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金匮要略》来谈阴阳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说:“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此段文字论述了阴阳毒的典型症状与治疗方药,但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则论述不详。为此,本文拟从《金匮要略》来谈谈阴阳毒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以供研究和治疗阴阳毒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阴阳毒病始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本条叙证简略,后世对其证治方药的理解多有歧议。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阴阳毒病始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本条叙证简略,后世对其证治方药的理解多有歧议.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谈阴阳毒     
贾晓林  胡正刚 《新中医》2007,39(7):95-96
阴阳毒出自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诸医家多认为,阴阳毒为感受疫毒,侵入血分的病证。其中阳毒因热壅于上,以面赤斑斑如锦  相似文献   

5.
阴阳毒究竟是何种病症,历来论述颇多分歧,本文试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看法.一、对《金匮要略》所述阴阳毒的理解《金匮要略》中有关阴阳毒的条文象其它许多病种一样,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它首先指明了阳毒与阴毒的不同:"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从"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及方后说"老小再服"等则,知其病势急暴,预后严重,可推测为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同时也清楚地阐明,邪毒壅结,病势险恶,出现发斑、咽痛等症是这类疾病的共性,但又因体质各异、病位深浅、病机不同而当辨证区分:一为面赤、唾脓血:一为面目青,身痛如被杖.两者迥异.《金匮要略》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阳毒用升麻鳖甲汤:阴毒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阴阳毒之因机治法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国医论坛》2003,18(6):4-6
阴阳毒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多将它归入温疫、疫斑 ,与现代医学中全身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疹伤寒、猩红热、急性坏死性咽炎、咽喉化脓性感染继发败血症及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相关。由于医家对阴阳毒的病因病理认识不清 ,误以寒证、热证理解阴毒、阳毒证候 ,且对阳毒用雄黄、蜀椒而阴毒反去之之理疑惑不解 ,故笔者研读文献 ,对此略陈管见 ,并结合临床浅谈红斑狼疮的证治。1 阴阳毒为邪毒之患《金匮要略》中记载阴阳毒证治的条文极为精简 :“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二十三、皮肌炎表现不一 施方药随证治之皮肌炎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 ,主要累及横纹肌 ,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多发性肌炎则是指患本组疾患无皮肤损害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女性多见。陈老认为 ,皮肌炎与《金匮要略》中之阴阳毒十分相似。原文曰 :“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阴毒之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阴阳毒究属何病 ,古今医家尚无定论 ,多以感染疫毒 ,侵入血分所致释之 ,此与皮肌炎的症状特点较为吻合。一般而言 ,皮肤症状通常是先…  相似文献   

8.
阴阳毒证治更易升麻鳖甲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所曰“阳毒之为病……升麻鳌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升麻鳌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在遗方用药时为什么用雄黄、蜀椒使人存疑,而“阳毒之为病”用之、“阴毒之为病”反去之更令人费解。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其文理、医理认为,更易使用升麻鳌甲汤是适宜的,其原因如下。 其一,应从概念上认识阴阳毒证。隋《巢氏诸病源候论》曰:“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  相似文献   

9.
升麻鳖甲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由升麻、鳖甲、当归、蜀椒、甘草、雄黄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之功能,为治疗感受疫毒所致的“阴阳毒”而设,临床表现为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之“阳毒”症状,或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之“阴毒”症状。吾师沈继泽教授以本方加味,用于治疗现代医学之疑难杂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取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1 皮肌炎李某,女,49岁。1997年8月诊。患者1年前鼻部发现一小皮疹,经某院诊断为皮肌炎,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时好时作,故求治于沈师。诊见面部及…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名,从临床特点看似为"痹证"、"阴阳毒"、"鬼脸疮"、"蝴蝶斑"等范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相似文献   

11.
升麻鳖甲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江泳教授据升麻鳖甲汤及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二方的配伍机理研究,基于疾病本体创新性地提出升麻鳖甲汤与"火郁发之"的联系,指出"阴阳毒"实为"火郁"之机,升麻鳖甲汤切合"发之"之法,并以此为基础明确界定"火郁发之"的临...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除皮肤受损外,还可侵犯多个器官,导致相应损害,临床表现复杂,诊治困难,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SLE的病名,但与此病证候相似者甚多,如“阴阳毒”、“蝴蝶丹”、“鬼脸疮”、“马缨丹”、“日晒疮”、“温毒发斑”等。《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指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候》载:“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  相似文献   

13.
升麻鳖甲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方升麻鳖甲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的理论依据。方法:重温《金匮要略》所论阴阳毒病的源流,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出SLE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法方药。并对方中雄黄、蜀椒的配伍问题,作了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1)临床所见SLE症状表现,当属阴阳毒病。(2)中医病机为热郁血分所致阳证,与SLE的急性期相似;病机为邪盛正虚,经络阻塞,病邪内损脏腑所致阴证,为SLE的缓解期。(3)认为SLE病因是毒邪,具有暴发性、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凶险危重等特点,符合SLE暴发期的临床表现。其病情缠绵难愈,症状复杂易于反复的特点,与SLE具有亚急性和慢性过程、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的病情相近。(4)毒、热、瘀可贯穿于疾病始终,笔者创立SLE的基本治法是益气养阴、扶正补虚固其本;解毒祛风、散瘀通络治其标。(5)对升麻鳖甲汤方中雄黄、蜀椒两药的毒性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探索性求证。结论:SLE属中医学"阴阳毒"范畴。笔者对其致病因素"毒邪"及病机演化、证候特点的解析有独到见解。临床应用升麻鳖甲汤化裁方辨治SLE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效便捷,不失为一种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肾脏等多系统~([1]),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引起的肾炎,是继发性肾炎之一~([2])。目前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应的中医病名为"阴阳毒"。《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症状如面部红斑、关节痛、口腔溃疡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多系统损伤,故当出现狼疮性肾炎,以乏力、肢肿为常见症状,中医可命名为"肾痹""水肿""虚劳"。  相似文献   

15.
包祖晓 《新中医》2001,33(11):61-62
升麻鳖甲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篇,由升麻、鳖甲、当归、花椒、甘草、雄黄组成。具有养阴透热、散瘀解毒之功。治疗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之“阳毒”症状;或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之“阴毒”症状。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病症,收效颇捷。现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1荨麻疹黄某,女,27岁,1999年9月初诊。患者1年前全身出现蚕豆至手掌大小的疙瘩,奇痒难忍,屡进中西药,病情反复,痛苦不堪。诊见:全身疹块如前述,色红,高出皮肤,布满抓痕,伴口渴咽痛,少汗,便秘2天1行,小便短赤,心烦…  相似文献   

16.
"阴阳毒"之病机在于"毒邪"从口鼻咽喉进入机体,毒邪蕴于咽喉,所以均可出现"咽喉痛"症状,如果邪气停聚与表,在表浅者,阳气热盛而壅与上,故出现斑似锦纹;若邪气由咽喉要道直入里,出现气血凝滞不通,阳气无法到达头面四肢,所以头面四肢失去阳气的温煦,出现面目青,周身疼痛等症状。《金匮要略》采用升麻鳖甲汤治疗"阴阳毒",阳毒加用蜀椒之辛热之品,阴毒反而将其去除。一些医家认为是因为错简,以徐大椿、王孟英为代表。但也有医家并不那样认为,以赵以德、尤怡为代表。笔者认为并不是错简,张仲景在"阴阳毒"这一治疗上,体现的是辨病结合辨证来治疗,以"升麻鳖甲汤加减"贯穿前后,阴阳毒总为"毒邪"侵犯机体,用升麻为君药解百毒,当归、鳖甲养阴、活血,行瘀。甘草清热解毒。阳毒用蜀椒、雄黄之阳性同气相求引上犯之火热邪气下行。阴毒去之在于其二者的辛热之性恐让阴气受损。体现了一病用一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 ( HSP)属于免疫复合物 ( IC)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血症”、“紫斑”、“尿血”、“痹证”、“腹痛”、“水肿”等疾病范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篇里谈到的阴阳毒病与本病颇为相似 ,该书谓“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阴毒之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可视为有关紫癜的最早记载。因紫斑的好发部位“唯以腿胫居多”,故《医宗金鉴》称皮肤出血为“肌衄”。在病因病机方面 ,《诸病源侯论》:“斑毒之病 ,乃热气入胃 ,而胃主肌…  相似文献   

18.
阳毒     
李×,女,3岁半。一天前全身突发圆形、椭圆形不规则红斑,微高出皮面,颜色鲜红,红斑周围及中间皮色正常,抚之灼热。伴见微发热,少汗,口渴欲饮,小便黄,舌质边尖红赤,苔薄微黄。《金匮》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升麻鳖甲汤主之。”据此诊为阳毒。处方:升麻、当归各6克、川椒15粒、甘草5克、鳖甲6克、雄黄1克。服一剂后,诸症悉除而愈。  相似文献   

19.
阴阳毒病出现于《金匮要略》中,现代学者对其疾病实质多有讨论,现代疾病如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在某些阶段与阴阳毒病极为相似,适当运用其主治方升麻鳖甲汤随证加减用药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金匮要略》对阴阳毒的论述,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阴阳毒的关系。发现二者症状相似,预后不良因素存在潜在联系,且系统性红斑狼疮尽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思想与中医学阴阳毒应早期诊治的观点不谋而合。故而提出以阴阳为总括、毒邪为致病关键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机,以阴阳毒理论为指导,围绕病理要素“毒、热、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且治疗中应兼顾肾元。据此,提出以升麻鳖甲汤为基础方根据疾病不同证型与分期灵活治疗,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