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源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的缝隙连接蛋白Cx26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0μmol/L、1μmol/L和10μmol/L的ATRA作用72h后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观察连接蛋白Cx26的表达情况及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Cx26表达为阴性,mRNA水平低,几乎不表达,经过维甲酸刺激后表达显著增高,mRNA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ATRA可以促进Cx26基因转录,提高mRNA水平,增加Cx26连接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AG014699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MTT法测定AG014699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作用的影响;②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G014699在50μmol/L浓度下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作用24h后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①MTT测定:在24、48、72h时AG014699在10μmol/L分别测得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②流式细胞仪测定:AG014699在50μmol/L浓度下对SKOV3作用24h能明显改变细胞的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AG014699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MS-275+姜黄素组(1μmol/LMS-27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单用或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S-275和姜黄素单用都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杀伤DU145细胞;小剂量MS-275(1μmol/L)+姜黄素(20μmol/L)联用时能够协同杀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细胞48h后,细胞的生存率仅为45.9%;细胞周期检测表明MS-275和姜黄素联用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亚G1峰,提示DU145细胞被诱导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联合用药48h后,细胞内生存信号蛋白激酶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凋亡标志蛋白PARP发生剪切。结论 MS-275和姜黄素联用可以协同杀伤DU145细胞,并通过抑制细胞内Akt和ERK生存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沉默DNA甲基转移酶1(DNMTI)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的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 siRNA(15nmol/L)组、阴性siRNA(30nmol/L)组、DNMT1 siRNA(15nmol/L)组和DNMT1 siRNA(30nmol/L)组.转染48h后,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 评价沉默效率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的表达情况;WST-8法榆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转染48h后,15nmol/L和30nmol/L 浓度的DN-MT1 siRNA均明显抑制了DN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DNMT1 siRNA转染后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受抑制,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为0%±12.0%、13.7%±8.2%、23.4%±7.3%、17.1%±5.8%和36.9%±14.2%,其中DNMT1 siRNA(30nmol/L)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NMT1 siRNA(15nmol/L)组和DNMT1 siRNA(30nmol/L)组的G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DNMT1 sLRNA(30nmol/L)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DNMT1 siRNA能特异性抑制胰腺癌细胞DNMT1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凋控基因p2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RMC,分别采用含0、5、10、20μmol/L醋酸铅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于6、12、24、48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培养24h后采用Hochest33342-PI染色法观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5、10、20μmol/L的醋酸铅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RMC的增殖(P<0.01)。Hochest33342-PI染色显示醋酸铅作用后HRMC呈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数量减少,核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RT-PCR显示醋酸铅作用后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醋酸铅作用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醋酸铅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Caspase-3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6.
大黄酸衍生物RH - 01对鼻咽癌KB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宗明  刘娜  邹小萍  刘斌  王莹  陈虹 《武警医学》2005,16(10):731-734
 目的研究大黄酸衍生物RH-01对鼻咽癌KB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KB细胞,应用MTT法测定IC50,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RH-01明显抑制KB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67±0.20)μmol/L;0.8 μmol/L RH-01作用24h即可明显诱导KB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周期C2期阻滞明显.结论 RH-01对人类鼻咽癌细胞有极强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具PPARγ和PPARα双重激动作用的ARB类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阻滞剂(ARB)类药物对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激活作用。方法以COS-7细胞构建PPARγ-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及PPARα-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1、0.1、1、10、100μmol/L)的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或先与10、30μmol/L的PPARγ拮抗剂GW9662共孵育1h后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1、10μmol/L)的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继续培养12、24、36、48、60h后,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以反映PPARγ及PPARα的表达活性。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分别加入10μmol/L的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及替米沙坦培养细胞24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PPARγ、PPAR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缬沙坦、氯沙坦不能增加COS-7细胞PPARγ及PPARα荧光素酶的活性。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均可增加COS-7细胞PPARγ及PPARα荧光素酶的活性,其中100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喉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以Hep-2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用0、1、2.5、5、10、20μmol/L的MG-132干预Hep-2细胞48h;另用2.5μmol/L MG-132分别干预细胞0、12、24、48、72h。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处理)、MG-132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的MG-132)、单用DDP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40、80μmol/L的DDP)及MG-132+DDP组(加入1μmol/LMG-132和10、20、40、80μmol/L的DDP),各组干预细胞48h。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MG-132可有效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呈浓度(r=0.944,P<0.01)及时间依赖性(r=0.945,P<0.01),48h时的半数抑制量(IC50)=2.50μmol/L;与单用DDP比较,MG-132联用DDP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的IC50由62.22μ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0、40、80、120、160μmol/L姜黄素处理EC9706细胞24~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转录因子Ets-1及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作用后,EC9706细胞生长明显减慢,抑制率5.5%~76.2%(P〈0.05),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Ets-1及MMP9 mRNA表达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s-1及MMP9表达相关,这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对血管内皮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糖皮质激素(GC)受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先给予不同浓度(10-9、10-8、10-6、10-5、10-3mol/L)的Dex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应用RT-PCR测定各浓度组中11β-HSD1 mRNA水平,其中不接触Dex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2mol/L)及GC受体特异性抑制剂RU486(10-6mol/L)与细胞作用2h后,再加入Dex(10-6、10-3mol/L)作用24h,RT-PCR测定11β-HSD1 mRNA水平,其中仅用Dex处理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不加干扰因素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Dex(10-9、10-8、10-6、10-5、10-3mol/L)各个浓度组中11β-HSD1 mRNA/β-actin mRNA(分别为0.120±0.040、0.140±0.020、0.280±0.030、0.360±0.060、0.460±0.040)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0.030±0.004,P<0.05),并且与Dex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在不同浓度Dex(10-6、10-3mol/L)处理的细胞中,SB20358组中11β-HSD1 mRNA/β-actin mRNA值(分别为0.28±0.03、0.46±0.04)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28±0.03、0.46±0.04)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RU486组中11β-HSD1 mRNA/β-actin mRNA值(分别为0.21±0.02、0.36±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Dex可能部分通过GC受体诱导11β-HSD1基因转录增强,而与p38MAPK通路的激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