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纷争下台湾青年社会政治心态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反映了台湾青年对处于裂变中的台湾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评价 ,其特征有明显的矛盾性。台湾青年矛盾的社会政治心态与政治转型期台湾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相联系。台湾青年对台湾社会政治昌明的渴求和对台海和平的期盼 ,及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心理和思想基础。为此 ,我们必须加大对台政策宣传 ,努力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2.
王晓虹 《人民论坛》2014,(1):154-156
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呈现积极情绪占主流、弱势心理蔓延、焦虑与浮躁心理凸显以及社会信任度降低等特点.文章从社会心态的视角切入,透过社会心态,窥视当代青年政治认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加强当代青年政治认同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并提出优化当代青年政治认同教育社会环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其中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青年人或"首投族"的投票倾向成为影响这次县市长选举尤其是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当今台湾青年人有怎样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是何种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投票行为?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台湾青年政治走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青年探索》2003,(4):43-45
当代台湾青年的政治观尤其是对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看法表现出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的,辩证看待台湾青年的政治走向将极大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肩负着推动国家“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使命。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社会感受和内地融合三大维度,尝试建构针对香港青年“感受—认知—行为”的研究模型,为解决香港青年激进行动问题,引导香港青年价值观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内地及主观社会阶层为中上阶层的香港青年社会心态更正面,也更愿意融入内地,正面的社会感受有助于促进香港青年的社会态度和融入内地的行为,对中上阶层的负面感受进行有效引导也可促成其改变态度而融入内地。最后,对国家政策的正面认知能提升香港青年融入内地的可能性。香港青年会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及对国家政策的效果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做出是否融入或者深度融入内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与满意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社会适应性主流是客观理性、积极向上、主动作为的,多数台湾青年对自己在大陆求学或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超六成被调查者表示能主动适应两岸文化差异,并能客观理性看待大陆政治体制。但两岸政治生态、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结构的差异,大陆惠台政策重制订轻落实的制度缺失,台湾青年自主择业或创业难度大,身份尤其是户籍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也对他们的社会适应造成困扰。"主动调整"成为当前大多数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8.
廉思 《人民论坛》2023,(3):32-35
青年社会心态具有“社会晴雨表”和“风险预警器”作用,对于认识把握社会发展大局、研判政治经济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对青年心态三个方面的把握,提出当前青年心态的一些新特点。对此,应加强青年心态分析研判、分类开展青年思想引领、打破青年就业年龄限制以及促进青年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2年"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第六期第三次计划的调查数据,从交往人数、交往层次和频率、互助关系和岛外交往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台湾青年社会交往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较为稳定,家人和朋友的互助关系在社交网络中最为明显,岛外交往较为密切;同时,基于此数据还从志愿服务和社团参与两个方面分析当代台湾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一代的政治参与意识极为薄弱,对社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也显不足,志愿服务精神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理性爱国,对西方价值观认同度不断降低;二是对国内社会的公平感呈上升趋势,对反映社会公平指标等具体问题的主观评价呈现差异;三是对国家未来宏观形势表示乐观,对个人就业形势较为担忧;四是面临住房困难、消费不足及心理困扰等问题;五是对"双减"政策出台反映较积极,对"三孩"政策反映平淡;六是对新闻宣传媒体"不依赖"比例明显上升。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演化的"底层逻辑"可总结为:"00一代"更加自信;青年群体思想与社会心态存在鲜明的内部个体差异;青年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混和价值观"特征;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代群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如何看待西方青年“远离政治”现象,明确指出这应该是政治远离了青年,而不是青年远离了政治。当今台湾青年对选举政治缺乏热情,但对普世价值追求的政治热情不减。正是以此为特征的青年政治参与,成为台湾政党转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无论执政还是在野,一个政党必须有完整的青年政策、永远的创新精神、完善的公民教育、“宪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夏守智 《青年探索》2017,(6):100-110
本研究旨在了解社交媒体使用与台湾青年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之间有无显著联系。在此目的下,有三个具体研究问题:第一,社交媒体使用会否提升台湾青年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的意愿?第二,社交媒体使用是否会提升台湾青年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第三,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提升是否会带来更加积极主动的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意愿?利用在线问卷网站针对台湾地区20~35岁青年群体发放并回收223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越热衷于参加线上或线下政治活动。而社交媒体使用环境越宽松,青年群体参与线下政治活动的意愿越低。其次,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其内在政治效能感也就越强。最后,青年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其线上政治参与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归纳而言,影响台湾青年群体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还是其自身对于政治事务的积极性,即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性目的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陈星 《统一论坛》2013,(5):41-42
政治冷漠是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也被称为“政治不参与”,主要是指选民对自己所处政治体系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政治冷漠的出现意味着民众对政治的热情不再,而政治参与也会相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毕宏音 《前沿》2008,(7):149-152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某医院青年职工的社会心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政治态度、职业心态和生活质量感受以积极向上和健康和谐为主,但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缺乏政治参与热情、职业认同度不高、社会焦虑感增强以及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印丹榕 《人民论坛》2014,(12):161-163
青少年在青春期正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受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双重影响。青少年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社会心态进行调查,阐述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寻求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变革,网络生存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观念互相依存,共同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这必将极大影响和改变占“上网人口”相当比重的青年现有的政治生活,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就这种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代青年群体在社会心态层面呈现出一系列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悖论,其背后是青年世代思想观念的三重面向,即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共同体认同、以个人生活机遇为落脚点的共同体发展伦理、以个人价值实现为标准的共同体分配正义。上述思想观念根植于青年世代“以己观世”的认知结构,即以自我为起点的平等主义原则。青年群体总是从个人的预期、价值、经验、感知(“己”)出发,观照那些先验的、外在的、强制的权力结构和社会规范(“世”),对于“己”与“世”平等与否的经验和感知决定了差异化的社会心态呈现。当青年世代体验到“己”与“世”平等时,以自我为起点的观念、逻辑和话语可能创造出一种自发的、原生的、共享的情感认同,补充和丰富主流观念、逻辑和话语的叙事并强化其合法性;反之,主流观念、逻辑和话语被视作一种异己的结构性权力,两种思想资源之间的潜在张力具象化为对占据社会结构(例如权力、财富、知识)优势位置群体的负面评价,甚至是对整体性的社会事实与运行规则的消极取向。因此在“以己观世”的认知结构下,青年社会心态可能呈现的演进趋势及治理挑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台湾青年学生的社会政治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华文化协会1997年底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民党的不满意度高达73%(24%非常不满意),满意度仅10%;而对民进党的不满意度为31%,满意度占36%。大学生们对当局“戒急用忍政策”、“务实外交”、行政效率等5个专题表示不满意的占345%,非...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成为青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青年网民的政治社会化范式也在独特的网络拓扑结构当中呈现出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双向驱动、设置的交叉混合架构、方式的潜移默化引导、历程的互联网络流程、目标及内容的合格网络政治人要求等全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