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变工况时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  沈齐英  邵予工 《石油机械》2002,30(8):11-13,25
在理论分析变工况时机械密封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和比压的变化 ,以及端面轴向力平衡变化的基础上 ,采用 1GX70非平衡型机械密封 ,在实验室模拟变工况条件下开展了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变工况时处于气液两相的机械密封 ,因端面间液膜闪蒸而导致端面开启 ,动、静环不再平行 ,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增大 ,动环追随性遭破坏致使密封失效 ;机械密封的动压膜压沿收敛间隙呈正弦分布 ,计算变工况密封开启力时不但要考虑密封端面闪蒸造成沸腾区压力的影响 ,还要考虑动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 技术讨论2 0 0 2年 1月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一台2MPS2 5 0 0— 4 0MW 4型双螺杆泵 ,机械密封泄漏严重。该泵所配密封为大弹簧式、非平衡型密封 ;动环采用镶嵌硬质合金 ,静环为浸呋喃石墨 ,动环与轴采用O形胶圈密封 ,静环与压盖也采用O形胶圈密封。密封损坏的原因有 :①摩擦副采用硬质合金 石墨 ,密封效果较好 ,但对于油、气、砂混输泵 ,由于介质含有颗粒杂质 ,故摩擦副磨损较快 ;②采用大弹簧结构 ,压力沿圆周方向分布不均匀 ,密封在旋转过程中出现偏磨现象 ;③密封端面比压过大。根据密封转速v =4m/s ,弹簧比压 ps应为 0…  相似文献   

3.
弹簧比压对平衡型机械密封基本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弹簧比压是形成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比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弹簧比压对平衡型机械密封摩擦特性和密封性能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动态下弹簧比压可控机械密封试验装置对平衡型机械密封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弹簧比压不仅使机械密封端面贴合,而且会使得粗糙端面的接触点产生变形,形成较小的密封间隙。对于平衡系数与膜压系数相近的机械密封,弹簧比压对泄漏量的影响明显增大。尽管弹簧比压的变化有时不足以改变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状态,但随着弹簧比压的增大,摩擦副之间的润滑介质相对减少。兼顾摩擦特性和密封性能两方面的要求并正确选择弹簧比压,是使机械密封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离心泵内液体漏出泵外或空气漏入泵内 ,需要使用轴封装置 ,近年多采用机械密封。我公司使用的油泵均为离心油泵 ,经过生产实践发现 :1当泵输送的油品温度过高时 ,机械密封的密封腔及动静环端面温度升高 ,动静环端面间的液膜受热被破坏 ,端面产生强烈磨损 ,致使密封失效。 2在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 ,密封介质中含有的悬浮颗粒杂质进入动静环密封面 ,使其磨损 ,造成密封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 ,采取了水冷却和添加外冲洗辅助系统等措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械密封失效泄漏问题 ,但在机泵运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泵抽空等现象 ,为此对…  相似文献   

5.
浆液离心泵作为脱单塔的关键设备,其输送介质为含有颗粒的粘着聚合物悬浊液,机泵轴封采用常规双端面机械密封,常因颗粒物料窜入机械密封动静环端面、动环与轴套间及弹簧里面,造成浆液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通过分析浆液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原因,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有效的解决密封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装置丙烯进料泵泄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装置丙烯进料泵因密封频繁泄漏而失效 ,通过对其机械密封端面比压的核算与分析 ,及对其机械密封动环材料及结构的分析找到了密封失效的原因 ,并对其进行改造 ,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丙烯泵机械密封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端面比压不足、液膜相态的不稳定是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更换静环以适当加大面积比、改善冷却条件、控制端面温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某公司的三螺杆泵频繁出现轴瓦和推力盘磨损、密封泄漏等故障,无法实现裂解装置长周期连续运行。针对多次检修发现的故障现象,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认为轴瓦和推力盘过快磨损的主要原因是:介质润滑性差,平衡管堵塞造成轴向力增大。而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密封型式不合理,介质对辅助密封圈造成腐蚀,使密封圈传动功能丧失,受力情况恶化,造成密封过快失效。文章根据泵的实际尺寸,在尽量对泵主体不做大改动的情况下,确定改造方案。将轴承外置改用润滑脂润滑,将橡胶波纹管机械密封改为多弹簧式,静环增加防转销,辅助密封圈改为"O"型环并对密封腔及轴承室进行改进。改造后,轴承及密封运行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工作可靠性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考虑低速干气密封端面各向同性粗糙度和静环静态角偏差的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求解修正的雷诺方程,分析了不同压缩数下粗糙度和静环静态角偏差对密封稳态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糙度和静环静态角偏差对密封的稳态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较大的粗糙度可以使密封开启力、气膜刚度增大,但同时会造成泄漏率显著增大,因此对低速干气密封是有害的。过大的静环静态角偏差会使密封产生剧烈偏摆,造成端面瞬间接触,加剧端面磨损,最终导致密封泄漏失效。  相似文献   

10.
泵抽空时密封面开启失效过程中的动压效应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抽空状态下机械密封端面间运动状况实验,测量了端面间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讨论了汽液两相密封和全液相密封端面开启过程的动压效应的影响;提出动压作用下密封端面开启失效机理;分析了动环密封圈轴向摩擦力与密封开启失效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某催化剂生产装置中关键设备催化剂合成釜的传动部分为单支点机架、单端面机械密封。由于机械密封处摆动量大,造成釜内介质TiCl4微量泄漏,分解成固体颗粒和盐酸,动环因此腐蚀磨损严重,导致机械密封处产生严重泄漏。后改为带轴承双端面机械密封配无支点机架,要求轴系做静平衡试验,更换了动、静环材料,较好地解决了机械密封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8 Mt/a连续重整装置脱C_7塔底泵为两端支撑两级离心泵,属高温油泵,介质易结焦。自2011年投运以来,更换密封23次,严重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从工艺、设计、设备等方面进行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并根据API 682—2014 《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规定,将单端面波纹管密封改为单端面弹簧式机械密封,更换O型圈、静环材质,调整密封压量,更换冲洗液,在大气侧引入蒸汽进行单端面密封冲洗。2019年装置大检修时,将单端面弹簧式机械密封改为双端面串联式静止型波纹管密封,密封冲洗方案由PLAN21改为PLAN21+PLAN53B,改造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密封故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装置的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3.
对设置于反应釜底部的搅拌器,其机械密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据分析,端面比压不足是导致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经过对弹簧等部件的改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机械密封的改进王凤芝苗维民朱宝明(齐齐哈尔化工总厂,齐齐哈尔161033)齐齐哈尔化工总厂热油泵房均为Y型油泵,这些泵一般均采用机械密封。由于工作介质粘度大,润滑性能差,温度高,造成机械密封动、静摩擦面温度升高,破坏了端面润滑的液膜,产生强烈磨损,使...  相似文献   

15.
我厂原有 4台 12m3 聚合釜 ,其搅拌轴密封采用PN4 0、DN15 0双端面多弹簧外装式机械密封。由于该密封设计上存在不足以及使用环境恶劣 ,经多次改进 ,其平均寿命才超过 0 5a ,但无法满足 1a以上的运行周期 ,因此 ,我们总结了对该密封的几次改造经验 ,重新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原密封结构见图 1。随轴运转的轴套经定位销钉与弹簧盒连接在一起 ,弹簧盒经传动销带动上、下动环一起运转。静环被压环压紧在上、下箱体上 ,依靠摩擦力防转。动环在密封油液压力和弹簧压力的共同作用下 ,其密封面紧压在静环面上 ,构成摩擦副并起密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端面密封比压力的精确计算,涉及机械结构、操作条件、流体力学特征等复杂因素。目前广泛应用的端面密封比压力计算公式系忽略了多种因素后的近似简化公式。本文作者考虑了密封面间存在的液膜反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式,比较精确地反映了端面密封中比压的机理,可供有关方面在分析、研究端面密封时参考。但本文提供的比压力计算方法由子引入了泄漏量作为计算基准,故在实用上尚有一定难点,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丙烯泵机械密封的特点进行端面比压分析,得出液膜相态不稳定是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更换静环而适当加大面积比,并通过改善冷却条件,控制端面温度来保证机械密封在合适的端面比压下工作,保证机械密封处于较稳定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合成氨装置半贫液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于溶液结晶、弹簧失效及密封内冲洗水压力低造成半贫液泵机械密封失效,将原多弹簧机械密封改为波纹管型机械密封,同时提高密封冲洗水压力,达到了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低温甲烷泵是采用深冷分离技术的乙烯生产装置中的重要设备。文章以低温甲烷泵机械密封频繁失效为切入点,阐述了低温甲烷泵的密封机理,并根据密封机理分析判断出引起该泵密封液外漏和内漏的原因有二:一是泵叶轮侧滑动轴承自润滑效果差,不能形成稳定的润滑液膜,导致轴承与轴套存在干摩擦,引起泵的振动,加剧动、静环分离;二是波纹管环面内径承压平衡比过小,动、静环耐压性不足,导致密封腔密封压差过大。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如下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即:制定优化改造方案,对轴承进行重新改造,改善自润滑效果;用截面矩形环面替换原有L型环面,提高密封波纹管内径承压比;使用更耐压的PG型矩形截面密封圈并升级密封圈材质;同时优化机泵运行监控手段,提高机泵运行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海涛 《石化技术》2010,17(2):29-31,41
聚丙烯装置因聚合循环泵机械密封泄漏多次出现非计划停车,影响了安全生产。通过分析机械密封结构、计算端面比压,找到了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对大气侧机械密封动环材质及其端面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后,有效解决了聚合循环泵机械密封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