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工程所在位置及调水影响所涉及干旱河谷区的基础上.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选取大金川河段干旱河谷为典型研究区.以该区河流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西线调水后研究区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其中包括调水对河道生态用水、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方面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为西线调水工程对干旱河谷区的影响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道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和生理生态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形态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阻流、导流和截流三个方面.生理生态方面,可以分为河道植物吸水、含水和蒸腾耗水等环节.在分析这些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需要对不同种类河道植物的水文效应机理进行试验研究,才能对不同植物群落在较大尺度上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有整体把握,并需要考虑河道自身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发水电资源,通过对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的回顾及其概念的探析,揭示河道内生态缺水的实质是因河流水量和流态的变化导致栖息地减少或丧失,使得鱼类等水生生物不能顺利完成其生命周期、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认为对河道生态需水的科学理解是:满足鱼类和水生生物正常繁衍的水量及其分配过程与天然河流流态相似。提出从加强基础研究、保护支流水系的天然l流态、科学规划和梯级联合调度等方面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协调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的关系。   相似文献   

4.
河流是水流与水生物的载体,是水体和水环境的总称,生态要素包括:基本水量、水生生物、稳定的河道、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水的持续流动性。文章通过阐述河流的相关概念,指出了健康河流存在的问题,对建立健康河流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丽华  水艳  喻光晔 《治淮》2015,(1):31-32
一、生态需水的构成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包括河道及连通的湖泊、湿地、洪泛区范围内的陆地,其生态需水量由以下方面组成: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生态平衡所需水量;维持合理的地下水位,保护河流湿地、沼泽生态平衡,保持和地表水转换所必需的入渗补给水量和蒸发消耗量;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的入海水量;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流量;防止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所需维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6,(12):39-41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黄河下游河流生态和河道生态用水保障、典型区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生态修复状况和流域外供水区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沙、河口生态调度、生态补水、湿地修复等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遏制了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趋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黄河下游河道湿地面积增加,河流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改变了黄河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黄河入海水量显著增加;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着力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制了流域水生态失衡的态势,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重要区域的生态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7.
含植物河道水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植物群落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天然植被护坡固土、净化水质、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已成为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本文从水生植物影响下的河道水流阻力特性及水流结构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对含植物河道水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入淀水量锐减和水域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生命受到巨大威胁。分析认为白洋淀对维持流域防洪保安和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流域、跨流域调水的白洋淀水量供给保障系统和白洋淀水污染防治体系,使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9.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外流域调水补充水源、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湿地营养物质的措施、利用种子库、植物繁殖体等途径恢复植被等措施。确定恢复目标为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恢复传统景观等,并对恢复后的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北方干旱地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规划从雅砻江的支流达曲、泥曲和大渡河的支流杜柯河、玛柯河、阿柯河等河流调水40亿m^2入黄河上游支流贾曲,以缓解我国西北沿黄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调水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对调水工程的成功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该调水区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主要是满足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将50%保证率时的河道内流量的30%作为最小生态流量的方法来初步计算各调水坝址处的最小生态流量,并利用Montana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计算的逐月最小生态流量,在4~9月份时,可以使河道内的流量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在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时,可以使河道内的流量状态处于非常好的水平,并在满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的同时,达到工程对外调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