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并进行耐药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常规培养方法对258例前列腺炎患者标本分别做普通显微镜常规镜检、普通细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单纯疱疹 IGgⅡ、真菌、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药敏试验,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结果在分离出的182株病原体中,普通细菌感染51例,占总病原体的28%,解脲脲原体感染49例,占总病原体的27%,单纯疱疹 IGgⅡ型感染的31例,占总病原体的17%,沙眼衣原体感染15例,占总病原体的8%,真菌感染9例占总病原体的5%,淋病奈瑟菌感染7例,占总病原体的4%,其中混合感染20例,占总病原体的11%;前列腺炎患者病因复杂,多数由普通细菌和解脲脲原体感染,其中细菌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有的甚至为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分离出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前列腺炎在早期、正确的病原学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对指导临床诊断、合理用药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探讨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性病门诊的10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的前列腺液,并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菌落的特征、形态特点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鉴定后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测发现108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85例分离出细菌,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78.7%,其中主要有解脲支原体、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为主。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较高,淋病双球菌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居中,解脲支原体对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结论通过对前列腺病原体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以便于更好地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舟山地区慢性前列腺炎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几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为有效控制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1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淋球菌、解脲脲原体、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41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阳性253例,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96例阳性标本(L型细菌7例),阳性率为47.1%。葡萄球菌感染139例,占70.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91例;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感染47例)。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34例,衣原体感染引起15例,淋球菌感染8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最高;分离出来的普通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对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普通培养阴性的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支原体和衣原体,淋球菌的检测对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敏  姜叶灵  李先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44-3245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液中病原体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中病原体及其药敏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普通培养和特殊培养(包括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检测)同时做药敏试验。普通培养采用血琼脂平皿;支原体培养采用解脲人型双向选择培养基;沙眼衣原体检测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淋球菌培养用巧克力平皿。结果:303例EPS标本中,普通培养阳性率为20.79%,特殊培养阳性率为2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的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分别为94.12%﹑77.78%﹑72.22%﹑58.33%。大肠杆菌则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5.71%﹑ 83.33%﹑83.33%。结论: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病原体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衣原体、支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随着不育不孕诊治工作的广泛开展;在本所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STD感染人数的增多,使男性尿道炎合并前列腺炎发病率较突出,由此而引发不育的比例有所上升。现将近几年就诊男性中136例前列腺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引起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细菌种类及其体外药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439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9例患者共培养出致病菌49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85.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14.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体外药敏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等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对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796例男性尿道炎患者行细菌、真菌、支原体培养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96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434例,真菌阳性5例,支原体阳性302例,沙眼衣原体阳性87例,检出率分别为54.5%、0.6%、37.9%和10.9%;混合感染率为21.4%.结论 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以细菌感染为主,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鉴于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种类多,不同病原菌所选用的抗菌药物不同,故病原体检测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黄启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16-1317
目的:探讨性病后前列腺炎病原体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治疗方案。方法:以198例性病后前列腺炎患者为入选病例,对其进行按摩前、后中段尿和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102株(占51.52%),对万古霉素、米诺四环素、呋喃妥因、苯唑西林敏感性高;大肠杆菌38株(占19.19%),对阿米卡星、磷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溶血葡萄球菌31株(占15.66%),对万古霉素、米诺四环素、利福平敏感性高;表皮葡萄球菌20株(占10.10%),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主要分离株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性低。结论:性病使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增多,致病菌发生改变,应选择敏感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防止新的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9.
215例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宏忠  梁庆生 《新医学》1999,30(9):519-520,524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性病门诊215例前列腺液标本用常规血琼脂平板分离和纯化致病菌,采用美国Sceptor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生化鉴定板和药敏试验板进行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35株,分离阳性率为62.8%。以表皮葡萄球菌(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大肠杆菌(16株)为最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麦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炎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列腺炎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广西玉林地区卫生学校附属医院(537000)朱金养,龙丹伶我院从1993.3~95.12共收检前列腺液标本128份,从中分离出病原菌107株。进一步分析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和对药物敏感的情况,给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文浩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86-1886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的病原特征.[方法]对145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沙眼表原体、解脲支原体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145例中,检出病原茼128例(88.3%).葡萄球菌占44.1%,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占33.8%.[结论]前列腺炎的病原茵检出率较高,临床治疗应重视对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及耐药性现状。[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试剂盒对3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87例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占53.3%。共培养出15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分别占致病菌总株数的73.5%和10.3%,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力欣、万古霉素等耐药率较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治疗要参考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收治的26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支原体阳性125例(46.8%),其中UU阳性89例,MH阳性26例,UU+MH阳性10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前三位敏感率最高抗菌药物分别为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和司氟沙星,前三位耐药率最高抗菌药物分别为大观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交沙霉素。建议采用支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加强临床诊断,以利于临床用药治疗,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研究性传播疾病 (STD)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STD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42 3例进行了病原体检测 ,结果显示 :单一病原体感染 2 38例 (5 6 .2 6 % ) ,其中 ,CT阳性 115例 (2 7.19) ,UU阳性 71例(16 .78% ) ,NG阳性 5 2例 (12 .2 9% ) ,混合病原体感染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培养药敏的分析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減少滥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院门诊与住院的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排尿后使用1%苯扎溴胺对尿道口做消毒处理,并对前列腺实施按摩之后无菌收集前列腺液,第1滴用作常规检查,第2滴用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和支原体培养。结果在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262例阳性标本,为34.8%,其中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有3例,占细菌培养阳性的1.1%。262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有57例做支原体培养,其中16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占28.1%,人型支原体没有发现阳性。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的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但不可忽视前列腺炎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检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对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前列腺外在包膜这一生理特殊性,阻碍了药物对其的充分渗透作用,致使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前列腺炎属慢性病范畴,近年来社会上各种诊所对其治疗极不规范,即使正规医院也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导致很多前列腺炎患者得不到  相似文献   

17.
陆其兵  徐耀武 《检验医学》2003,18(6):369-371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872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为53.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6%、13.5%、11.9%、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27.4%、12.9%,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8%和45.5%、35.2%和18.2%、8.3%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13.8%和10.6%、12.4%和7.1%、0.38%和21.2%.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1%、22%、18.5%;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分别为86.9%、59%.结论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较高;2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 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 ;药敏试验采用K B纸片法。结果  872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为 5 3.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 2 6 %、13.5 %、11.9%、2 .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 2 7.4%、12 .9%,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 46 .8%和 45 .5 %、35 .2 %和 18.2 %、8.3%和 2 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 13.8%和 10 .6 %、12 .4%和 7.1%、0 .38%和 2 1.2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73.1%、2 2 %、18.5 %;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分别为 86 .9%、5 9%。结论 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 ,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 ;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 ,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 ;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较高 ;2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病原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相关病原体的分布和感染情况,探讨引起CP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对407例CP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直接镜检、细菌、淋球菌(NG)、真菌(CA)、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P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排在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32%)、表皮葡萄球菌(7.86%)、大肠埃希菌(7.62%),溶血性葡萄球菌(4.91%)和CT(4.91%)。A组的细菌感染率高于B组,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率低于B组。混合感染占相当比例(10.81%)。CP患者前列腺液直接镜检结果,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葡萄球菌是CP的主要致病菌,非细菌病原体可引起CP,而不是主要致病因素。混合感染和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是CP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CP患者前列腺液有形成分的改变与何种病原体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914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53.6%,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5.9%、13.5%、11.8%、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27.4%、12.5%,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5%和45.5%、35.4%和18.2%、8.5%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13.8%和10.2%、12.3%和6.8%、0.36%和21.6%。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百分率分别为78.1%、27.0%、23.6%;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百分率分别为91.1%、62.6%。结论腹泻患者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较高;两类细茸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