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轧辊磨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轧辊磨损模型的分析,探讨了适合于在线应用的轧辊磨损回归模型,介绍了轧辊磨损模型的解析原理,并进行了实际解析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解析正确,能显著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磨损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轧辊磨损的几个主要因素,得出简单实用的磨损预报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用于在线板形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轧制压力、前滑、轧制单位长度和带钢宽度对太钢1549mm热连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磨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工作辊磨损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模型精度较高,适用于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国内某厂1700热连轧机CVC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模型中主要系数数值,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换辊周期CVC工作辊磨损,得到轧制带钢长度与工作辊中心磨损的关系及CVC轧辊磨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带钢长度是影响轧辊中心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CVC轧辊磨损规律与普通轧辊相同,轧辊磨损对其辊形影响不大。将计算得到的CVC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5.
 某2 250 mm热连轧机工作辊普遍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磨损现象,以往基于压力不均匀分布函数或磨损不均匀函数的工作辊磨损计算模型无法准确计算轧辊磨损形状,严重影响了带钢横向断面的轮廓质量。根据辊形与断面形状的相似性以及工作辊局部的不均匀磨损对板廓局部高点的遗传作用,提出且实现了基于带钢板廓特征的工作辊不均匀磨损计算模型,并采用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计算了模型参数。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实现对工作辊不均匀磨损的准确计算,这对宽带钢板廓形状缺陷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热轧生产作为板带轧制的首道工艺,轧辊异常消耗与磨削次数影响着机组的生产能力,同时影响板形,迫切需要建立磨损情况的准确预报。以唐钢2050粗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粗轧工艺特点,结合实际工况,分析了轧辊磨损机理。为更好地了解轧辊沿长度方向上各点的磨损情况,对轧辊进行了划分条元,同时利用划分条元建立了单位辊间压力的理论模型。针对工作辊与支撑辊的不同磨损情况,建立了区别于不同轧辊的磨损理论模型,同时根据辊间压力模型与轧辊磨损模型,开发了一套粗轧机组轧辊磨损预报模型软件。该软件可以显示轧制一定里程后轧辊各个样本点的磨损情况,形成轧辊磨损规律曲线。同时采用离散分段法分别计算支撑辊和工作辊磨损量分布,为后续轧制工艺提供了精确的轧辊磨损预报,确保轧件产品的质量,同时提高了机组的轧制稳定性与轧制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厂CSP生产线CVC工作辊磨损的实测,得到工作辊的磨损曲线.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轧辊磨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适合CSP生产线的工作辊磨损模型,并且借助MATLAB软件全局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回归磨损曲线面积与实际磨损曲线面积的相对误差为3.78%,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0.932 8,可用于轧辊磨损的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8.
中厚板轧机轧辊磨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厚板轧辊磨损的分析,介绍了轧辊磨损模型的解析原理,探讨了适合在线应用的轧辊磨损回归解析模型,并进行了实际的解析分析。对南钢2500mm中厚板轧机的轧辊磨损进行预测和实际的测量,应用结果表明:磨损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磨损模型的预报精度,从而为中厚板的厚度精度、板形和板凸度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2800四辊轧机工作辊磨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分析了2800四辊轧机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工作辊磨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用于在线板形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用统计方法建立起适合应用的支撑辊磨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多峰值且高度非线性系统的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其参数的估计复杂且计算量大。借助遗传算法,得到有效解决。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汪净 《中国冶金》2018,28(5):54-57
涟钢2 250热轧板厂是国内设计制造的常规热轧生产线,只配置了一架粗轧机,粗轧工作辊相对于其他配置两架粗轧机的热轧线磨损要大。生产线为了降低辊耗和减少粗轧换辊次数,增加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轧辊事故增多和精轧前机架出现明显中浪。通过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磨损量和消耗量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摸索出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其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进行规范后,轧辊事故同比减少了58.28%,精轧前机架出现浪形的现象明显减少,成功解决了粗轧工作辊消耗与产品质量、轧辊安全使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连生  连家创 《钢铁》2001,36(1):66-69
论述了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的形成机理及磨损分布的基本规律 ,分析了轧辊磨损的影响因素及目前磨损预报模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轧辊磨损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建雷  张杰  秦松  陆佳栋  岳重祥 《钢铁》2022,57(4):79-87
某热轧薄带平整机轧辊长度为1 800 mm,带钢宽度为1 320 mm,两者相差太大,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有害接触区长度过大,在轧辊自身挠度作用下,辊间应力峰值集中于带钢边部位置.随轧制公里数延长,工作辊边部磨损加剧,不利于后期板形控制,同时会缩短轧辊使用寿命.针对热轧薄带平整机工作辊磨损不均匀问题,设计优化支撑辊辊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热轧薄规格带钢平整的板形质量,在平整机上采用了新的辊形配置。在支撑辊上采用变接触式 支撑辊辊形,在工作辊上采用六次方多项式正凸度辊形。变接触支撑辊辊形可以降低轧辊挠曲变形和边部应力的 集中,增大弯辊力的调控功效。采用正凸度工作辊辊形,可以弥补平整机的磨损辊形,延长平整轧制计划单位的长 度。此辊形配置在首钢迁钢热轧平整机上应用,保证了平整改善薄规格带钢板形质量,延长了平整轧制计划的长度。  相似文献   

15.
CSP热板带轧机工作辊磨损对带钢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邯钢连铸连轧厂的生产实践,分析了CSP热板带轧机工作辊磨损的形成机理。通过采用板形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新型材质轧辊以及轧制润滑等工艺技术,减轻了工作辊的磨损,提高了热轧板带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6.
SmartCrown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新技术改进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光辉  曹建国  张杰  王聪  贾生晖 《钢铁》2006,41(9):56-59
SmartCrown板形控制新技术在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工业应用中存在SmartCrown工作辊窜辊行程利用不充分、工作辊磨损严重且不均匀等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建立辊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辊间压力对磨损辊形的影响.在解析掌握1 700冷连轧机引进的SmartCrown辊形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改进的SmartCrown plus新辊形,经过现场工业试验研究,SmartCrown plus工作辊取得磨削量小,且磨损更均匀化,其辊形自保持性良好的明显效果,现已成功投入1 700大型工业轧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涛  黄庆学  申光宪  郑永江 《钢铁》2017,52(11):81-86
 目前中国热轧厂采用的四辊轧机普遍存在工作辊夹住板带轴向的移动现象,简称“叼板窜辊”弊端。按“微尺度静定”设计理论分析得知,轧辊轴承座与机架窗口立柱之间的微小间隙约1 mm(后随衬板磨损加大)易使辊系处于静不定状态,进而产生辊间错位及交叉工况,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叼板窜辊现像。原有设置辊间偏移距布放辊系的设计忽视了控制微小间隙的必要性,经分析发现,叼板窜辊原因的关键在于科学控制“不得已间隙”。通过开发智能衬板,保证轧机轧辊平行、定位稳定、可靠运转,消除叼板窜辊带来的能量消耗,充分利用轧机的高档能力,采纳大压下轧制新工艺,生产高强度新品种精品,实现4/6辊热冷轧机改造和更新换代,达到降本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While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roll wear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es to hot strip mills (HSM), very few studies which detail an exact prediction model have been published.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wo prediction models with measured roll wear. The first prediction model, model 1, developed for a plate mill, was modified to use in strip rolling process. The second prediction model, model 2, is a simplified on‐line model. Data of two hot strip mil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olling schedules. The rolls and strip propertie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rolling conditions were detailed. The influence of hot rolling factors, such as strip strength, roll grades, rolling temperature, rolling force, reduction and contact length, were also studied. When rolling with different work roll materials and strip grades, the modified prediction model has better prediction accuracy than the simplified model. The accuracy of both models becomes better at higher roll wear > 150 μm. HSS work rolls were confirmed to exhibit improvement of roll wear in comparison with HiCr rolls, the wear resistance was 3 to 4 times better. The influence of strip grade on roll wear was shown to be significant, with higher accuracy of the regression statistics for rolling with similar strip grades and lower regressed accuracy for rolling with mixed strip grades. The roll wear was evaluated at the centre of the barrel.  相似文献   

19.
轧辊槽面状况直接影响高速线材盘条表面质量,对粗中轧不同机架轧辊孔型磨损进行了大量测量,结果显示,无论是椭圆孔型还是圆孔型,孔型磨损都呈现极大不均匀性,槽底磨损量最大;沿轧制方向,磨损量逐渐增加,且椭圆孔型磨损量增加幅度高于圆孔型;单机架磨损量随吨位呈正相关关系。这些基本规律,有助于轧机操作人员适时地进行辊缝调整,更容易地控制料形。  相似文献   

20.
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磨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艺和结构的特殊性,带钢热轧平整机的工作辊磨损演变规律与热连轧过程有显著差别。然而,目前对工作辊磨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轧,对热轧平整机磨损演变规律的研究较少。为此,从热轧平整机工作辊的磨损特点出发,结合现场大量实测磨损数据,分析磨损的形成与发展机理。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单机架四辊热轧平整机的辊系-轧件耦合计算模型,揭示不同磨损阶段工作辊接触应力对磨损演变的作用规律。通过与某厂1 580 mm热轧平整机的实际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演变规律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的磨损情况,为热轧平整机轧辊磨损理论的发展与磨损预报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