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准确理解和表达称谓语在特定社交场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含义,历来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讨论了英汉文化差异是导致称谓语翻译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称谓语翻译的语用等效、文化差异对称谓语翻译的影响及语用失误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特点及翻译策略技巧。短小精悍但是寓意深刻的习语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习语,而作为英语语言中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的英语习语是在英语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英语习语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差异,翻译英语习语时必须努力准确地表达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习语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文章借助于奈达对语言文化的分类,从文化角度比较英汉习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通过人的生活体验建构起来的,需要从主体上去进行语言的解析。在翻译当中,面对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文化的转化,而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体验感受差异上的转变,这就要求准确把握住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要求把握的是翻译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语言中的习语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有关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形成读者理解习语的认知文化图式.原文与译文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的偏差.因此,翻译过程中需构建新图式以填充或修正读者已有的相关认知图式,从而采取或直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因对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现象,本文从物质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剖析造成翻译误译的文化因素,指出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树立文化意识,减少误译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它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翻译同时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但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使译者有翻译的过程中遇到障碍.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宣传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和社会文化。英汉广告的翻译过程是一个跨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文章从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广告翻译中所出现的一些语用失误,探讨了文化背景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跨文化广告翻译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折射之一,翻译过程中的诸多不对等翻译正是以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为其深厚的根源,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词汇空缺、词义联想、句法、语篇等.文章通过探讨以民族文化个性为基础的不对等翻译,揭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10.
“内涵意义”是指语言在交际中所暗含的文化环境和感情背景的信息.但由于人们来自不同民族,因此有很多文化、语言等的差异,这使译者有时只理解字面意义而忽视话语的内涵意义.本文从文化背景、语境、词汇和文体四个方面论述了影响内涵意义的因素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格。东西文化背景的重大差异,造成了英汉语言中同一隐喻喻体会产生相同相似或不同的喻义;中英文隐喻格式的不完全类似,同样造就了英汉语言隐喻的差异。无论中国人学英语还是外国人学汉语都不容忽视由此造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和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达到正确理解,恰当使用该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存在着障碍。文章阐述了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典故及历史背景几方面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人员作为交际双方的中间人,需要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手段,来弥合文化沟壑,增进交际双方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汉民族语言词汇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形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法语与汉语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不同程度浸透着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大量翻译实例,对法汉成语中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思维模式以及日常生活等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法汉成语翻译中的异同,并尝试归纳出较为有效的中文成语法译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 ,为语言而研究语言 ,为语言而教授语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外语教学的要求 ,语言在诸多方面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外语教学应置于特定语种的文化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外语的学习与教学应该重视化对比,因为语言差异往往规约于不同化的差异,或说是语言世界观的差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而言,就是广义的西方化与中国化结构上的差异:英语受制于曲折型的语言思维方式,汉语受制于综合型词根语言思维方式。这种差异,以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而导致产生的语义层面上及喻义上的空缺,最让学习困惑。本从跨化言语交际角度入手,在对“词汇空缺”这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让我们了解其投射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运用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及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具体要求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依据文化教学的目标和Krashen的输入假设阐述了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差异与英汉语言中"红色"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折射出其文化背景、习俗;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颜色词的使用使得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多彩。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红色体现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译文应传递颜色词红色所包含的语言文化信息,而不是仅仅追求语义层面的对等。同时,译文还应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俗。这样,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欣赏原文。  相似文献   

19.
介绍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及其与文化的关系,着重探讨了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所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即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注视、人体距离和人体接触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