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抽油井流压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环空中由于气体从油中分离出来而产生泡沫段,从而失去明显的油气界面,无法采用回声仪测试油井的真实液面。根据物质平衡方法设计的拟液面测试仪,可通过测试油井环空排气量来确定油井的真实液面。现场测试表明,该方法比回声仪测试法减少误差1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油田生产实际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油井实测液面结果与实际生产状况不符,甚至实测液面结果超过泵深和油层。该现象对油田正常开采是一种危害。从液面测试原理出发,提出了提高液面数据准确度的方法,达到了降低系统误差的目的,对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安全、环保和高效等方面分析可知,无声弹次声波测试技术将是油田液面测试领域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无声弹液面测试仪采用套压修正声速方法计算液面,可显著提高油田液面测试绘解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彻底改变过去使用平均油管接箍、420平均声速对动液面计算所产生的偏差.无声弹次声波测试技术在适应性和测量准确度方面均达到或超过了现行声弹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4.
功图计算动液面的方法初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动液面是进行机采井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所采用的动液面测试仪器由于受油井套管环空内死油环、井下狗腿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测试分析结果与实际液面情况不符,因为液面对于功图形状及载荷影响明显,因此试图通过功图数据确定一个相对准确的动液面数据,并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陇东油田油井液面测试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液面测试,可以了解油井的供液能力和井下设备的工作状况,为油井生产分析提供依据。目前,一些深井、高油气比油井的动液面测试结果不准确,原因是声波能量衰减快,现有测试枪存在不足。设计了气压组合型测试枪,声源为声弹、套管气、氮气。与常规方法测试曲线对比,氮气声源测试的液面反射波标准、清晰,易于定位,特别适用于高油气比油井的动液面测试。  相似文献   

6.
在塔河缝洞型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通常采用掺稀降黏的技术进行生产,掺稀降黏开采井井筒条件复杂,井底压力测试难度较大,主要通过测试环空液面数据折算井底压力进行分析。目前,已有的井底压力折算方法对于掺入稀油的影响考虑不足,并且常规试井解释无法处理关井前注稀油防堵塞措施的影响。考虑掺入稀油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掺稀开采井的液面数据井底压力折算方法,同时针对不同测试曲线特征,分别建立了多级流量处理及变井筒储集效应处理的分析方法,综合形成了一套改进的掺稀开采井的液面数据试井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现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好,为缝洞型稠油油藏掺稀降黏开采井的液面数据分析从数据处理到试井解释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榆树林区块油井液面恢复测试时,常出现液面测试曲线混乱、不清晰和无明显液面曲线等现象,难以有效提供真实准确的油井液面恢复资料.对2015年3月-2016年10月189井次液面测试资料进行梳理,按照归纳法整理为测试曲线无液面波和测试曲线液面波位置异常两大类;针对每类问题的各个现象,从仪器、井口或井下工具,以及井下流...  相似文献   

8.
利用液面检测仪检测动液面数据并进行地层参数解释,是今后求取地层参数的热点方向。传统测试方法在钻柱测试时需下钻柱,电缆测试时需下电缆,压力恢复测试时需要停产。与之相比,该方法具备以下优势:投入成本较低,测试时不需停产.也不存在施工风险。可随时进行测试,只需在抽汲井口安装一套超声波液面检测仪即可。文中给出了一种利用动液面深度数据进行试井的方法.并利用VS2010在Windows环境下研制出一套抽汲井液面恢复解释软件(SWLRIS)。详细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流程、算法思想及应用结果。其结果表明,该软件解释结果与常规解释方法基本一致;解释结果可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常规液面测试不能连续即时测试,也不能长期持续监测油井液面变化情况,不满足海上平台多油井集中统一、大规模应用的需要。研制出了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介绍了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在CB-B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达到了安全生产实际要求,能够满足油井静动液面测试的需要,实现了海上平台多井测试系统集成化、模块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动液面测量方法由人工操作,工作人员需驱车至井场,采用手动测量液面装置开展测试工作,然后将实测数据导入电脑,人工解析液面深度。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效率低下,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时无法赶赴现场测试,实时性较差。为了解决国内油田动液面测量系统存在问题,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动液面连续在线监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实现了动液面在线连续监测功能,测量间隔时间可任意设置,测试精度高,完全满足现场测试需求。解决了低产井自动间开控制、油井测压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钻井液液面监测与自动灌浆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钻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涌和井漏,研制了钻井液液面监测与自动灌浆装置。该装置通过超声波液面监测器监测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判断钻井过程中是否发生井涌和井漏。通过自动数钻杆机构,结合溢流检测器、计量罐液面监测器和灌注砂泵,实现在起下钻过程中自动灌注或停注钻井液。现场应用表明,监测器能达到0·1m~3的精度,能正确判断起钻和下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井示功图法计算动液面的修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抽油机井示功图计算动液面是近年来油井闭环控制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功图法计算动液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10口井的环空压力梯度现场测试数据的统计回归,建立了实测动液面与环空压力梯度关联的修正计算模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修正了根据示功图计算动液面的基础方法,获得了相对准确的计算结果。对于华北油田现场应用示功图计算动液面实现油井智能供排协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气井开井瞬间井筒积液液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筒积液是产水气井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深入了解其开井生产过程中液面的变化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产水气井开井后液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开井瞬间井筒液面距井口高度随开井时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油田现场数据对该变化关系进行了计算验证。计算发现,该变化关系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在该前提下对影响气井开井瞬间井筒液面变化的各因素(操作因素、气藏因素和流体因素等)分别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含水气井在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液面实时监测系统是针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该系统将井内液柱压力信号通过电缆传递给地面智能仪表,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实时显示井底压力,使排采过程“可视化”,能够准确判断液位深度、抽排强度,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整抽油机的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抽油井用液面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后指出:混和法采用一段流体计算井底静压,即用大庆地区的松Ⅰ法推算地层压力,而用三段流体计算流压,这是逻辑上的矛盾。在计算流压时,未区分泡沫液面,因而计算值偏高,甚至高于地层压力。地层压力计算值误差太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松Ⅰ法,而是建立的一段流体状态数学模型不符合油井情况,及取用的流体相对密度不合理等造成。“液面在井口不计算压力”不合理。应该推广系统法计算压力。  相似文献   

16.
张店油田是2000年投入开发的高油气比油田,采油井生产中套压一般达4MPa以上。生产实践表明,油井套压过高或过低,对油层出液状况影响较大。本文以测试采油井恢复液面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对比,提出了采油井的合理套压范围:对产量相对较高、动液面较浅井,合理套压2MPa以上;对产量较低、动液面较深井,合理套压为1MPa左右。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可用于储油罐液位计量的光纤液位检测系统的构成及液位检测的原理,分析了该检测系统产生不可靠的原因,并针对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增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使光纤液位检测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钻井液配置及维护的质量和自动化水平,研制了ZCZJ2×3Y-2000型液体钻井液助剂自动加药系统。该自动加药系统由多仓储液罐、输液计量泵、质量流量计、搅拌器、控制阀及定量配料控制系统等组成,进液计量泵将液体原料桶中的液体钻井液助剂吸入储液罐中暂存。钻井液配制或维护时,定量配料控制系统设定加药参数后,一键式操作可实现出液计量泵将钻井液助剂自动精准输送至泥浆混合系统。该装置的成功应用为钻井液自动精准调控奠定基础,显著提高钻井液配制及维护的自动化和现场HSE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连续油管内流体压力损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油管内流体可能为水、钻井液、泡沫、含钻屑的混合物等,涉及到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一般情况下其流态为紊流。通过边界层理论可以对管内流体的摩擦压力损失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减阻的途径。但由于流体本身性质及流场形状的复杂性,实验成为研究压力损失的主要手段。概述了国外近十年来关于连续油管内流体的摩擦压力损失、流体和油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岩屑传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连续油管中的压力损失随着流量和油管曲率的增大而增大;泥浆的含沙量以及泡沫流中的泡沫含量均会增大摩擦损失;聚合物具有减阻的作用,且减阻效果与紊流度密切相关,同时紊流度的大小也是影响岩屑传输的根本原因。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弦桀  晏琰  杨晓明 《钻采工艺》2022,45(6):107-112
目前,钻井现场主要采用超声波液位计和浮球式液位仪对循环罐钻井液液位进行监测, 虽然超声波液位计实现了实时、连续测量,但当液面波动较大时其监测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容易产生误报。浮球式液位仪的监测更加稳定、可信度高,是井队判断循环罐液位的主要手段;但现有装置不能多点、实时记录循环罐钻井液液位的变化,需要坐岗人员定时观察记录,人员劳动强度大,溢漏判断准确度低、及时性差。此外,现有技术无法自动准确识别泥浆工加料、启停泵操作等,使用过程中误报率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循环罐浮球液位仪的数字显示与溢漏预警系统。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开泵、停泵、变排量等环节均实时、连续、稳定监测循环罐液面波动,精度达到± 1 mm,并成功预警1次井漏事件。 系统实现了循环罐钻井液液位监测的数字显示,对于提高溢漏识别的准确度、减少误报和漏报,进一步保证钻井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