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刺激下肢胫后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痛成分-P250-N35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勇  张露芬 《针刺研究》1994,19(2):63-65
实验用压迫阻断血循的方法,分折刺激下肢胫后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SEPs)痛成份。结果表明:在强痛刺激下,于250毫秒处出现一正向波(平均潜伏期244.2±10.lms),随后350毫秒处有一负向波(344.2±14.7ms),此复合电位称为P250-N350。当阻断血流至触觉消失后,SEPs的其它成份基本消失,而痛觉存在即被保留的复合电位P250-N350还存在,但潜伏期已有所延迟(270.8±15.1ms)。血流继续阻断,至痛觉也消失时,此成份也消失。当血行恢复后,记录SEPs与阻断前相同,故该成份可以认为是下肢胫后神经SEPs的痛成份。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及缺血后电针对大鼠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罗勇  黄仲荪 《针刺研究》1994,19(2):26-30
本实验在30只氯醛糖-乌拉坦混合液麻醉的Wistar系大白鼠上,观察了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所致脑缺血及脑缺血后电针“合谷”穴对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结果表明:脑缺血后SEP的P1波及N1波波幅明显减小,峰潜伏期明显延长,但以波幅减小的变化更为明显;电针“合谷”穴可使SEP的P1、N1波波幅在脑缺血后减小的基础上明显升回。提示SEP可作为反映脑缺血的客观指标,电针“合谷”穴可起到明显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刺激下肢胫后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痛成份—P250—N3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勇  张露芬 《针刺研究》1994,19(3):78-79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及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实验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再灌注动物模型上,观察缺血后电针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组和缺血后电针组在MCAO后30分钟,缺血侧SEP波幅降至缺血前的2.2±3%,1.9±2%,缺血后再灌注7天,SEP恢复至缺血前的25.5±14.1%,58.6±27.2%,两组比较P<0.05;脑梗塞体积分别为70.72±25.4mm3,45.65±11.4mm3(P<0.05)。结果提示电针可促进脑缺血后SEP的恢复,减少脑缺血性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毫火针治疗3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观察毫火针对中风患者患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 32例患者均采用毫火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各患者患肢SEP N9、N20、P40的数值。结果 32例中风患者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9的波幅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9和N20的潜伏期明显较治疗前缩短(P0.01);治疗后患侧上肢SEP N20的波幅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侧下肢SEP P40的波幅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SEP P40的潜伏期明显较治疗前缩短(P0.01),临床有效率达90.6%。结论毫火针可缩短SEP N9、N20及P40的潜伏期,提高SEP N20的波幅,提示毫火针对中风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将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SEP检测、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记录SEP检测中N9及N2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治疗后两组SEP、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针刺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SEP检查可作为一种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来评价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性截瘫,并根据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变化判断疗效.结果表明:电针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张金梅  郭疗南 《针刺研究》1989,14(4):410-4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深刺、浅刺内关穴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男性受试者9例,分别记录左侧内关穴浅刺(深度约0.5cm)、深刺(深度约2.0cm)时体感诱发电位N9、N13和N20的潜伏期、波间期。结果:浅刺潜伏期N9、N13、N20与深刺潜伏期N9、N13、N20比较,P0.05;浅刺波间期N9-N13、N13-N20与深刺波间期N9-N13、N13-N20比较,P0.05。结论:深浅刺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可能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人体合谷穴和痛刺激正中神经时 ,其传入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方法 :按照受试者、记录者、施针者三盲的方法 ,对 1 2例健康人进行 4系列试验。系列Ⅰ为非痛单独电刺激正中神经 ;系列Ⅱ为痛单独电刺激正中神经 ;系列Ⅲ为同时电刺激正中神经与合谷穴 ;系列Ⅳ为同时电刺激正中神经与合谷穴旁。刺激正中神经的电流强度在Ⅱ、Ⅲ、Ⅳ系列中相同。利用NeuroScan公司ESI 1 2 8脑电记录仪记录从 64个头皮电极点引出的体感诱发电位 (So 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 ,并比较各主波的绝对峰值和峰峰值及作二维地形图分析。结果 :系列Ⅰ未能引出明显的SEP晚成分 ;系列Ⅱ、Ⅲ、ⅣSEP中、晚成分N80 、P1 70 、N2 80 的绝对峰值大小关系为 :系列Ⅱ >系列Ⅳ >系列Ⅲ ,而早成分在 3系列中变化不明显。二维地形图显示 ,SEP早成分发生源位于对侧半球 ,晚成分位于中央略偏对侧 ,向前额部扩伸 ,系列Ⅲ 87 40ms以后各时间窗口信号强度明显弱于系列Ⅱ和Ⅳ。结论 :电针合谷穴明显抑制痛刺激正中神经引起的痛觉诱发脑电位 ,穴位的镇痛效果好于非穴位 ,大脑皮质在针刺穴位镇痛过程中具有时间依赖的电活动 ,痛觉诱发电位可以实时反映电针穴位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b波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以及电针干预对这一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缺血组、假缺血+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25 min;电针大鼠风池穴20 min,停止10 min,再电针20 min;各组分别于处理前、术后30 min、术后60 min、再灌注期间及实验结束时检测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分析P1-N1、N1-P2峰峰值。结果正常组、假缺血组和假缺血+电针组大鼠P1-N1、N1-P2峰峰值变化在监测时段内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缺血30 min P1-N1、N1-P2峰峰值出现明显下降;缺血60 min时该峰峰值出现明显恢复;缺血90 min拔出栓线血液再灌注后,模型组P1-N1、N1-P2峰峰值再次出现明显下降,并延续到实验结束;模型+电针组再灌注的同时给予电针干预,P1-N1、N1-P2峰峰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P1-N1、N1-P2峰峰值出现"降低-恢复-再降低"的动态变化,电针风池穴可特异性地逆转再灌注P1-N1、N1-P2峰峰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针刺组和电缇针组。结果头穴针刺组和电缇针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EP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P〈0.05),头穴电缇针组的效果优于头穴针刺组(P〈0.05)。结论电缇针法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SEP的作用优于头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频度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贺春  万有  姚磊  韩济生 《针刺研究》2002,27(2):112-118
目的 :比较不同频度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方法 :大鼠L5/L6 脊神经结扎慢性神经源性痛模型 (ChungModel) ,给予不同频度的电针治疗 (每天 1次、2天 1次、3天 1次和 4天 1次 ) ,观察疗效。采用引起缩足的机械刺激阈值 ( 50 % )来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 ,用大鼠5min内在 5± 1℃冷板上的抬脚次数来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结果 :随着电针次数的增加 ,3天 1次组、4天 1次组、2天 1次组的镇痛效果均可以得到累加。而在四组不同频度中 ,3天 1次组后续镇痛作用效果最好 ,对机械性痛超敏的抑制至电针后 48hr,对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的抑制持续至电针后 1周。经统计学检验 ,3天 1次组与其他针刺频度组镇痛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P <0 .0 0 1 )。结论 :电针频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综合累加效应和后续效应 ,3天 1次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许能贵  沈德凯  周逸平  王月兰 《中医杂志》2001,42(6):342-343,354
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必脑缺血模型,研究电针督脉经“大椎”、“人中”两穴对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细胸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组SEP各成分波幅明显降低,峰潜估期明显延长,细胞超微结构大部分崩解;电针组SEP各成分波幅略有降低,但峰潜伏期无明显延长,细胞超微结构大部分未破坏,表明电针可阻止神经元继发坏死,为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强度、不同频度电针对慢性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不同频度电针的镇痛效应。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0)、1 mA电针组(n=30)和5 mA电针组(n=30),后两组又各分为每天1次(1 t/d)、隔2日1次(1 t/3 d)和每周1次(1 t/w)组,每组各10例。于鼠右侧臀部分离坐骨神经后,在该神经分叉的近心端松松做4个结扎,造成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疼痛模型。手术后5 d开始用辐射热测痛仪的光源分别照射大鼠两侧足底部,测定大鼠双侧缩腿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用患-健侧PWL的差值作为疼痛反应的变化值。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通电刺激30 min,频率为2/15 Hz,不同组的强度分别为1 mA和5 mA;3个电针组每天、每3 d和每周各电针1次。结果:①当用1 mA的刺激强度时,与模型对照组比,3个电针组从电针后第1天(第1次电针)起各组PWL的差值均明显减低(P<0.05);3个电针组之间比,1 t/3 d组和1 t/w组PWL的差值明显高于1 t/d组(P<0.05),说明3种频度的电针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1 t/d的镇痛效果最佳。②采用5 mA电针时,与模型组比,1 t/d组和1 t/w组第1次电针至第21天,PWL的差值也明显减低(P<0.05),说明较高强度的电针治疗,每天和每周各1次的治疗频度亦表现出有良好的镇痛效应;而1 t/3 d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③给予1 t/d和1 t/3 d电针治疗频度,1 mA和5 mA刺激强度的镇痛效应比较,前者PWL的差值降低明显较快(P<0.05),而每周1次两种强度电针的PWL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大鼠CCI模型上给予1 t/d和1 t/3 d的治疗频度时,低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高强度电针;每周1次治疗时,1 mA和5 mA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大鼠上,1)1 mA和5 mA两种强度的电针都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低强度电针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高强度电针;2)低强度电针时,每天1次、隔2日1次和每周1次等3种治疗频度比较,每天1次治疗的镇痛效果最好,而较高强度电针时,每天1次、每周1次治疗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止痛时程。方法将160例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1 h、2 h、4 h、6 h观察疼痛情况。结果无论是中度疼痛还是重度疼痛,电针对于痔疮术后疼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效果优于盐酸曲马多,无论从起效时间上来讲,还是从疗效持续时间上来看,其作用都优于盐酸曲马多,二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盐酸曲马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