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山东省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动态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克山病病区莒县龙山和平邑县流峪设立2个监测点,对3-14岁人群及14岁以上可疑患者1488人为重点监测对象,从1995-1999年,对克山病发病情况及2个点区县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病情变化进行连续5年监测,同时调查内外环境硒、经济收入有人均占有粮食。结果:2个点区县5年间慢型克山病发现1例,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监测点重点监测对象1995、1997、1999年克山病检出率依次为1.81%,2.90%,2.32%;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4.84%,5.05%,5.11%;内环境发硒水平逐年升高,为0.278,0.334,0.360mg/kg;外环境小麦硒含量稳定,龙山点玉米硒含量及流峪点玉米、瓜干硒含量升高;经济收入,人均占有粮食不断增加。结论:山东省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981—1985年对非硒防克山病轻、重病区的病情及内外环境中硒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两试点均无急型、亚急型发病,潜、慢型病人的检出率逐年减少,慢型病人五年存活率为80%,潜在型的转健率约为30%,健康人群中均有新潜在型检出。在土壤及粮食中硒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发硒均明显提高,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食用非病区商品粮小麦增多以及硒膳食改善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1990~2002年山东省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 ,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 ,在克山病重病区设立监测点 ,对 3~ 14岁易患人群及 14岁以上可疑患者进行连续 5年病情监测 ,同时调查内外环境硒、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结果 自 1990年至 2 0 0 2年已连续 13年进行了病情监测 ,4个监测点区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 ,慢型克山病发病 7例 ;重点检测人群克山病检出率在 1. 81%~ 4. 2 3 %之间 ,其中 81. 3 %~ 94. 6%为潜在型克山病人 ;异常心电图和X线胸片心脏扩大检出率分别是 2 . 10 %~ 5 . 71%和 15 . 5 0 %~ 2 3 . 60 %,与非病区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发硒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持续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2005年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方法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东曹村设立监测点,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观察全县范围内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发病及转归情况。对监测点人群发硒、粮硒水平进行测定,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及膳食结构。结果①2005年监测点东曹村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79%和0.35%;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38%,人均发硒(0.579±0.012)mg/kg,粮食硒(0.089±0.082)mg/kg。②2005年旬邑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病率为0.53/万,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2.86/万。结论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总体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病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与克山病有关的一些致病因素,并对病区人群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继续加强病情监测,仍是今后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平凉市是克山病历史重病区之一,流行历史久,病情重,分布范围涉及7县(区),90个乡镇,病区受威胁人口150多万。为了掌握平凉市克山病流行特征及当前病情现状,作者回顾了近50年来平凉市克山病流行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总结防治经验,为今后克山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收集平凉地区历史病情资料,近年现场调查研究资料,对1954-2004年急型克山病、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死亡和潜、慢型克山病的患病及综合防治措施资料进行分析。环境硒和盐硒监测用荧光光度法。2流行特征2.1发病简史:平凉市自1954年冬灵台县首次报告发生…  相似文献   

6.
1990~1999年大理州克山病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克山病静息状态下的自然发病情况,科学地指导本地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州内的大理市和洱源县建立了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并连续监测了10年;监测包括临床检查、心电图分析、胸部X线摄片及人群发硒水平测定.结果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检出1例慢型和107例潜在型克山病,最低年检出率0.29%,最高年检出率为1.03%;10年间监测点区人群发硒水平逐渐升高,大理市上升到轻病区和非病区发硒水平,而洱源县上升到轻病区发硒水平.结论经济生活水平高的点区发硒水平相对高,膳食营养和补硒是预防克山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急型克山病病情正值下降稳定状态,但是潜、慢克病人仍有存在,新患亦有发生。为了估计克山病流行的危险性,探讨病区居民的心电图监测指标,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作了人群心电图动态监测。现将1984—198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准确掌握甘肃省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对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结果水泉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慢型克山病人50例,检出率6.58%,患病率5.6%,与2006年的6.25%和4.89%相比病情稳定。19岁以下未检出病人,20~45岁育龄期妇女检出潜克9例,检出率7.2%,其他人群检出潜慢克41例,检出率10.6%。泾川县16个病区乡(镇)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克15例,年患病率0.43/万。结论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呈稳定消退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指导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克山病病区为监测点,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自2008年~2012年对监测点常住人口进行病例搜索和病情监测。包括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疑似病例心脏后前位x线摄片,同时调查经济收入和主食情况。结果5年间共搜索6个县(市),170个医疗机构,克山病受检人数5627人,检出克山病62例,总检出率1.10%。X线胸片检查281例,心电图描记5627例,检出的病人均为慢型和潜在型,未发现急型和亚急型病人。结论克山病病区居民病情处于稳定态势,在国家病区控制标准之内。居民经济收入增加膳食明显改善,内环境硒含量水平升高是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监测陕西省黄陵县2004年克山病发病情况。方法将监测点区全体居民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监测点区的粮硒及儿童发硒进行检测。结果(1)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为11%;(2)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例;(3)儿童发硒及大米含硒量病区明显低于非病区(P<0.05)。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克山病的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病情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山东省克山病1992年基本控制后的病情演变,选择具代表性的莒县和平邑两县,对近5年克山病发病情况,现存慢型克山病进行了调查,并对3~14岁易患人群1488例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调查,同时调查了内外环境硒及生活水平,结果显示近5年来慢型克山病累计发病率0.02/万,易患人群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13%,潜在型1.68%,现在慢型克山病患病率0.39%,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病区居民发硒0.24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向明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了监测,向明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47例,检出率6.34%,患病率4.88%,与1999年(6.67%和5.10%)同期相比稳中有降,19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克山病病人,20-39岁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15例,占31.9%,40岁以上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32例,占68.1%。泾川县18个病区乡镇无急型、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型克山病19例,年患病率0.58/万。向明点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仍在稳定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通海县克山病发病动态.方法连续5年对监测点3~14岁儿童进行临床、心电图、X线摄片等综合评定和病区人群发硒水平测定.结果 5年间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发生,监测中也无急性、亚急性克山病病人检出,监测中只检出潜在型克山病病人,检出率在0~1.21%之间,发硒水平均达到0.201±0.013 mg/kg以上.结论硒预防有效遏制了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但致病因子仍然存在,继续危害病区群众,预防工作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4.
1990-2004年牟定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牟定县克山病病情消长态势及流行规律。方法根据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于1990-2004年在牟定县军屯、青龙、新甸、江坡等病区乡选点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病区人群中潜、慢型克山病检出率为0.47%~10.6%,其中自然慢型检出率为1.5‰~4.5‰。结论在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在云南病区中仍有较多以自然慢型形式发病的成人慢型克山病,表明克山病仍在严重地危害着病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西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历史重病区永和、石楼每县选择1个病区乡,吉县选择2个病区乡,每乡选择1个病区村;每村选择600人左右,开展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发样和主食粮样检测内外环境硒含量水平。结果共检查3 285人,检出克山病病人142例,总检出率型4.32%。其中慢型克山病病人5例,检出率0.15%;潜在型克山病病人137例,检出率4.17%。检出异常心电图369例,异常率11.23%。克山病人心电图异常改变以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分别占到总异常项次的43.6%和24.8%。克山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09。小麦、玉米、小米、豆面、头发样品硒含量水平分别为(0.020±0.006)、(0.014±0.009)、(0.017±0.012)、(0.051±0.024)和(0.051±0.024)mg/kg。结论本次调查山西省克山病检出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代表了山西省病情最严重的情况。但从总体上来说,全省病情基本稳定。研究结果再次证明,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处于低硒水平。克山病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该充分认识到防治监测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克山病病因研究中,国内学者多承认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口服亚硒酸钠对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但是硒缺乏还不能解释克山病的全部问题,如克山病有年度多发病和季节多发现象,而病区人群之发硒含量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山病考核达标后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我省重病区富县、旬邑县;中等病区永寿县、凤县;轻病区耀州区、陇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区)抽取能代表该县基本病情的重发病村和历史病情相对较轻或非发病村各一个村,进行临床、心电图检查,慢型及疑似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m距离X线胸片;并采集克山病人及健康人群粮、发、血样进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病区居民经济收入及膳食构成;调查点所在县克山病发病线索调查等项目。结果6县(区)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131例,检出率2.30%,慢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14%。粮、发、血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硒水平已接近非病区居民硒水平。结论目前,陕西省克山病病区病情呈低发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崇福  侯龙才 《地方病通报》2005,20(4):47-48,52
目的探索克山病病情消长态势及流行规律.方法根据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WS/T 78-1996)的要求,于2000~2004年在楚雄州的牟定、武定县克山病病区选点开展了病情监测,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人群普查.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综合诊断病例,观察人群克山病检出及病情动态.结果发现病区农业人群中仍可检出较多的潜在型、自然慢型克山病.在>15岁以上成人中,克山病检出占23.1‰,成人自然慢型病例占4.53‰,病情较重.成人克山病检出明显高于儿童(χ2=23.3, P<0.001).结论儿童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减轻,在云南楚雄病区成人中仍有较多的克山病患者,以自然慢型为多,克山病仍在严重地危害着病区农业人群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楚雄州克山病病区3年人群发硒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雄州是历史克山病重病区。80年代以来,克山病发病逐年下降,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的亚急型发病明显降低,而以学龄儿童及成人的潜在型、慢型病例散在发病。据报道克山病发病与低硒营养有关[1]。为了观察病区人群的硒营养水平,笔者每年采集服硒点及未服硒点儿童发样,进行人群硒营养监测,观察病区发硒水平及发病动态。现将近3年监测发测与全州发病动态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 全州10县(市)均在发病乡预防服硒片年7万人,以1~14岁儿童为对象。每年采样观察儿童的发硒含量。1.2克山病发病以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7年克山病监测点黑龙江省富裕县永进村人群患病、发病情况及内外环境的硒水平.方法 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行X线胸部摄片;采集当地部分儿童头发和食用粮样(面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硒量.结果 2007年在永进村共检诊282人,检出克山病19例,总检出率6.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8例(有5例为新检出),慢型克山病11例,检出率分别为2.8%、3.9%.另外,还检出可疑克山病5例,其中可疑慢型2例,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儿童发硒为(0.3197±0.0586)mg/kg;粮食硒为(0.0210±0.0062)mg/kg.结论 永进村仍有新的克山病病例检出,说明病区仍有致病冈索存在,因此,在病区建立完善的克山病监测疫情报告系统,提高各级防治人员对克山病的认识,仍是今后克山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