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总体上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性差异性显著。在变化性和矛盾性维度上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专业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整体性维度上无差;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性,但在退避和解决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学生,由于训练与学习的双重压力,思想教育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本文通过一个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的实例,分析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以期帮助老师改变某些学生孤僻冷傲的个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并在教学中注重以感性引导为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学生数量剧增,学生的学习倦怠已然成为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特殊的学习环境,学习倦怠问题愈发的严重。通过查阅广泛的书籍和资料、收集广大学生们的意见等一系列方法来调查和分析了367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倦怠情况。结果表明: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倦怠主要原因是课程枯燥无聊、理论知识与实践脱钩学无所用、就业压力大并且在理论课学习上情绪不高、行为不当,很难获得成就感,等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调整课堂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分配师资,发展相应的学习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本文对陕西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存质量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并就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问题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这就使得高校教学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在课堂中、平时生活中更容易产生一些问题,通过近些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如肥胖率增加、体能下降等,因此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更应该得到重视,一旦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都出现下降趋势,那么整个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就需要严肃对待了。因此要督促体育专业学生养成合理的锻炼习惯从而使脂肪含量、体重、骨骼肌以及内脏脂肪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主要以西华师范大学部分中学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所在学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慢跑对促进体育专业学生脂肪含量、体重、骨骼肌的合理控制以及内脏脂肪的减少有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鹏超 《食品工业》2020,(3):359-359
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刚刚开始学习独立,还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和完善的价值观,往往容易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喜食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缺乏运动,造成学生发胖,甚至过于肥胖,并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而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要比其他专业的在校学生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能量,以保证体育术科课程的完成,所以具备相关的运动与营养知识对提高运动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高级运动营养学》一书对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获取体育优势所必备的关键能量储备和保持良好运动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的观念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认识和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本篇论文通过对兰州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兰州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总结该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理念,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及措施,目的在于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与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认识。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来自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巨大的就业压力、自我认同危机等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高校体育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卖弄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阐述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着重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通过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初中生参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本文通过对淮州中学初中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上网搜集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满;学习压力大;体育意识不强;活动的内容单一。并提出建议: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正确对待男女生的差异,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改进学校场地设施器材;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及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来提高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理工大学200名专业在校研究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生占总人数的36.7%,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对调查样本中具有不同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大学生,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明显优于无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扩招,在解决高校的升学率的同时,也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体育大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主力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四川省体育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本科体育毕业生人数仍在增长;开设的体育专业以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为主,毕业生就业时大多选择留在四川任教。就业单位类型以教育行业为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市场竞争愈发愈烈,对于大学生而言,日常学习和工作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生存下来。本文主要围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分别从如何培养服装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提出服装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同时也是他们从青少年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将对整个人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正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过渡转折期,加之他们生活方式受到网络时代各种新奇事物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在选择生活方式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健康”、“有益身心”等概念和取舍标准。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研究论证相应的体育健身对策,其目的在于,以体育锻炼为手段,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让体育健身能切实融人大学生生活方式中,成为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主要有,锻炼时间不足,学校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学校难以监督学生,无法引导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学生缺乏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原因,发展策略有调整体育课程理念,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增加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等方法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主要受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容小觑。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体育锻炼不但能够增强体质.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实现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的三重健康。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的体育教学不仅强身健体,在大学中开展体育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舒缓学习以及自身生活上的压力。通常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对体育造成排斥,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是逃避,这都会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身体以及学业和心里的健康。下面就和您探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体育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学生体育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式,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参与项目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缺乏场地器材、缺少教师指导、缺乏兴趣和学习压力太大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在对策方面提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大投资,促进体育设施的建设;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航海专业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及身体素质关乎他们将来事业的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保证工作的前提。文章首先对航海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航海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防御方式的关系,希望能对航海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校园中出现了由于生活贫困、学习困难、就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等原因构成的大学生特殊群体,而这些特殊群体正是出现对体育健康需求较大的群体。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积极关注,构建特殊群体的健康教育体系,满足其健康需要,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国家体育总局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退出了体育运动的行列,学生身体素质急速下滑,体育课程期间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由于其不受场地、器材、锻炼方式等的限制,对大学生锻炼坚持性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从而让更多的大学生长期坚持锻炼并从中受益。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