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转炉出钢新技术──挡渣出钢俄罗斯一家钢厂采用的该新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在转炉出钢前,用由氧化铁和粘结剂制成的挡渣塞堵住出钢口。出钢时由于转炉倾动而使炉渣和钢水先后接触挡渣塞,从而使挡渣塞熔化,随之钢水通过敞开的出钢口流到钢水罐内。挡渣塞的长度一般为转炉...  相似文献   

2.
虞大俊  王多刚 《炼钢》2012,28(4):10-12
介绍了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150 t转炉挡渣工艺。使用挡渣帽和挡渣塞双挡渣并配合下渣检测仪联合使用模式,可以控制钢水回磷质量分数在5×10-6左右;提高出钢口使用寿命,冶炼IF、SPHC和H-235P钢时,出钢口平均使用寿命可以分别达到98、110和117炉;减少每炉下渣量约100 kg,提高了钢水洁净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在安钢150 t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滑板挡渣技术挡渣成功率高,能有效控制下渣量,改善钢水纯净度,为开发高附加值品种钢和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挡渣出钢是一种防止转炉内的钢渣在转炉出钢时流到钢水罐中的技术。它具有提高合金收得率、提高钢质量、提高钢水罐使用寿命、适应钢水炉外精炼处理等优点。最近十年来,国外转炉钢厂大力推广了此项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部分转炉钢厂也已试验采用了这项新技术。目前,国外钢铁界研制成功的转炉挡渣方法大体可分为挡渣球法、挡渣塞法、挡渣盆法、喷射挡渣料法、滑动板挡渣法等五大类。它们虽各有千秋,但其使用目的只有一个,那  相似文献   

5.
马娥  ;张春杰 《宽厚板》2014,(2):27-30
通过对转炉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分析,系统对比了挡渣球、挡渣塞、气动挡渣和滑板挡渣等挡渣方式的挡渣效果。滑板挡渣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采集转炉倾动角度,同时利用红外下渣检测判断下渣量。根据挡渣工艺要求,滑动水口的全开或全闭可在0.5 s内自动完成,实现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最有效阻挡。与其他挡渣方法相比,滑板的挡渣成功率达到100%,转炉出钢下渣量控制在50 mm,回磷稳定控制在0.002%以下,降低了钢水氧化性,减少了合金消耗,提高了转炉成分命中率。  相似文献   

6.
对承钢150t转炉所用挡渣塞的密度和形貌进行了优化研究,使下渣量控制在40mm以内,并通过在出钢前加入一定量的混合炉渣改质剂,稠化炉渣,使挡渣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责任公司炼钢厂在2座l00t和1座120t转炉上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代替原有的挡渣塞挡渣出钢工艺的情况。实践表明,采用滑板挡渣出钢时,滑板自动关闭成功率达100%,自动下渣检测成功率达98%以上。转炉实现了少渣出钢,为冶炼高品质钢种提供了技术保障,品种得于拓展。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奥钢联林茨钢厂的两座140t 复吹转炉,为减少转炉出钢时的带渣量,提高罐内合金的收得率,在转炉出钢时应用了气动挡渣器。这种气动挡渣器可克服固体挡渣器(如挡渣球、挡渣塞等)对出钢口形状的依赖性。它不与出钢口壁直接接触,而是利用由铸铁喷嘴喷出的气体的压力将炉渣阻挡在转炉内。  相似文献   

9.
孙亮  赵艳宇  贾毅  付亮 《中国冶金》2018,28(9):54-57
介绍了双滑板挡渣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控制过程以及双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在迁钢210 t顶底复吹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并以X65钢种为例,与原挡渣锥挡渣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炉出钢时间延长69 s,挡渣成功率达99.9%,下渣检测指数降低323,钢包渣厚平均降低约18 mm,钢水在LF炉精炼回磷量降低0.001 4%,硅、锰等合金收得率分别提高1.69%、1.25%;减少了出钢结束时钢渣散落烧坏电缆的发生次数,每座转炉由2次/月减少到1次/季;实现了提高钢水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在唐钢150 t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滑板挡渣技术挡渣成功率高,提高了钢水纯净度.  相似文献   

11.
河北敬业集团从市场需求和集团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了H08A焊条钢。介绍了H08A焊条钢冶炼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针对该钢低碳低硅的特点,转炉冶炼时尽量一次拉碳出钢、一次拉碳多倒渣,做到温度与化学成分双命中;采用挡渣塞和挡渣锥挡渣出钢,加铝镁钙、中碳锰铁等合金脱氧、去除夹杂物;钢包到站后,在包底分别于软吹氩和钙处理后测温、取样,控制钢水的化学成分达到目标值;全程保护浇铸,防止钢水出现二次氧化。从试生产检测试样结果后,H08A焊条钢连铸坯未发现裂纹和气泡,连浇炉次由3~4炉上升到目前的15炉以上,铸坯成品合格率达到98.3%。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转炉出钢前期挡渣采用的方法,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转炉前期挡渣存在的问题,对挡渣时机及挡渣塞材质进行了优化,转炉前期挡渣成功率达到96%以上,脱氧合金成本和成分合金成本共降低29.4万元/月,避免因磷高产生废品引起的损失7.8万元/月。  相似文献   

13.
转炉挡渣塞的研究及其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转炉出钢时钢液和溶渣的流动规律,分析了挡渣球等挡渣装置命中率低下的原因,完成了带导向杆的陀螺形渣塞的结构设计,实践表明,本装置可以获得预期的挡渣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宝钢炼钢厂转炉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必须关注和解决转炉出钢全过程的下渣控制。评价转炉出钢挡渣效果的关键指标是挡渣成功率和钢包中的渣厚。宝钢炼钢厂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转炉出钢全过程的自动判渣和挡渣,提高挡渣成功率,减少出钢下渣量。  相似文献   

15.
左欢  王绍华 《天津冶金》2011,(6):13-15,60
介绍了天铁热轧板公司应用直上渣洗工艺生产SPHC的过程.通过转炉出钢过程中直接进行渣洗,同时吹氩精炼以促进夹杂物上浮和净化钢液,然后直接进行连铸,可解决提炼过程易增碳和增硅的问题,钢水流动性好,同时降低了冶炼成本.  相似文献   

16.
对转炉使用挡渣锥代替挡渣球挡渣出钢进行了试验,挡渣有效命中率可由原来的71.43%提商到91.43%,下渣量由原来的平均59mm降低到41.25mm。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转炉终渣和精炼白渣的特性进行技术分析,转炉根据铁水硅含量采用“留渣+单渣”法和“留渣+双渣”法,精炼白渣采用空包热回收和出钢后热回收工艺,将转炉终渣和精炼白渣分别循环应用于转炉冶炼过程和转炉出钢过程及精炼过程.不但有利于钢水冶炼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钢水质量,还减少了炉渣的排放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转炉出钢挡渣效率,改善钢水质量,需要研发出更高效低耗的新型挡渣方法。利用CFD流体模拟软件Fluent6.3,通过基于压力的分离隐式求解器,采用k-ε双方程模拟出炉内钢液不同初始液位下静态出钢过程。通过对出钢过程的流场分析,从数学模拟的角度阐述了初始液位不同高度下的漩涡形成时间、漩涡的运动轨迹、出钢过程转炉内钢液的运动特征,针对涡流引起卷渣现象的研究,为今后研制新型挡渣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