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徐乃成 《当代医学》2008,(17):137-138
目的 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ASA 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采用MMSE量表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h、6h、1d、3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手术后3h、6h、1d、3d各组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h、6h A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3h、6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3%、20.00%,B组为15.56%、4.44%,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硬膜外麻醉者显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采用MMSE量表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h、6h、1d、3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手术后3h、6h、1d、3d各组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手术后3h、6hA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A组手术后3h、6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3%、20.00%,B组为15.56%、4.44%,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硬膜外麻醉者显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就诊且需进行手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2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身麻醉组麻醉前、术后3 h、6 h、1 d及3 d的MMSE评分分别为(28.4±0.9)、(22.6±0.5)、(24.4±0.7)、(26.5±0.5)、(26.7±0.4)分,而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为(28.8±0.7)、(21.1±0.5)、(25.6±0.6)、(26.6±0.5)、(27.0±0.6)分,不同时点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式和时间之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及术后6 h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14.3%(6/42)比33.3%(14/42),4.8%(2/42)比19.0%(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早期的MMSE评分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冯昌盛  张玉龙  涂发平 《重庆医学》2012,41(32):3389-3390,339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4h、8h、1d及4d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4h、8h、1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全身麻醉组的MMSE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9%、31%,术后8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比全麻更能有效降低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 MMSE)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1-01住院ASA分级为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90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术前、术后3 h、9 h、3 d、5 d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O)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h、9 h、3 d、5 d 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9 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 d、5 d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采用MMSE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h、6h、1d及3d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3h、6h、1d各组SE评分与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6h全身麻醉级的SE评分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8.75%、32.50%,术后6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8.75%、7.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明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术后1~3d基本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03-105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后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B组采取全身麻醉,A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前术后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前的MMES评分为(28.90±3.24)分,B组术前的MMES评分为(29.10±4.1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MME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 h、术后12 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3%,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术后24 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效果均较好,但硬膜外麻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将9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不同麻醉方式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静吸复合麻醉、B组硬膜外麻醉,C组全凭静脉麻醉。对比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后10 min、30 min和手术后的镇静评分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麻醉后12 h、24 h、48 h和72 h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麻醉后10 min和30 min,B组的镇定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B组睁眼时间、答应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和24 h,B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硬膜外麻醉镇定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时间短,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对硬膜外麻醉后是否会出现产妇认知功能障碍有明确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疑问及痛苦。方法:选取正常阴道分娩者和剖宫产手术者各100例分两组,A组剖宫产手术者,B组正常阴道分娩者。通过五个问卷调查表最终来评判正常分娩者和剖宫产手术者是否会出现产妇认知功能障碍。结果: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产)前、术(产)后1 d、术(产)后2d、术(产)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均>24分,无一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单纯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时不会对产妇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解除了患者疑虑。  相似文献   

10.
王子乐 《当代医学》2013,(5):111-1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到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结合胸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9、24h的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麻醉手术后3、9h的MMSE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3、9、24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共17例,发生率70.8%(17/24);试验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共8例,发生率33.3%(8/24),两组患者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结合胸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能快速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液体出入量,并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2 h及1、7 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比较2组麻醉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AP、HR、SpO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全身麻醉组患者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但均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同一时间,全身麻醉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均逐渐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硬膜外麻醉组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POCD发生,而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发生POCD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体会。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苏醒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手术后72h的MMSE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给予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每组7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 h的MMSE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 h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全身麻醉组MMSE评分较硬膜外麻醉组低(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均有影响,且全身麻醉影响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的测试,调查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排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二组,每组40例,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每组又分三亚组.E组(椎管内麻醉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组(全麻组)采用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麻醉.G组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 mmHg.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变化维持在基础值的±25%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以上.记录患者受教育程度、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3 h、6 h、1 d、3 d的Bp、HR、SPO2及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全麻组MMSE评分在术后3 h、6 h、1 d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组、两组的各亚组MMSE评分在术后3 h、6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3 h、6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亚组在术后1 d、3 d时与麻醉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3 h、6 h各有13例(占33%)和7例(占18%)发生术后认知障碍,椎管内麻醉组各有2例(占5%)和1例(占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椎管内麻醉者明显,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者.术后认知功能在术后1 d~3 d基本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骨科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对照组45例,给予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24 h后的POC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显著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廖远强  赵云陶  谢明祥 《重庆医学》2021,50(8):1314-1317
目的 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于主动脉开放前吸入1.5~2.0 MAC七氟烷,维持麻醉方式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麻醉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院内病死率及术后1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前及术后6 h、1 d、3 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术后1、3 d两组MMSE评分较术后6 h明显上升,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与术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术后观察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神经认知恢复有显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降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患者术中行全身麻醉,B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1、3 d的疼痛感。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化表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的认知水平。结果 B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B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辜慧  李丽敏 《河北医学》2016,(9):1427-1430
目的:探讨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诱导结束后观察组静脉推注盐酸氯胺酮0.5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价,情绪反应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1d,两组患者MMSE、HAD-A、HAD-D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24h、48h、72h观察组MMSE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24h、48h观察组HAD-A、HAD-D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24h、48h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72h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减轻术后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比较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2组,每组30例。全麻维持分别用0.05~2.0μg(kg·min)瑞芬太尼(A组)或1%~3%异氟醚(B组),麻醉深度维持BP波动在基础值的±10%。记录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h、3h、6h、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B组(P<0.05);术后1h2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术后3hMMSE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而B组直到术后6h才恢复正常,术后24h所有患者MMSE评分均已达术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瑞芬太尼较异氟醚恢复更快,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阻碍的作用小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0例,A 组实施全身麻醉,B 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12/24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后12/24/72/96h 时的认知功能情况(采取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即 MMSE 处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出血量及低血压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h 时 MMSE 评分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同时 A 组术后24h 时 MMSE 评分显著低于 B 组(P <0.05);A 组术后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不论采取全麻还是硬膜外麻醉处理,术后1天均可能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全麻发生率更高,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