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出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中成药麦当乳通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电泳分离在控温18 ℃的无表面涂层的熔质石英毛细管中进行.以12.5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8.20)为运行缓冲溶液,压力进样(6kPa×3 s),检测波长为200 nm.在1~52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r=0.999 9),回收率为98.77%,RSD为1.9%,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6%.  相似文献   

2.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枳壳中辛弗林和柚皮素的含量.在30 mmol·L-1硼砂缓冲溶液(pH 10.0)的条件下,实现了被测组分的有效分离.测得枳壳中辛弗林含量为0.724 2 mg·g-1,相对标准偏差为5.9%(,n=5);柚皮素的含量为0.904 7 mg·g-1,相对标准偏差为3.8%(n=5).辛弗林和柚皮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1%和99.6%.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淀粉中可乐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淀粉中可乐定含量的方法。以pH 2.2的磷酸-25 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分离电压20 kV,于214 nm波长处进行紫外检测。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可乐定的质量浓度在0.3~200 mg.L-1范围内与其对应的校正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 mg.L-1,测定下限(10S/N)为0.3 mg.L-1。采用该方法对淀粉样品中可乐定含量进行测定,所得加标回收率在97.1%~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55 cm×75μm,有效长度50 cm),pH 10.60的1.2 mmol.L-1三乙胺-盐-酸0.08 mmol.L-1β-环糊精为运行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2.5 kV,流体静压进样10 s(高度20 cm)。以布洛芬为内标,齐墩果酸、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4.1~114.8 mg.L-1和4.3~120.4 mg.L-1。测得平均回收率均为96.0%,所提出方法用于山茱萸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03%,2.29%。  相似文献   

5.
陈农  王磊  张玉奎  卢佩章 《化学学报》1993,51(7):697-701
本文考察了影响二肽类组分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上迁移时间重复性的因素,提出了采用相对指标来作为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定性的依据,并考察了电流以及柱温对迁移时间和相对迁移时间的影响,发现在恒压lgt~m与T^-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从迁移时间的基本方程定量地解释了上述的变化规律.本文还发现,采用相对迁移时间指标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操作电流以及柱温对迁移时间所引起的波动,是毛细管区带电泳的一个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堆积柱上富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6种药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试验选择了以下分析条件:①检测波长205 nm;②内标物为间苯二酚;③运行液为pH9.2的40 mmol·L-1硼砂缓冲溶液;④分离电压20 kV;⑤进样时间10 s;⑥分离温度25℃。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400 mg·L-1之间与相应的相对峰面积值(即被测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35 mg·L-1(麻黄碱)和0.29 mg·L-1(伪麻黄碱)。以2种药品作基体加入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1.1%及103.6%。  相似文献   

7.
邹晓莉  黎源倩  毛红霞  曾红燕 《色谱》2005,23(3):264-266
建立了消毒剂中活性成分醋酸氯己定(又名:醋酸洗必泰)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法。采用15 mmol/L磷酸盐-乙腈( 体积比为60∶40)缓冲体系,将醋酸氯己定在50 cm×75 μm i.d.的石英毛细管柱中进行电泳分离,电泳电压为15 kV,检 测波长为254 nm。同时,对毛细管电泳分析醋酸氯己定的条件(如缓冲液的种类、pH值、浓度及电泳电压等)进行了优化 。用该方法对消毒剂样品进行测定,在4 min内可完成分析。醋酸氯己定在质量浓度为0.01~0.10 g/L时线性良好,检测 限为0.004 mg/L,吸光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7%,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4%~116.6%。将该方法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4%。所建立的检测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简单 、快速,适用于消毒剂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场放大进样-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对化妆品中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和乙酸氢化可的松3种糖皮质激素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为0.20mmol.L-1硼砂缓冲溶液(pH 9.0),运行电压为-20kV,进样电压-20kV,进样时间45s,进水压力3kPa,进水时间20s,检测波长250nm。在优化试验条件下,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和乙酸氢化可的松的检出限分别(3S/N)为0.015,0.017,0.017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化妆品样品,测得回收率在93.8%~10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1%。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药材姜黄中姜黄素含量的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测定方法.对非水介质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以无水甲醇作为分离介质,NH4OAc-HOAc为电解质,25.0 kV为分离电压,可在12 min内实现对姜黄素的分离检测.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3.0~140.0 mg·L-1,检出限为0.5 mg·L-1,回收率为95.3%~100.9%.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工作电压、SDS浓度和-βCD浓度等条件,建立了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物质在8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500和2~5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6,0.5和0.6mg.L-1。该方法被用于分析实际样品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β-环糊精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和毛细管温度等条件,建立了一种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4种物质在6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300,2~200和5~5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检出限分别为0.8,0.6,0.6和1.4 mg.L-1。方法用于分析生槐角和炙槐角样品并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结果在93.8%~105.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叶下珠药材中黄酮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以硼砂和十二烷基磺酸钠(pH9.0)为背景电解质溶液,运行电压15kV,紫外检测波长245nm,流体静压力进样15s(高度12cm),对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进样检测。按电泳峰共有率fi≥70%为依据,确定10个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中黄酮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峰为8个,各产地叶下珠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与标准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好。在制备供试液后不同时间进样测定,各指纹峰的相对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0%~7.8%之间,结果表明样品在4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pH=5.4)缓冲液作为电泳的背景电解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电渗流抑制剂,用甲基叔丁基醚作为萃取剂处理水样,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中的乙酸和氯代乙酸的简单灵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结果表明,分析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0.33%和4.45%,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花、槐米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缓冲溶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有机添加剂的浓度和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上述两种物质在5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芦丁和槲皮素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0.04~1.8和0.02~2.0 g.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9 4,检出限分别为8和5 mg.L-1。试验结果表明,炮制方法影响槐花和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替吉奥胶囊中的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的含量。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以pH 11.8的20m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为运行缓冲溶液,分离温度为20℃,分离电压为30kV,测定波长为240nm。替加氟和奥替拉西钾在50~500mg·L-1,吉美嘧啶在14.5~145mg·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分别为1.0,2.3,0.6μg·L-1。3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8.2%~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在0.4%~0.9%之间。该方法用于替吉奥胶囊的分析,测定值与标示值相符。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电泳分离氟苯甲酸同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10种氟苯甲酸同系物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组成添加剂浓度、酸度及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选定的分离条件为:分离电压为17 kV,30 mmol/L β-环糊精(β-CD)+22 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电泳缓冲液(pH 8.80),检测波长为214 nm.在上述条件下,10种氟苯甲酸同系物在7.5 min 内可完全分离,检出限为0.8~4.5 mg/L; 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4.3%;回收率为88.9%~102.8%.本方法高效、快速、简便,有望应用于油田示踪剂中氟苯甲酸同系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内相、有机改性剂等微乳组成对分析窗口的影响.以甲醇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电渗流时间,以强疏水性化合物菲为标记物测定微乳液滴(假固定相)的迁移时间,分析时间窗口的变化.最佳条件下,菲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和3.0%(n=6),体系稳定,重复性良好.根据时间窗口的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适当调节,成功实现了5种水溶性和2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离,并与毛细管区带电泳及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高效毛细管电泳浊度法检测牛奶及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浊度法检测牛奶和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样品中加入三氯乙酸水溶液,加热样品至沸腾后自然冷却,使蛋白质充分凝聚、沉降,并提取三聚氰胺。色谱条件为:毛细管柱长度50cm、内径75μm,分离电压13kV,进样量12.3kPa×3s,分离温度25℃,检测波长236nm。加标回收率为83%~98%之间,定量限为1mg/kg。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3.4%(n=5)。该法可用于大量牛奶和奶粉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用带有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取盐酸二甲双胍片20片,剥除糖衣后混匀研细,称取0.100 0g,用水超声溶解、过滤,滤液定容至100mL供毛细管电泳分析。十字通道芯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清洗。试验中采用含5%(体积分数)乙醇和0.1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的2.0mmol·L-1柠檬酸缓冲溶液作为分离介质,进时间为10.0s,分离电压为1.3kV,可在1min内实现分离和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浓度在10.0~110.0mg·L-1范围内与相应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个片剂样品,并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5%~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63%~1.1%之间。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叠加对比法测定阿片粉中吗啡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国祥  苗菊茹  王宇  孙毓庆 《色谱》2002,20(1):69-71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 ,以叠加对比法对阿片粉中的吗啡进行了定量分析 ,样品的回收率为 10 0 .6 % ,峰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不大于 2 .4 % ,相对迁移时间的RSD不大于 1.1% ,相对峰面积的RSD不大于 0 .5 1%。与内标对比工作曲线法作了比较 ,实验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叠加对比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可用于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