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NK和LAK细胞活性测定在抑郁性神经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对30例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诊断的抑郁性神经病的病人进行了自然杀伤细胞(NK)和淋巴细胞活化的杀菌细胞(LAK)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患者的NK和LAK细胞活性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提示该类患者的细胞免疫处于低水平状态,可作为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有效地预测躯体疾病的出现以及免疫性支持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曾昭孟 《临床医学》2000,20(10):16-17
本文通过对23例慢性乙肝病人自体LAK细胞培养,分析得出白细胞介素Ⅱ、CD3单抗、植物血球凝集素(PHA0)等LAK细胞活性地强因子,可以明显提高LAK细胞的主增能力和活性,适量的RBC可促进LAK细胞增殖及活性;LAK/IL-2回输疗法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转阴率好,疗效巩固;LAK细胞最佳的回输时间是7~16天。  相似文献   

3.
顺氨氯铂处理的白血病细胞对人胎脾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增强效应付体辉,谢之荣,邓碧芳顺氨氯铂(顺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铂类抗癌药,除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外,还用于多种肿瘤的联合化疗。据研究,顺铂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在此,我们探讨了K562...  相似文献   

4.
采用 ̄(51)Cr4小时释放试验,细胞培养及组化分析技术,研究了26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APs)和其中的12例缓解期患者(RPs)的LAK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Auto-LB)的清除作用。APs的外周血或骨髓通过双层Ficoll-Hypaque分离所得富含淋巴细胞层中含20%~50%的Auto-LB,在rIL-21000U/ml的培养基中培养1~2周Auto-LB消失。而 ̄(51)Cr4小时释放试验的结果是APs-LAK和RPs-LAK细胞胞对Auto-LB的杀伤活性分别为12.9%±12.3%和24.1%±12.0%,均较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36.0%±32.0%和66.2%±18.1%)显著减低(P<0.01),提示:Auto-LB细胞表面能被LAK细胞识别的决定簇较Raji细胞系低。但体外培养过程中Auto-LB能被清除。提示:清除机制除了有LAK细胞的直接杀伤外,尚有其它机制参与,体外培养过程中Auto-LB表面决定簇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5.
IL-2/LAK细胞治疗肿瘤是一项新开展的治疗项目,通过对两例晚期肿瘤病人用IL-2/LAK细胞治疗的护理,作者提出:①应重视用药前后的心理护理。②护士要了解药物的性能和正确使用的方法。③整个操作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灵芝多糖对人脐血LA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表明,灵芝多糖(GLP)能直接刺激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增殖,并能协同PHA刺激CBMC增殖在rIL-2诱导人脐血LAK细胞(简称CB-LAK)早期加入GLP,能明显增强CB-LAK细胞增殖活性,最佳浓度10μ/ml;GPL本身不能诱导CBMCIL-2R的表达,但能协同rIL-2提高CB-LAK细胞表达IL-2R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氦氖激光照射健康人单核细胞对诱生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氦氖激光照射健康人单核细胞对诱生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吴并生郭春霞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并生);山西省肿瘤研究所(郭春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ercels,LAK细胞)能...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对LA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3H-TdR掺入及MTT法研究了红细胞(RBC)对人自体外周血LA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生的影响,发现RBC对LAK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MTT法证明R抑制LAK细胞增殖并随RBC浓度的加大,其抑制作用加强。RBC对LA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地增强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疗法治疗骨转移癌一例的护理马俊葵,杜艾玲,霍秀英自1986年美国国立癌中心首先报道以LAK(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及IL-2(白细胞介素II)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肿瘤以来,通过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MTT比色法在LAK和NK细胞毒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报道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LAK和NK细胞毒活性(简称LAK活性,NK活性)的方法,试验证实效应细胞或靶细胞经MTT作用后,细胞数与其产生的甲(Formazan)产物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效靶细胞共同孵育4小时再加入MTT作用后,用酶联仪对540nm的波长各孔的吸光度,效靶细胞比例在40:1~4:1之间,其LAK,NK活性随着效靶比例的增高而增强,并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LAK细胞冷冻保存前后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116001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薛萍席惠君安万新王门华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它能在体内外激活人血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杀伤肿瘤能力的细胞——LAK...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4增强白细胞介素2诱导的A-LAK细胞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的研究证明淋巴因子活化的粘附性杀伤细胞(Adherentlymphokineactivitedkilercels,ALAK)是一种与普通LAK细胞不同的细胞群体,对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白细胞介素2(IL2)进行A?..  相似文献   

13.
微波组织凝固对晚期肝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观察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行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前后抗肿瘤免疫力的变化。方法病人分为微波固化组(n=9)、切除组(n=12)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embolization,TAE)组(n=11)。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NK活性、LAK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微波固化组存活最长的一例至随访时已有22个月。微波固化组患者治疗后NK活性、LAK活性及CD3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切除组及TAE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微波固化后留置可以刺激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力。其机理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内窥镜下局部注射LAK/IL-2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9例,CR1例,PR5例,MR1例,NR2例。所有癌灶表面糜烂、污垢均明显改善,病人食欲增加,吞咽困难减轻。本文重点报道内窥镜下治疗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治疗前予肌注非那根或氯丙嗪25mg可减轻副作用的发生,治疗后予禁食2小时,保持病房安静,反应较重者可予对症处理,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白血病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基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诱导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表明:TNF(500U/ml)单独不能诱导出LAK细胞活性,也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适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LAK细胞活性,但能显著增强亚适剂量IL-2(10~100U/ml)诱导的LAK细胞活性。抗TNF单抗和抗IL-2受体β链(P_(75))单抗能显著抑制TNF/IL-2对LAK细胞活性的协同诱导作用。TNF与LAK细胞联合可显著增强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AML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英]/Stalfelt AM//LeukRes.-1994,18(4).-257~266作者采用生活构成简介(LIP)、Karnofsky生存质量计分(KPS)及生命图三种不同的方法,对27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人的...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中药扶正袋泡剂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及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中药攉正袋泡剂浓度在10^-4-10^-6时对亚适量Con-A刺激小鼠脾细胞的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无Con-A存在时,中药扶正袋泡剂对小鼠脾细胞增殖也有类似作用;当攉正袋泡剂浓度在10^-3时对亚适量r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明显的促进作用。以上实验为中为扶正袋泡剂防治艾滋病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内窥镜下局部注射LAK/IL-2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9例,CR1例,PR5例,MR1例,NR2例。所有癌灶表面糜烂,污垢均明显改善,病人食欲增加,吞咽困难减轻。本文重点报道内窥镜下治疗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治疗前予肌注非那根或氯丙丙嗪25mg可减轻副作用的发生,治疗后予禁食2小时,保持病房安静,反应较重者可予对症处理,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MTT法检测NK和LAK活性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获取不同来源的脾单个核细胞(人,鼠),用MTT法检测了脾细胞的NK,LAK活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寻找出了MTT法检测NK,LAK活性的最适效靶比(<50:1),最佳杀伤时间(NK24小时,LAK48小时),探讨了实验的各操作步骤,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与同位素法进行了比较,MTT法的检测结果与同位素法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本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避免了同位素污染,经济,方便,不失为NK,  相似文献   

20.
用异基因肿瘤细胞加BCG作为瘤苗免疫小鼠,10天后再用H22肝癌细胞攻击。与对照组BCG组比较,经异基因瘤苗免疫后的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用该组长期存活小鼠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