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7种中药材石细胞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药材显微鉴定中 ,石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常作为真伪鉴定的重要依据。由于它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且分布于众多药材中 ,若能系统地加以比较 ,找出它们各自的显微特征 ,便于中药材真伪和中成药成分的鉴定。本人结合多年来实验室工作经验 ,对常见 2 7种中药材石细胞显微特征总结如下 :1  2 7种中药材石细胞显微特征检索表1.石细胞呈分枝状  2 .分枝枝端锐尖   3.类方形、壁厚、胞腔小厚朴…………………………………   3.长圆柱形 ,胞腔明显火麻仁…………………………………  2 .分枝枝端钝圆    4.呈黄色     5 .细胞壁极…  相似文献   

2.
刘晓春 《中药材》1989,12(1):43-44
中药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同时,应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某些品种所含的成分类型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中药显微鉴定技术在我国各级药材公司(站)至今尚未普遍推广使用。本文就此项技术在各级药材公司(站),特别是在县级药材公司普及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表个人见解,以引起同行关注。一、在药材公司(站)普及中药显微鉴定的必要性(一)普及中药显微鉴定技术代表了中药鉴定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4.
王世静 《光明中医》2020,(3):334-336
在我国,因为地域辽阔,物产多样,其中中药材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因此涉及到筛选和鉴定的问题。另外有部分药材属于人工种植,所以在质量和品质方面有较大差异,而且这类药物近年来在市场上的流通越来越广泛,无疑也为鉴定工作增加了阻力。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药材鉴定的不同方式和技术,试分析它们在应用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后鉴定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千层塔的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层塔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蛇足石杉Hu perziaserrataThunb (Trey )的干燥全草 ,又名蛇足草、金不换、万年杉等 ,生于林荫湿地或沟谷石上 ,分布于东北、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各地。民间全草治疗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烫伤等〔1〕。据报道其中的石杉碱甲和乙具有很强的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和提高学习记忆率 ,改善老年记忆功能的效果〔2、3〕,临床表明该药物对记忆衰退、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梗死性痴呆均有显著疗效 ,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治疗老年痴呆症 (AD)的临床有效药物。本文通过对千层塔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的生药学研究 ,以期为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中药药材真伪鉴定中半显微性状鉴定的作用。方法: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仪器下观察中药药材,对药材的分辨率、观察的清晰度进行统计,以不同仪器、不同底色、不同的光线强度等差别作为主要参考因素,进行半显微性状鉴别的筛选和分析。结果:放大镜法方便、广泛但是存在观察效果不清晰等缺点,并且存在难记录的弊端;体视显微镜法观察最为清晰;扫描仪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半显微性状鉴定法作为简单、易行的中药材真伪鉴定方法,是对传统鉴定方法的一个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7.
李洁 《国医论坛》2008,23(3):45-46
中药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中药鉴定四大鉴别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是中药检验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药材组织具有专属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使得显微鉴定在药材的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药材常规真伪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植物鉴定,经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分析着手,论述了中药最常用的真伪优劣鉴别方法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其真伪直接影响中药材质量。当前,市场上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以假充真等问题。因此,保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原准确对把控好中药材生产源头至关重要。通过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真实性鉴定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总结,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9)
中药鉴定方法可分为现代鉴定和传统鉴定,其中现代鉴定中分子标记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扩增性简单序列重复、随机扩增多态性、限制性内切酶且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分类。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药材真伪、正品与替代品、遗传多样性和基原鉴定、产地鉴别、年限鉴别等方面可进行鉴别。此文对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进行总结,阐述分子鉴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水八角的显微及紫外光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  周春山  白燕远  廖月葵  梁健全 《中药材》2003,26(10):713-715
水八角又名水茴香、水荆芥、水薄荷、水波香等 ,为玄参科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niosa(Roth)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四川、广西等地〔1〕。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止痛等功效〔2〕。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脘腹气胀、肾炎水肿、湿阻脾胃、外用疮疔等症〔2、3〕,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本文对水八角进行显微及紫外光谱鉴定的研究 ,为水八角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 仪器与实验材料1 1 仪器 UV 16 0A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 (日本岛津 )、显微镜X5Z H型 (重庆 )。1 2 实验材料 水八…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半显微性状鉴定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寻找出一种适合基层使用的简单、方便的鉴别药材的方法。方法:通过不同仪器下观察药物的实验,以对药材的分辨率,观察的清晰度为指标,以不同的仪器、底色的不同、光线的强度差别为主要考察因素,探索半显微性状鉴别最佳方法及条件。结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清楚,扫描仪也能比较清楚地观察,放大镜观察的结果就不太理想,且底色与药材的对比度不同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结论: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是一种很好的适用于基层的药材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碧桃干系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未成熟果实。4-6月摘取未成熟果实,晒干。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酸苦、平、归肺、肝经。能止血敛汗,行气止痛,截疟。用于治疗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及妊娠下血[1]。由于此类药材混淆,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红 《四川中医》1996,14(2):19-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中药材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完善对比标准资料,使之适合基层使用。方法:通过中药材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不同仪器下观察九种药材的实验。结果:中药材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鉴定适应药材图片清晰、特点明显。结论:此种方法在制定标准和工作应用时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白文荣 《光明中医》2020,(8):1269-1271
我国中药材的检测、鉴定面对着诸多复杂性问题,技术方法的应用无法有效落到实处。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材检测指出了新的道路,但是不同技术方法的检验实效性、适用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为给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笔者在文中着重论述了目前中药材鉴定所应用的DNA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免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势、劣势、特征。  相似文献   

17.
鞭类药材电泳及显微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类药材即动物外肾,为中医临床常用补肾壮阳药,传统应用品种主要有鹿鞭、牛鞭、驴鞭、狗鞭等。但目前由于货源紧缺,品种混乱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将常见的鞭类药材进行了蛋白电泳比较分析并对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测量,以期寻找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性谱带和显微量化规律,为品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佳佳 《光明中医》2020,(3):330-331
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定是指主要通过手摸、眼观、鼻闻、口尝、耳听、水试、火试等直观检测方法,对中药材的真伪优劣进行鉴别,笔者通过查阅近些年与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相关的研究文献,对比发现,在中药材的鉴别准确性方面,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鉴别方法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由于现代鉴别方法应用成本较高、鉴定程序复杂,限制了该法在基层中医院的使用,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在基层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永宏  李学敏  韩宝玲 《中草药》2007,38(9):1443-1444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clymorphic DNA,RAPD)技术是1990年由Williams等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子标记技术。RAPD技术是建立在PCR技术的基础上.用一系列(通常数百个)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序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一般为10bp)作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单引物扩增。  相似文献   

20.
中药鉴定是中药应用研究的基本工作,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尤以传统中药鉴定方法意义重大。中药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舍物的特征,用以鉴定中药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为此具体综述了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