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王玲英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06,27(3):309-310
目的观察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与非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鼻窦内镜(FESS)手术的影响。方法将行FESS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P组)和非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F组)两组,P组采用1%普鲁卡因250ml+芬太尼0.3mg静脉滴注维持麻醉,F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异丙酚200mg+芬太尼0.3mg静脉滴注维持麻醉,两组均间断静脉注射万可松维持肌松。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的出血情况和手术所需时间。结果P组平均出血量(1100±200)ml>F组(550±180)ml,P组手术所需时间(180±30)min>F组(140±35)min,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FESS手术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与河琢毒素(TTX)EC_5合用于小鼠坐骨神经麻醉,其EC_(50)均比它们单用为低(P<0.05,P< 0.01),且麻醉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在家兔硬膜外麻醉中,合用与单用的EC_(50)未见显著差异,但均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在家兔角膜麻醉中,利多卡因与TTX合用,其EC_(50)比单用利多卡因低(P<0.05),而普鲁卡因与TTX合用的EC_(50)与单用普鲁卡因无显著性差异。两药与TTX(EC_5)合用的LD_(50)(小鼠)均与单用无显著差异,但可提高它们的治疗指数。  相似文献   

3.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中,应用三组麻醉方法:即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和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通过心电、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等项监测对比,结果以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效果最佳,镇痛作用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术后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静脉复合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因手术的种类及要求不同,静脉复合的麻醉药物及各种药物的配比浓度亦不同,复合液中临床常用的静脉普鲁卡因浓度为1%。自1980年以来,我们用2%普鲁卡因复合度冷丁,琥珀胆碱静脉麻  相似文献   

5.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的研究近况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黄维军(百色533000)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IPA)在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1],近年来对IPA的药理、病理生理、临床应用及临床使用价值都有新的认识。现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1普鲁卡因静...  相似文献   

6.
用α和β受体阻断剂,观察对麻醉大鼠心室纤颤(下称室颤)阈的影响。大鼠分两组,A组先用β受体阻断剂,30min后加用α受体阻断剂。B组用药顺序与A组相反,A组用药前室颤阈值4.69±2.20mA,静注β受体阻断剂后10min室颤阈提高为6.13±2.47mA(P<0.05)。静注后30min室颤阈降为4.00±1.69mA,此时加用α受体阻断剂,10min后室颤阈又提高为5.88±2.36mA(P<0.05)。B组用药前后室颤阈值测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β受体阻断剂可提高大鼠的室颤阈,α受体阻断剂在β受体阻断剂作用基础上能提高反复致颤心脏的阈值。  相似文献   

7.
静吸复合麻醉中普鲁卡因作用的评价林水雄,李传醋,陈方道,陈本禄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普鲁卡因我院近年来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取代传统的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发现静滴普鲁卡因的某些问题,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选择性胸腹手术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4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下维库溴铵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特征。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41例,全麻气管内插管后随机用4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即静脉组(静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地氟醚组(静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 地氟醚)、异氟醚组(静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 异氟醚)和安氟醚组(静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 安氟醚)之一维持麻醉,在呼气未吸入麻醉药浓度达0.6MAC(minimum aveolar concentration,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时静注维库溴铵(0.05mg/kg),肌松监测在四个成患刺激法,比较起效时间,高峰作用时间,临床肌松时间,恢复指数,TR达0.7时间和TR达0.9时间。结果 地氟醚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3组之间各指标无差异。起效时间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快于静脉组;高峰作用时间异氟醚组长于静脉组:临床肌松时间异氟醚组长于静脉组;其他各指标4种之间无差异。结论 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复合低浓度(0.6MAC)吸入麻醉药地氟醚、安氟醚和异氟醚麻醉时,对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的影响无差别,其中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复合安氟醚麻醉和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维库溴铵的强化效应强于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和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新型麻醉药的使用,复合麻醉的方法也在逐渐改进,但以静脉普鲁卡因为主的复合麻醉,仍是国内各医院广泛应用的主要方法。由于辅助用药的不同,可以将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分为几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目前我院常用的方法有:强化静脉普鲁卡因(强化静普)、静脉普鲁卡因加肌肉松弛药(静普肌松)、气管内吸入与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吸入与静脉复合)、静脉普鲁卡因氯胺酮琥珀胆碱复合麻醉(另有专题报告)等四种方法。本文仅就前三种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的部分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心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裕文  高鸿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8,11(4):147-147,151
本文研究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IPBA)对急性缺血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影响。采用PES—Ⅱ型心脏程控刺激仪对比观察10只急性心肌缺血犬IPBA前后的9个心电生理参数变化。在IPBA后,SACT、SNRT、SNRTC、SR、AVERP显著延长(P<0.05—0.005),文氏点及2:1阻滞点显著提前(P<0.01),QTc显著延长(P<0.005)。表明常规剂量的IPBA降低急性缺血心脏窦房结自律性并抑制赛房传导及房室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1.
郭素香  解东江 《农垦医学》1999,21(3):159-162
目的 普鲁卡因,氯胺酮,琥珀胆碱静脉复合全订的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监测研究。方法 对27例腹部或盆腔手术的病人分别进行麻醉前,诱导时,手术中1小时,拔气管插管时和停药后1小时的EEG,SEP,BAEP的监测和描记,结果 EEG在麻醉诱导时呈爆发性抑制,其等电位时间的长短与麻醉深度有关,麻醉中各时期SEP和N55,P80波潜伏期延长,P80波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总结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_(10)以上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309例临床资料,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血压、脉搏在全麻诱导和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总药量后5~15min 内变化最大。因此,力争此期麻醉平顺、循环功能稳定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关键。硬膜外麻醉主要使血压下降或剧降;全麻主要使血压上升或剧升,但全麻较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因此,对老年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可慎重选用硬膜外麻醉,若欠佳者,则以气管内全麻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硬膜外麻醉中预注芬太尼是否会对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产生影响。方法 20例ASAI-Ⅱ级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三组,AF组为硬膜外腔预注芬太尼组,PE组为切皮后应用芬太尼组,NE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2%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血浆利多卡因浓度。结果 利多卡因浓度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超前应用对利多卡因的血浆药物浓度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20例剖宫产病人应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病人中麻醉优良为316例,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5min内麻醉平面固定,低血压发生率21%,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2—1.8ml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0.1mg可产生48h以上的镇痛效果,术后头痛4例。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作用迅速、镇痛好、肌松好、用药量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例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患者血浆心钠素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麻醉后1小时、2小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经放免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AP也无关系。说明麻醉中药物、病种、手术方法及术中体液对血浆ANF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0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分别用依托咪 硫贲妥钠进行静脉全麻诱导观察两组静脉全麻药对意识,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托咪酯明显优于硫贲妥钠,适用于开胸手术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犬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希氏束电图法研究了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复合麻醉对犬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作用。实验发现,此麻醉方法可使A-H间期、H-V间期延长,AVNERP、VERP延长,HR减慢。说明其对窦房结、房室结、希浦系统和心室均有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具有抗房室结折返型心律失常和异位自律性增强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声带息肉摘除术中两种常用麻醉方法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60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鲁卡因全凭静脉麻醉组和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就两组的一般资料、麻醉安全性、麻醉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安全有效,但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苏醒较迟,麻醉费用较高。结论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普鲁卡因全凭静脉麻醉较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苏醒快,且能够降低病人麻醉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病人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20例),D1组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25 μg/kg)组,D2组为大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50μg/kg)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确定后,...  相似文献   

2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了解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利弊。②方法 麻醉剖宫产5000例,其中一点穿刺4387例,选L2~3或L3~4硬膜外间隙穿刺;两点穿刺者613例,先行L1~2或L2~3硬膜外间隙穿刺,然后再行L2~3或L3~4蛛网膜下隙穿刺;腰麻用药为轻密度液、重密度液各2500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③结果 5000例产妇麻醉效果满意,不需硬膜外补充用药;98.67%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理想;7.30%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较理想的剖宫产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