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Todani I型胆总管囊肿患儿25例,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该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7年未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根本性地切除囊肿病变本身,降低后期再次手术的几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型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本院32例成人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型胆道重建术,3例患者因急性胆系感染并腹膜炎者行单纯内引流术,1例因囊肿恶变不能切除,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胆总管囊肿诊断中应推广MRCP,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手术方式首选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型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彩超,CT及MRCP或ERCP检查诊断确诊,根据Flanigan分型行相应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发生胆汁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首选彩超,MRCP为诊断金标准,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儿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一周肝脏功能比较有明显差异,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3年,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的诊断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8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行B超、CT、MRCP及ERCP检查确诊率分别为82%(23/28)、90%(18/20)、100%(8/8)、100%(14/14)。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0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肝左外叶切除4例,ERCP下内支架植入术2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发生胆管炎2例,胆漏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检查具有费用低、安全、简便等优点,可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首选的筛查方法;CT、MRCP及ERCP可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检查手段;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系胆总管囊肿根治性的标准术式,但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的原因包括: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36例,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23例,两者合并存在13例,合并顽固性胆道感染17例;胆管癌变6例;游离空肠袢梗阻4例。再手术方式为:56例均行胆管空肠吻合口切开探查,其中吻合口扩大整形或瘢痕性狭窄切除再吻合32例,吻合口癌灶切除再吻合3例,联合肝切除24例。游离空肠袢切除恢复原oddi括约肌通路3例,重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缝闭或切断关闭原胆肠吻合术中未缝闭的胆总管远端者1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残留复发及吻合口瘢痕狭窄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显露并切开原胆肠吻合口是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正确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手术治疗成人胆总管囊肿32例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率100%.12例Ⅰ型和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V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25例Ⅰ型患者均能恢复一般的体力劳动,未观察到癌变的病例;7例Ⅳ型和Ⅴ型患者术后时有不同程度胆管炎发作,其中1例Ⅴ型患者7年后死于右肝内胆管癌.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年余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吻合手术的20例临床资料。术中梗阻近端肠管充分减压后按要求切除肿瘤及结直肠,于回肠末端戳孔向回盲部方向置入引流管,缝合固定,灌洗近端结肠,肠管吻合后,回肠引流管于右下腹戳孔引出,与腹壁固定。结果:全组病例无吻合瘘发生,粪便从回肠引流管处转流通畅,拔管后无粪瘘及腹膜炎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疗效、并发症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I型6例、Ⅳ型2例;1例患儿中转开腹,余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大出血、胆漏、胰瘘、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14 d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反流性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创伤小,疗效较满意。腹腔镜手术技巧熟悉程度与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在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329例应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行Roux-en-Y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组均获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6~4.0h,平均2.8h,无吻合口瘘、出血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2年,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经放置支架后恢复正常饮食,其余患者胃镜或钡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进食状态良好。结论: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胆总管囊肿,重建胆道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确诊为Ⅰ型和Ⅳ型胆总管囊肿的患者,通过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在腹壁外经左侧腹小切口完成,胆囊及胆总管囊肿分离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肝圆韧带与前腹壁的悬吊固定缝线能更好的显露肝门部,有利于肝肠吻合的完成,为避免吻合口狭窄,采用5-0 polydioxanone(PDS)缝线单纯间断缝合.结果 15例均痊愈出院,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肝肠吻合口直径0.8~1.5 cm,术后14例患儿B超复查无腹腔积液,1例患儿复查B超肝下间隙积液,予以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后积液消失.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7.7 d).术后随访1至20个月,复查B超,2例Ⅳ型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减轻,13例Ⅰ型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无一例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及胆管炎.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经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尤其Ⅰ型和Ⅳ型胆总管囊肿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美峰 《江苏医药》2013,39(13):1604-160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的外科疾病,多见于儿童,成人相对少见.但不论儿童还是成人,其公认的根治方法都是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1].在这类手术,以往多采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加小切口辅助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腔镜仪器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医师能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现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17例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官林  段利军  张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57+159-157,15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本院2003~2010年1 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16例胆管损伤的治疗.结果 16例胆管损伤中,术中发现13例,急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或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发现3例,早期行腹腔引流,支持治疗,后期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术中即时处理,术后损伤遵循胆道损伤的治疗原则,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佳  王丹 《河北医药》2010,32(16):2288-228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属胆道先天性发育畸形。症状多出现于儿童期,少数发生于成年期。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右上腹肿块和黄疸,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体重减轻等。胆总管囊肿一旦确诊需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开腹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1]。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确诊,26例I型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及胆肠内引流。术后出现胆漏1例,胆管炎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首选术式是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因肠结核并发的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历资料、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及病理检查等。结果 11例患者中,发病时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者9例,局限性腹膜炎者2例。术前腹部立位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1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急性肠结核穿孔"3例,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8例。11例患者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穿孔部位均在回肠,且穿孔处肠管局部增厚狭窄,伴有近端肠管扩张者4例,无明显扩张者7例;单一穿孔者6例,多处穿孔者5例,多处穿孔者合并肠内瘘2例。11例患者均行"穿孔的肠管部分切除+肠肠吻合术",有3例另加回肠造瘘术;术后病理均为"肠结核溃疡穿孔"。术后11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处理,发生切口感染者3例,无吻合口漏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5年,目前11例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起病急,病情重。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消化道重建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抗结核和营养支持治疗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8例胆管囊肿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3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场Roux-en-Y吻合;2例行肝门部囊肿大部切除,左右肝管重建整形,与空肠袢大口径吻合;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并左半肝切除;1例仅行肝左叶切除。结论 B超、CT和MRCP检查结合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胆管囊肿做出诊断和分型;根据不同分型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回肠末端15cm范围系回结肠动脉供血,越靠近回盲部吻合支越少,为终末血管。多数人认为此段肠管血运差,肠切除一期吻合影响吻合口愈合,有发生瘘的可能。我院自1982年1月~1990年6月对12例回肠末端7cm内良性病变一期切除吻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术前均由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2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加行部分肝叶切除,恢复基本顺利。术后随访仅2例出现反流性胆管炎。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支持,治疗首选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尽量完整切除囊肿,避免癌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0月诊治的胆道再手术56例临床资料。结果18例行胆管切开取石,4例行肝段、叶切除,15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0例行肝门部盆式吻合,15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加空肠Roux-en-Y吻合,4例行桥式内引流。再手术的原因:结石复发27例占48.3%,残石9例占16.1%,首次手术失误6例占10.7%,首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5例占8.9%,术后肝胆管狭窄与闭塞7例占12.5%,肿瘤2例占3.5%。结论降低胆道再手术的发生率,应明确术前诊断,采用正确的术式,术中操作精细,尽量行根治性手术,避免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