点进行分析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立筒预热器窑的工艺及设备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立筒预热器窑系统影响熟料产量、质量达标的工艺及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针对工艺参数的设计、热工系统平衡的把握,提出了防止立筒堵塞、提高系统效率的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证明,效果明显;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措施对此类窑型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虑比热作为温度的函数下,研究了旋风预热器系统的热性能。建立了描述水泥预热煅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计算了各级旋风预热器的物料量和粉尘量,分析了它们对系统温度分布和热耗的影响。利用同一模型阐述了五级旋风预热器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空气预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空气预热器的改造方案和改造后的使用效果。通过对改造前后加热炉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针对燃料性质对露点腐蚀温度进行计算,分析了热管腐蚀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热管材质等级和改造风道的建议,由此为加热炉空气预热器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裂缝性凝析气藏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气藏,其物质平衡方程与常规气藏差别较大.以物质平衡基本原理为基础,考虑岩块系统和裂缝系统压缩系数、束缚水饱和度的不同,建立了考虑双孔隙系统的裂缝性凝析气藏新的物质平衡方程,通过该方程的诊断直线可分别求得裂缝系统和岩块系统的凝析气地质储量.通过建立单井数值模拟概念模型,使用模拟计算的压力、产量数据,采用新方法计算裂缝和岩块系统凝析气储量,与概念模型实际储量对比误差很小,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某裂缝性凝析气田实际生产数据,应用新的物质平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裂缝性凝析气藏裂缝及岩块系统的凝析气储量.  相似文献   

9.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冷端金属温度试验和数值模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运行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冷端金属受热面容易发生低温腐蚀和堵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大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不同工况下低温受热面温度变化曲线和平均温度。以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空气预热器传热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冷端金属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暖风器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提高了电厂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空气预热器上部漏风系数大的原因,研究了管式空气预热器烟侧的磨损机理及计算方法,提出了防止空气预热器磨损的有效措施,并针对清河发电厂的防磨套管进行改造,研究出一种经特殊处理后的流线形套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空气预热器上部漏风系数大的原因 ,研究了管式空气预热器烟侧的磨损机理及计算方法 ,提出了防止空气预热器磨损的有效措施 ,并针对清河发电厂的防磨套管进行改造 ,研究出一种经特殊处理后的流线形套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影响小型预热器回转窑系统的产量和热耗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加强窑与预热器系统的通风和生料在预热器系统内充分分散的措施和方法,说明了充分发挥回转窑的烧结能力,使预烧能力和烧结能力相适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某厂2 080 t/h亚临界锅炉进行性能测试试验,锅炉性能测试试验包括锅炉热效率测试试验、锅炉主要辅机电功率测试试验和空气预热器漏风测试试验等。试验中采用锅炉反平衡法对锅炉热效率进行计算,并分析了锅炉热效率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锅炉排烟温度偏低的现象严重,可以通过调整低温省煤器的启停时间或投运暖风器的方法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四分仓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方式和传热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先合仓再分仓的热力计算模型。模型包含合仓和分仓两步计算,通过合仓计算获得平均出口烟温和有加权的平均出口风温;利用合仓计算结果进行分仓计算,获得右二次风仓、一次风仓和左二次风仓的平均出口风温。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27%,最小相对偏差为0.21%。以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四分仓空气预热器为实例,在4个常用工况下,计算值与实际运行数据的最大相对偏差为4%,平均相对偏差为1.8%,验证了此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电站锅炉热管空气预热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将预热器最低管子壁温的控制条件引入约束函数矢量;对最优化技术在热管空气预热器设计中应用的方法特点作了说明;给出一个工程设计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
华能巢湖电厂1#炉空气预热器投运以来漏风率较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原因,通过对转子热变形量以及空预器漏风量的计算,明确了影响漏风率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制定出减小漏风率的策略和措施.在此指导下,没有经过大规模改造,只通过调整各部间隙,就大幅度地降低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和所用蓄热元件的结构密切相关。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搪瓷蓄热元件的传热和流动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波纹倾角、波纹节距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传热特性及阻力特性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波纹倾角对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的影响更加明显,而波纹节距对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弱。模拟结果可为传热元件的选型优化以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实现动平衡中所用的数学方法──影响系数法[1]和利用单片机系统实现对不平衡量的计算及定位.影响系数法可以避免复杂的矩阵运算和复数运算,可使计算过程大大减化;同时,不用作图的方法就可得到不平衡量值G0和相位角度θ微机系统(单片机)对于提高平衡速度、平衡的准确性和精度都给予了可靠的保证.同时,现场平衡容易实现,可降低成本,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华能巢湖电厂1#炉空气预热器投运以来漏风率较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原因,通过对转子热变形量以及空预器漏风量的计算,明确了影响漏风率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制定出减小漏风率的策略和措施.在此指导下,没有经过大规模改造,只通过调整各部间隙,就大幅度地降低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线完好而负载不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无功补偿的方法控制中性线电流为0,控制三相电流平衡.给出了判断补偿相的方法,建立了计算相应相与中性线间电流、相线补偿容量、线间电流、线间补偿容量等数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无功补偿,可使中性线电流接近0,且相电流对称,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